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念
(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人民醫(yī)院 肇慶526600)
近年來由于抗結核藥物在臨床上出現(xiàn)不少不合理使用的情況,所以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這些病例很大一部分都是獲得性耐藥結核患者,而原發(fā)性耐藥結核患者很少。 左氧氟沙星是一種氟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具有比較強的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 在最近幾年已經(jīng)廣泛運用到了各級醫(yī)院[1]。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70 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抗結核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35 例患者中男19 例,女16例; 年齡30~67 歲, 平均年齡為(43.1±2.6) 歲; 病程2.5~32.5 年,平均病程為(18.1±5.9)年。 結核類型:浸潤性肺結核21 例,空洞性肺結核14 例;首發(fā)患者18 例,復發(fā)患者17 例。對照組35 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 例;年齡31~66 歲,平均年齡為(44.4±1.9)歲;病程2.0~31.5 年,平均病程為(19.0±4.2)年。 結核類型:浸潤性肺結核22 例,空洞性肺結核13 例;首發(fā)患者19 例,復發(fā)患者1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結核方法治療,具體方法:口服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0.3 g、丙硫異煙胺0.2 g、吡嗪酰胺0.5 g,3 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 g、肌肉注射阿米卡星0.4 g,1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2 次/d。 兩組患者都以3 個月為1 個療程,2 個療程和4 個療程后分別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痰菌轉陰,病灶吸收,空洞閉合;好轉:痰菌轉陰,病灶減小,空洞縮??;無效:沒有達到上述各項標準[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1.0 統(tǒng)計軟件, 數(shù)據(jù)用(±S)表示,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應用配對t 檢驗, 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的比較使用方差分析。 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6 個月后觀察組的好轉率為8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43%;治療12 個月后觀察組的好轉率為91.43%,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86%:兩組之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6、12 個月后的療效對比 例(%)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中出現(xiàn)頭暈2 例、惡心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對照組中出現(xiàn)頭暈5 例、惡心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肺結核病由于其危害大、傳播途徑廣以及死亡率高等特點一直被視為是臨床上較為棘手的疾病之一?,F(xiàn)階段我國的結核病主要表現(xiàn)出患病率高、耐藥性強以及感染率高的特點,增加了肺結核疾病的治療難度;耐多藥肺結核至少對異煙肼及利福平兩種藥物耐藥,這也是目前治療肺結核的難點和重點,同時也是肺結核發(fā)病率出現(xiàn)回升的主要原因,這對于肺結核的防治工作有了不小的阻礙,特別是耐三藥和耐四藥患者,對于此類患者的治療難度就更加大。長期的臨床治療顯示絕大部分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是因為用藥不當而引起的,例如化療方案制定的不妥當、用藥方案不合理以及藥量不恰當?shù)戎T多方面,一方面導致患者機體內的敏感菌減少,同時隨著耐藥突變菌的增多,從而使得治療結果不理想甚至無效而變?yōu)槟投嗨幏谓Y核患者。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療,得到了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治療12 個月后的治愈率達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86%,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現(xiàn)出了左氧氟沙星在治療耐多藥肺結核中較好的療效;此外,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比較低,體現(xiàn)出左氧氟沙星在治療耐多藥肺結核中較好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左氧氟沙星在治療耐多藥肺結核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在臨床上得到廣泛運用。
[1]高文英.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耐多藥肺結核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6,1(5):31-32
[2]林明貴,李洪敏,吳雪,等.耐多藥肺結核耐藥基因突變與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05,27(4):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