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合上手機,看了兒子一眼,不放心地問:“兒子,真的不要請一個阿姨來照顧你嗎?”兒子咧開嘴,擠出一絲笑容,“不需要,真的不需要。媽媽,你放心地去忙吧,我只是腳崴傷了而已,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我一個人行的,再說,醫(yī)生和護士阿姨會照顧我的?!?/p>
媽媽將兒子的床單理好,病床太小了,床單老是往下滑。又看了一眼兒子腿上綁著的繃帶。上體育課時,兒子不小心崴了腳,所幸沒有傷著骨頭。下午接到老師電話時,正忙得焦頭爛額的媽媽,趕緊放下手頭的活,趕到了醫(yī)院。醫(yī)生說,物理治療幾天。再拍個片子,如果沒有大礙的話,就可以回家調養(yǎng)了。醫(yī)生還說,孩子正在成長期,物理治療預后比較好,不會留下后遺癥,就是孩子會疼一點,得忍耐忍耐。讓媽媽自豪的是。在她面前,兒子沒有因為疼痛而哭泣,甚至連哼哼都沒有,兒子真是太懂事了。
沒錯。這個孩子讓她太省心了。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時都是她一個人照顧孩子。而她的生意又特別好,因而就特別忙,應酬也很多。為了照顧兒子,她想請一個全職保姆,這樣。孩子放學回家就有熱飯熱菜吃了。她也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生意了。以她現在的經濟條件,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墒?,兒子卻堅決不答應。兒子說了。他可以照顧好自己。他說到做到,5歲時,他就能自己泡方便面了;7歲時,就能自己下面條了;8歲時,他就學會燒飯做菜了。有一次,爸爸出差路過,順便回家,那頓飯還是兒子燒的。而她本來是想一家人去飯店吃一頓的,她實在沒時間回家去做飯?,F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yǎng),和她條件差不多人家的孩子,別說燒飯了,連喝的水都是父母端到面前的。有時候,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兒子怎么會這么懂事,這么聽話,這么能干?
因為家中沒有保姆,兒子一個人在家,她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因此在外面應酬的時候,陪客戶一吃好晚飯,她就會盡快趕回家。她知道,回家太遲了,兒子就已經做好作業(yè),睡著了,而第二天一早,兒子就會自己起床,弄好早飯,趕去上學了。那樣的話,她一天就連兒子一眼也見不著。兒子越懂事,她就越覺得自己這個做媽的太不稱職。她會盡可能早一點回家,陪陪兒子。
告別兒子,離開醫(yī)院,她趕緊驅車奔回客戶單位,合作項目才談到一半呢。晚飯本來準備買好飯菜,到醫(yī)院和兒子一起吃的,無奈另一個大客戶堅持要求一起吃個飯,再將合同細化一下,她只好遵命。吃過晚飯,大客戶又提出去唱唱歌,慶祝慶祝,她只好實話實說,兒子腳崴傷了,還在醫(yī)院住著呢,這才得以脫身。
等她趕到醫(yī)院,已經快晚上十點了。病床的燈,已經熄了。聽到她的腳步聲,兒子睜開了眼睛。她心疼地問兒子:“晚飯有沒有吃?”兒子點點頭,指指隔壁病床說,他家阿姨幫我打的飯菜,很好吃。她輕輕地撫摩兒子的腿:“腳還疼嗎?痛得太厲害的話,你就哼哼,會舒服一些的?!眱鹤訐u搖頭:“不痛,一點也不痛。你放心吧?!?/p>
陪兒子聊了一會兒。兒子讓她回家休息。她堅決地搖搖頭:“不行,今晚媽媽必須在醫(yī)院陪你,等一會兒媽媽去租個躺椅。”兒子突然一把抓住她的手:“媽媽你真好。”她的心一揪:“兒子,你為什么這么懂事啊,你受傷了,媽媽陪伴你,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兒子睡了。她躡手躡腳地走到走廊上,鄰床的女陪護也在走廊上坐著。兩個女人聊了起來。
女陪護告訴她:“你兒子真懂事。”
她幸福地點點頭:“謝謝你晚上幫她打了飯菜?!?/p>
女陪護問她:“你平時很忙吧?”她點,最頭:“沒辦法,生意難做啊,不得不四處打拼,孩子爸爸和家人又都不在身邊。”女陪護又問她:“那怎么不給孩子請一個陪護,孩子一個人多孤單?。俊彼χ鴵u搖頭:“是兒子堅決不肯請陪護啊。”
女陪護扭頭看看她:“傍晚的時候,你兒子的老師和幾個同學來看望他了。”她欣慰地點點頭。女陪護接著說:“我聽到老師問你兒子,媽媽怎么沒陪著你?你兒子回答,媽媽事情很多,不過,媽媽一忙好。就會來照顧我的。老師又問你兒子,那媽媽怎么沒給你請個陪護?”
她著急地問:“那我兒子怎么回答的?”女陪護看了一眼關著門的病房,輕聲對她說:“你兒子停頓了好一會兒才回答老師,他說,如果請了陪護,媽媽就會只顧著自己忙,她就不會到醫(yī)院來陪伴我了?!?/p>
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沒有想到,兒子之所以不同意請陪護,原來是這個原因。她猛然意識到,平時兒子堅決不讓她請保姆,肯定也是出于這個原因。他寧愿自己照顧自己,就是為了讓媽媽能夠在忙完之后,因為不放心而早點回家,陪伴一下他。
她揉了揉眼睛。她想好了。明天關機,放下一切,安心地在醫(yī)院陪伴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