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的一些事情,一旦弄清底細,就會使提起的心放不下,帶來一串串思考。
張麗莉,一名80后的女教師,從教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如果沒有意外,她會波瀾不驚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當校門口的一輛大客車突然失控,危及學生生命時,她挺身而出救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于是,感動來了,張麗莉被稱為“最美女教師”;于是,榮譽來了,張麗莉相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只是這一出名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尷尬的現(xiàn)實,張麗莉僅是一名臨時工。盡管是哈爾濱師范大學科班出身,執(zhí)教5年,但一直沒有進編制,沒有醫(yī)保,每月的工資少得可憐。做好人是要付出代價的。估計這件事過后,張麗莉可能入編制,工作生活條件會大有改善。但是,失去的雙腿永遠不可能再長出來,她成為終生殘廢,一輩子要與輪椅為伍。
顯然,現(xiàn)實的悲涼誰都可以去計較,理由如此正當,而張麗莉好像覺得這事不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一樣。她用心詮釋“師德”這兩個字的真諦,一枝一葉總關情,關心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之中,細微之處無處不在。以至學生、家長回憶這些,都泣不成聲。我們?yōu)閺堺惱虻淖杂X付出而感慨,盡管與其所得不對稱,她的選擇卻如此義無反顧。
我們可以批評當?shù)氐挠萌酥贫葲]有給張麗莉真正的關懷,這對于她太重要了,但是這是她不能改變的。重要的是她沒有把這不公正放在心上,自己該怎樣還怎樣。一路走來,愛心不變,事到臨頭,奮不顧身。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對對錯錯、得得失失,只要陷入其中,就可能難以自拔。只要張麗莉將心思用在計較上,就不太可能有平時的優(yōu)秀、關鍵時的壯舉。
人只要一在乎,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還有那么多放不下。比如,張麗莉可以要個名分,給個正式編制;可以要求增加工資,改善待遇;可以入個醫(yī)保,三病兩痛有個保證。這些都是基本vPI9t8grvc94T2PbCMbVaA==要求,可以理解,可以接受。如果滿足不了,解決不了,張麗莉還可以有許多選擇:離職或另覓良機;敷衍應付工作,不必全身心投入;遇到事就躲,也不必奮不顧身。
人只要不在乎,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沒有什么放不下的。還是說張麗莉,臨時工就臨時工,不入醫(yī)保就不入醫(yī)保,工資低就工資低。不在乎,無所謂。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心懷坦蕩,本色不改,危急關頭的出色表現(xiàn)就在于平時的良好心態(tài)。
一個人的心態(tài)很重要。世俗的偏見總是容易模糊我們的雙眼,功名利祿,千姿百態(tài),無不構成莫大的誘惑,不小心就陷進去,難以幸免,走出來很難。這不只是心態(tài),更是境界。這世界的至美,只有慢慢品嘗才會領悟,只有平靜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身外之物不能成為終身累贅,不公正待遇不能成為推脫的理由。擁有好心情、好境界,人情冷暖不為所動,任何時候都堅守自我。英雄行為原本與臨時工無關,與低工資無關,與未入醫(yī)保無關。有關的只是靈魂,內心的安寧。
“留得殘荷聽雨聲”,純凈似水,感動的是那片清涼,那份淳樸,那份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