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是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僅強調素質教育,同時,還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學習評價仍然延用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沒有與時代相結合,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亟須建立一套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對傳統(tǒng)體育學習評價進行重新考量,在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完善體育學習評價。讓初中體育學習評價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成功建立自信心,并在此基礎上充分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使教育功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
關鍵詞: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與“健康第一”是伴隨教育改革應運而生的兩大課題,人們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應更加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了能夠讓體育事業(yè)以及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必須對目前的體育教學進行改革。而體育學習評價作為體育教學發(fā)展改革的核心所在,對其進行改革完善勢在必行。通過體育學習評價可以充分掌握目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效益,并針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完善,同時也能夠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評價中的不足及改進對策
1.體育評價內容單一,應將顯性與隱性的評價相結合
傳統(tǒng)的評價指標多數為顯性指標,即為“高度、遠度、時間”等,由于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與技能、能力這種先天性的隱性指標,導致學生教育不平等,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很多學生明明很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這種現象了。因此,在大力倡導新課改的今天,必須改變傳統(tǒng)過于單一的評價內容,在評價過程中要將顯性評價與隱性評價相結合。在進行體育學習評價時,不要只注重學生體育知識、運動技術與技能的掌握程度,還要把學生的非智力與非體力因素納入評價中,例如,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等,讓以往的評價體系成為集態(tài)度、情感、能力、成績于一體的多維立體評價體系。
2.體育評價體系不科學,應將定量與定性的評價相結合
定量評價主要是以數量計算為主,具有客觀化、標準化、精確化、數量化、簡便化等特點。定性評價是以隱性指標為主,更重視觀察、分析、歸納與描述。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定位是讓學生身體得到更好的發(fā)育,增強體質,實際上,通過學習體育還有增強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作用,使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因此,單一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都不能對體育教學做出正確的評價,應將兩者科學地結合起來,發(fā)揮兩項評價的優(yōu)點,同時互補不足,只有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對學生整體的健康水平做出最正確的評價。
3.體育評價過于重視結果,應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由于教育以及社會的整體觀念都更傾向于結果,而過程往往被忽略。在體育教學中,在學習階段或是學期結束后會進行終結性評價,這是對學生一段時期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這種終結性評價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同
時也失去了激勵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意義。而過程性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工具與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不但可以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還能夠在發(fā)現學生問題的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使學生不斷進步。因此,應該把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各個階段進行協(xié)調,以保證體育教學的合理化。
4.體育評價體系忽視學生自評,應將教師和學生的評價相結合
在傳統(tǒng)的體育學習評價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運動能力狀況做出科學的評價,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在鍛煉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制訂相應的評價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圓滿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但由于這種評價體系常常把老師與學生分割成對立面,會對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阻礙。因此,在對體育學習評價進行改革時,應對教師評價進行保留、完善,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出評價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參與評價,讓評價由傳統(tǒng)的單向變成雙向、多向評價,通過“自評、互評”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體育教學更好地發(fā)展。
二、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新思路
1.改變傳統(tǒng)思想,與時俱進,讓“健康第一”成為體育教學全新的指導思想
我們要以“健康第一”為核心,制訂相應的教學評價內容、方法與標準,使評價體系更加科學,讓體育評價改革更加完善,進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以人文精神為向導,實施現代體育學習評價
人文精神對社會和生產活動都能夠產生重大影響,它是歷史的見證,能夠充分反映出人的文化觀念與主體性的社會意識。人文精神為主體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定的思維模式和知識背景,是自我評價的精神源泉,為體育學習評價更好地進行提供目標、導向與動力。
3.放眼未來,在現代體育學習評價過程中大力倡導終身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不應受到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應該無時無刻地貫穿于人的生活之中。而終身體育教育這一理念也對體育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終身體育教育為基礎,未來體育學習評價的重心應該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從每個人一生的發(fā)展出發(fā);第二,從每個人一切方面的發(fā)展出發(fā)。這樣使體育教育更加符合人格和諧發(fā)展的文化價值觀。
綜上所述,體育學習評價的重點是為了更好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到問題,提出對策,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激勵。所以,體育教師更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改革傳統(tǒng)評價體系,采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有效的評估,達到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魯景芳.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嘗試[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
[2]卜海珍.新課程標準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
[3]陳建華.談談體育在全面提高中專學生素質方面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5).
[4]趙姬姬,李薇,張月.社區(qū)體育活動對流動兒童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J].山西體育科技,2011(4).
[5]武常宏,耿海燕,高峰,等.兩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與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六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