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南
李白一現(xiàn)世便是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這不僅指他本人,也包括他的詩。其人其詩都似是沒有青少年期,毫無羞澀與含蓄,也不須琢磨或苦練,一下筆便是大家,最好的概括可見于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其人“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其詩“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爸喯扇恕钡姆Q呼緣自賀知章,李白便也欣然接受,以此自居。但又可說他終生或都未脫青少年期,他的理想化、他的浪漫色彩終其一生,盛唐士人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他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又不愿科舉入仕,或從軍邊塞以博功名,始終幻想“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基于這樣的人生向往,狂放不羈、飄逸灑脫而成浪漫主義大師。
以上所說是李白給后世的整體印象,但李白也有另一種韻調(diào)的詩篇,這種詩宛若涓涓細(xì)流,回環(huán)九曲,以沉郁深摯表達細(xì)微縝密的情致。這里從李白的現(xiàn)實主義之作和清新明麗的意象等方面淺談其詩作的別樣韻味。
李白在《古風(fēng)》其一中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批評“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的詩風(fēng),說“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他要繼承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故而大力擬作古樂府,如《丁都護歌》、《出自薊北門行》、《上之回》、《俠客行》等,均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表達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寓意深刻。
《丁都護歌》是李白現(xiàn)實主義詩篇之杰作,“丁都護歌”原是南朝樂府舊題,屬《清商曲·吳聲歌》曲名,一作《丁督護歌》,內(nèi)容多寫戎馬生活的艱辛或是思婦之哀怨,李白借此舊題,取其哀切聲調(diào),另創(chuàng)新意。全詩如下:
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督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此詩為作者游江蘇丹陽橫山時所做,表達對勞動人民拖船之苦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為滿足一己之欲求而不顧百姓死活的罪行。首句“上征去”逆水而上,苦!而“繞商賈”與船夫“拖船苦”形成鮮明對比。次句“吳牛喘月”是說:夏夜水牛見到一輪明月,誤以為是太陽而嚇得喘氣,此典故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晉武帝司馬炎邀滿奮北窗陪坐,“‘奮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這里則是點出了炎夏之酷熱,船夫勞動氣候之惡劣。接著對“苦”進行了具體刻畫,焦夏,船兒沉重,口渴難耐,情不自禁唱起“丁都護歌”,一聲歌來一行淚。雖已費萬人之力,可路途遙遠(yuǎn),任務(wù)艱巨,似乎“無由達江滸”,何時才是盡頭!末句,作者不由生發(fā)感嘆“君看石芒碭”,石頭數(shù)量繁多又體積巨大,采不盡,運不完,就如人民的苦難,無窮無絕,作者只得“掩淚悲千古”。
《唐宋詩醇》說此篇“落筆沉痛,含意深遠(yuǎn),此李詩之近杜者”,作為浪漫主義大師,李白能寫出如此同情勞苦百姓的詩篇,則從另一個側(cè)面展現(xiàn)了他作為詩人的豐富和博大。另一方面,所謂的盛世,到天寶年間,已是陰影重重,正像《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說的那樣:“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里卻也盡上來了?!崩畎自诼瓮局幸彩乔猩砀惺苤鴦趧尤嗣竦募部?。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道:“我是肉體的詩人,也是靈魂的詩人,我占有天堂的愉快,也占有地獄的痛苦……我是丑陋的詩人,也是偉大的詩人,我享有快樂的極致,也享有痛苦的深淵。”(《我是肉體的詩人》)這首詩似乎恰到好處地概括了杜甫、李白兩位詩人的性質(zhì),其實李白的愁相對于杜甫的深沉緩慢,而更像是即時不快的發(fā)泄;另一方面,也是為他的豪放灑脫所掩蓋,即使是愁,讀來也浩浩蕩蕩,一發(fā)不可收。諸多因素讓我們忽略了李白的似海愁深,而正因如此,則更值得我們細(xì)細(xì)琢磨。
李白有一類愁如噴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瀉,如《秋浦歌》第十五首:“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庇秩纭秾⑦M酒》里寫道:“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痹偃纭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薄钪顝V如此,嚇煞人也!
而李白的另一類愁雖是不直言,卻可見落寞情深,如《月下獨酌》唱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再見其《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庇秩纭堕L相思》嘆曰:“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還有《登金陵鳳凰臺》這樣寫道:“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薄谶@般大孤獨、大寂寞背后是何等的深情劇痛,這種劇痛來自他對于自由和擺脫社會羈絆的渴求,對于理想落空的捶胸頓足,對于懷才不遇的無奈。
以上種種詩句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李白在求用受挫、隱居思動的矛盾里內(nèi)心的痛苦與掙扎,李白的愿望是建立蓋世功業(yè)而后功成身退,然入世出世,儒者謫仙,奈何橋梁難架,筆者作詩一首以結(jié)此節(jié):
暮鼓晨鐘,敲弄閑風(fēng)。晚霞西向,染遍炎黃。鐘靈毓秀,南岳堂堂。熟風(fēng)暢飲,穿貫?zāi)懩c,天下一匡鴻鵠志??此讲趴?,劍走紅塵涼。
諸葛神機,青蓮豪放,易安詞苦,稼軒惆悵。舞榭歌臺,風(fēng)流茫茫。道者無心,佛者無欲,偏做儒仙唱明皇。筆墨雖能事,豈勝老漁郎!
儒生非我,儒生非我,倒倚青牛,東往東往。綠蓑斗笠,明月大江,釣盡瀟湘。借聲楚韻,鋪陳輕唱,猿聲和長江,縱歌又何妨!
解我者誰,解我者誰?頑風(fēng)莫笑,酥骨柔腸。無鳳求凰,知音料是,水天一方。便下堂榭,舞走疏狂,高山銜流水,誰與酹蒼茫?
何日玉蟾傾瀉,吾取扁舟一葉,遺我五斗黍粱,饋我七分月光,數(shù)枕清芳,妝看鸝語香,喜得喜得,擊棹桃源向,還去休勿忘!
最能體現(xiàn)李白涓涓細(xì)流之作的當(dāng)屬 《長干行》,“長干”即“長干里”,是女主人公思君之處,在今南京秦淮河一帶?!堕L干行》以第一人稱的語氣回顧了女主人公的愛情和婚姻,通篇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之中,有相思、有離愁、有別恨,從天真爛漫、情竇初開到婚后篤誠和別緒,纏綿細(xì)膩、柔腸百結(jié)。全詩如下: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yuǎn)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fēng)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yuǎn),直至長風(fēng)沙。
前三句展現(xiàn)了童真友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稱得上是對男女童年友誼最凝練的概況。接著的兩句宣布了婚姻生活的開始,“羞顏”、“低頭”寫盡嬌媚。后兩句足見愛情真摯,愿同塵灰般相依不棄,心中也是長存抱柱殉情之信,但“望夫臺”一出,則由追憶往日轉(zhuǎn)入現(xiàn)實的別愁,“猿聲”、“綠苔”、“落葉”、“秋風(fēng)”,種種意象,融盡相思,而“雙飛蝴蝶”更是傷透妾心,但隨即就自慰“早晚下三巴”,末句想象君若歸來,定不畏遠(yuǎn)途,相迎百里外,真誠備至。至于結(jié)局如何,留待后人遐想,韻味深長。
此篇易使人想起《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中的名篇《氓》的前兩節(jié):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亦是天真爛漫、純樸至真且兩情相悅,但不同于《長干行》中女主人公的嬌羞,這里的女主人公則是熱情直白的形象,且通觀全篇,則是并無懸念的婚姻悲劇,由歡樂甜蜜到痛苦感傷,感情變化輪廓分明,一目了然?!堕L干行》追求的則是細(xì)膩地表達內(nèi)心的波動,而終匯成一首深摯情愛的心曲,耐人尋味。
說到李白詩篇所選意象,多以壯美言之,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景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等等。但李白詩里亦不乏清新明麗的優(yōu)美意象,也有春風(fēng)柳條、荷花秋月,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jīng)離亂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或如杜甫所言“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且看其詩《勞勞亭》:“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惫湃顺U哿蛣e,詩中將春風(fēng)擬人化,春風(fēng)吹過,柳色未青,似是有意為之,蘊含委曲深長。再如《清溪行》:“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比喻新奇,極言清溪之清澈見底?!秳e儲邕之剡中》:“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本G意盎然,荷香撲鼻?!队耠A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露水濃重,月兒玲瓏,襯托人的幽怨?!肚锲指杵涫罚骸熬G水凈素月,明月白鷺飛?!鄙是逍?,自然純凈?!稏|魯門泛舟》:“輕舟泛月尋溪轉(zhuǎn),疑是山陰雪后來?!币股謇剩鉃囦?,令人陶然心醉……
此類詩句,句句清麗,格調(diào)明快,語言亦是樸素平易,一改非凡氣勢,別有一番滋味,充分展現(xiàn)出一代大家創(chuàng)作藝術(shù)上的多種才能。
都道李白的魅力便是盛唐的魅力,非凡的自信、獨立的人格、灑脫的氣度、浪漫的情懷,這些也確是盛唐士人整體的精神風(fēng)貌和時代性格,但在我們唏噓感嘆李白狂傲不羈的豪放言詞的同時,也不可忽視其詩作中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以及涓涓細(xì)流的細(xì)膩情思和自然清新的優(yōu)美意象。一代大家的才情是博大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亦是不可一語蔽之的。
[1]謝冕.深摯情愛的心曲——讀《長干行》(其一)[A]//閱讀和欣賞·古典文學(xué)部分(四)[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潘裕民.掩淚悲千古——讀李白詩《丁都護歌》[A]//閱讀和欣賞·古典文學(xué)部分 (九)[M].廣播出版社,1984.
[3]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