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效荔枝錦,形漸癩葡萄。口苦難為偈,心清志方操。到底爭齊物,從來傲寵豪。不是尋常品,含章氣自高?!边@是一首描寫苦瓜的詩,它留給人們的,是一種獨行的“苦”味。苦瓜通體清苦,父親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親的命運似乎就是苦瓜的命運?苦瓜也叫君子菜,它無論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燉,都只苦自己,其它的菜不會沾一絲苦味;父親也是這樣的人:寧愿苦自己,不愿苦別人。
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食之奇苦的瓜,卻碧翠透明,金玉美質,讓父親最為青睞。因此,父親退休后回到了鄉(xiāng)下。在每年草長鶯飛的春天到來時,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種上苦瓜。當嫩綠的新芽探出頭時,父親怕雞鴨來啄食瓜苗,就用個破籮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順著父親的美好心態(tài)一節(jié)節(jié)地往上長,長出許多絲藤的時候,父親又去弄些木樁和樹枝來,搭好一個簡單的架子,讓那些藤兒彎彎曲曲地往上爬,邊爬邊開出一朵朵黃色小花,花兒凋零了,藤上結出了細嫩的小苦瓜,沒幾天,架上爬滿了青翠,青苦瓜白苦瓜紅苦瓜一個個或露或藏地懸掛在棚架下,這時的父親是十分歡欣和激動的。
苦瓜、花葉、藤蔓和架子和諧地交映在一起,遠看近看都是一幅迷人的圖畫。風過瓜架,吹動瓜葉,瓜果搖曳,父親總在瓜架前呆呆地站著,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夏天的餐桌上,總少不了父親親手爆炒的苦瓜,或獨炒或炒雞蛋或炒干魚,都很清脆爽口的,盛有盤子里,鮮嫩無比,秀色可餐。望著那一撮清澀的苦瓜,母親總嘆息地說父親生來命苦,八歲時就沒有了爹,飽嘗人間滄桑之苦,還要去吃這難以下咽的苦瓜。父親則不以為然,風趣地對我們幾個兄妹說:“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做得人上人啊?!?/p>
父親沒有大紅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輩子,淡泊了一輩子,清貧了一輩子。但他很滿足,認為自己為子女成長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艱難歲月中,把我們兄妹拉扯大不容易,看著我們一個個有出息,過著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他也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對他的朋友們說,他擁有的幾個好兒女,就是他此生的最大財富。
苦瓜由青變白再變紅,這是一個成熟的過程。父親有意多等待些時日,讓苦瓜變紅,為的是多貯存些瓜種。其實熟秀賓苦瓜,裂開了嘴,露出一排緋紅的果肉,就如一朵美麗的紅花,等候在旁的我搶在父親之前,高興地摘下苦瓜,掰開皮,露出豐厚紅軟的果肉來,小小的饞嘴忍不住嘗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純正的甜,咽一下,直滲到骨子里去了。我有點百思不解,便問父親,父親告訴我說,這是苦瓜的本質——一生漫長的等候,終于苦盡甘來。
一年的苦瓜由鮮嫩變枯老,一年的苦瓜藤由翠綠變枯萎。父親也一年年變蒼老了。很多時候,我看見父親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長的土上,像深深懷念誰似的。我想,是不是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讓父親變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父親的苦瓜情結,自己也喜愛上它了。我特別欣賞苦瓜藤那奮勇向上、蘊藏無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賞苦瓜那漫長等候,苦盡甘來的品性。五味雜陳,方為人生。
(編輯 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