春節(ji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日子,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們,終于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了。
走在街上,可以發(fā)現(xiàn)忽然多了游子歸家的身影。汽車站、火車站的候車室里,擁擠著拎著大包小包翹首企盼的“歸雁們”,空氣里流淌著思鄉(xiāng)的氣味。
有人說,春節(jié)是中國人的心靈雞湯。家?guī)Ыo我們的是一份盼望,一份祝福,一份溫暖,讓我們有了奮斗的緣由,讓我們有了心靈的歸依。無論對誰來說,家是一輩子的住所,是永遠的港灣!不管春節(jié)是否回家,家永遠是思念最終的歸宿。
回家,是所有中國人心頭共同的期盼。對于奔波辛勞的異鄉(xiāng)人來說,“回家”不是簡單的人口流動,也不僅是肉體上的行走,而是精神上的遷徙。對于那些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來說,“回家”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回家”甚至是他們支撐困苦的信仰。
所以,人們才會那么盼望回家,所以,春運才會那么一票難求,原因之一就是那一顆顆熾熱的心。人們可以連續(xù)在車站排幾天的隊,為的就是一張回家的車票,一張車票里滿載的是歸家的心情。
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力量,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情感。
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王安石的詩句中,可以看出“過年”的主要的意義,就在于家庭,也就是有了“千家萬戶曈曈日”,才有了春節(jié)的“繁花似錦”,春節(jié)使得家庭這個社會細胞,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雖然時代在變,人們的過節(jié)方式也在變化。但是,唯一沒有變的就是家的概念,春節(jié)=團聚,在人們的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家的溫暖是別的地方無法給與的!
“沒有一種感情比親情更濃烈,沒有一種溫暖比得上過年回家”,在浩渺的城市里,你或許只是一介塵埃,但對于家而言,你就是全部的守候與希望。當過年的氣氛在空氣中愈釀愈醇,心便早已隨風飄向了家的方向;似乎早已看到了故鄉(xiāng)蔚藍的天,母親花白的發(fā),妻兒熱盼的目光——思鄉(xiāng)的感情早已經(jīng)難以抑制。
于是,就有了在火車站里執(zhí)著無悔的等待與狂熱。
只因,在另一個車站,有親人最熱切的期盼,最熱情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