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燕
壯族歷史悠久,有著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壯族民間故事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內容與民族文化內涵,世代流傳于壯族民間,深受民眾的喜愛。對傳承民族文化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對壯族民間文化的長遠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所謂民間故事,有廣義、狹義之分,而壯族的民間故事內容豐富多彩,有構思奇特的神話,有情節(jié)曲折的傳說,有優(yōu)美動聽的民歌,有極具哲理的寓言,有趣味無窮的童話,有詼諧幽默的笑話,等等,構成了壯族民間文學的重要支系。壯族“婭閻外婆”故事正是這些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一個典型,體現著壯族的優(yōu)秀文化。
壯族“婭閻外婆”故事就是眾多狼外婆故事中的一個類型。韋世柏著的《“狼外婆”故事的起源》(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增刊),他認為“狼外婆”型故事起源于有關野人的傳說,中國的“狼外婆”型故事最初產生于南方,其動物形象為野人,傳到北方以后,才有虎、狼、狐貍等異文。婭閻外婆就是壯族的狼外婆故事,它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就是以百色市德保縣為特例,從居住文化、自然崇拜方面,試析壯族“婭閻外婆”故事。
德??h“婭閻”外婆故事主要情節(jié)如下:
(1)(父母和孩子們)父母親要出遠門,并囑咐孩子們(姐姐和弟弟)看家。在他們回家以前不要隨便開門,并說外婆會來陪他們。
(2)(婭閻進門)婭閻(Nyahngenz)來到這一家,自稱是他們的外婆,叫孩子們開門。孩子們問問題,婭閻使用詭計騙了他們。
(3)(婭閻在屋里)婭閻進到屋里,女妖奇怪的容貌、形狀等被姐姐注意到,想看看婭閻的樣子,婭閻稱眼睛痛不能見光,不許孩子們點燈,婭閻有尾巴,坐不了凳子,就讓孩子們找來敞口的雞籠坐下。婭閻催著孩子們趕快上床睡覺,在床上它把弟弟吃了。
(4)(幸存者逃離并殺死婭閻)姐姐在黑暗中聽到咯吱咯吱咬嚼的聲音,便問婭閻在吃什么,婭閻吃得很開心,口無遮攔地回答道:“Dais gin tuhseuj,geux lueglanz,van et et.”(吃炒豆,嚼兒孫,甜滋滋。)姐姐便知真相。聰明的姐姐想出了辦法,就找借口和婭閻說,尿急了要去小便。下床后,姐姐悄悄爬到閣樓,用木頭狠狠地敲臉盆,咣咣地響,然后大聲喊著說:“外婆,打雷了!快躲到那個空的大箱里呀!”婭閻聽到后不顧一切,什么也沒想就跳了進去。而后姐姐把滾燙的開水倒入箱子,把婭閻活活燙死。漫長的黑夜終于過去了,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終于到來,姐姐終于等到真正的外婆。
壯族祖先繁衍生息的嶺南,地處山高林密,荊棘叢生,毒蛇猛獸遍野,氣候炎熱多雨,很容易遭受毒蛇猛獸的侵害。所以壯族傳統(tǒng)的民居建筑多為 “干欄”式,亦稱“麻欄”或“閣欄”、“葛欄”。 “干欄”涼爽通風,采光適宜,既可防潮,又可防御毒蛇、蟲獸?!案蓹凇苯ㄖ话惴譃閮蓪樱蠈幼∪?,下層為木欄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墻,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干欄”式民居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有些依據地形而建全樓,分上下層及閣樓三部分?!案蓹凇笔絺鹘y(tǒng)建筑是廣西少數民族傳統(tǒng)建筑中最具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樣式,是廣西少數民族傳統(tǒng)建筑的代表和精華,是壯族民眾智慧的結晶。
“婭閻外婆”故事中的姐姐在知道弟弟被婭閻吃掉后,她沒有當場表露,心里想辦法把婭閻給捉住,然后殺掉它給弟弟報仇。聰明的姐姐想出了辦法,就找借口和婭閻說,尿急了要去小便。下床后,姐姐悄悄爬到閣樓……故事中“姐姐悄悄爬上閣樓”中所講的閣樓就是壯族的“干欄”式民居建筑。壯族“婭閻外婆”故事,不僅情節(jié)內容上帶有壯族的民族特點,故事也很好地體現了壯族傳統(tǒng)的居住文化特色,把壯族的“干欄”式民居建筑融入故事中,讓人們得以了解。
在古代,最受壯族先民崇拜和敬畏的氣象神靈就是雷雨之神。雷神崇拜是壯族古代自然崇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觀念的產生可追溯到遙遠的原始時代,而且與初民們所處的自然條件以及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有著密切關系。壯族及其先民聚居地屬多雷雨區(qū),每當雷雨來臨,都會是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隆隆雷響聲,震得地動山搖,崖石崩塌,大樹常被雷電劈倒,人或牲畜也常被雷擊斃命,有時雷擊還會引起火災。隨之而來大雨傾盆,常常會造成山洪奔瀉,江河猛漲,泛濫成災,莊稼被淹沒,房屋被沖垮,人畜遭受巨大災害。由于生產力水平和認識能力的低下,人們無法抗拒這些威力無窮的自然力量,對這些自然現象迷惑不解,于是就憑著想象和幻想,把雷電風雨人格化和神秘化,創(chuàng)造出許多關于雷王的神話。
在壯族神話傳說中有說,銅鼓是雷公造的,雷公靠它來耍威風,嚇唬人類;雷公要劈妖怪時,就用腳狠狠地踏在銅鼓上,發(fā)出隆隆的巨響。所以,在“婭閻外婆”故事中,姐姐用木頭狠狠地敲臉盆,咣咣地響,然后大聲喊著說:“外婆,打雷了!快躲到那個空的大箱里呀!”婭閻聽到了不顧一切什么也沒想就跳了進去。這就證明了在壯族民眾的文化心理中,他們對雷神有著很強的崇拜心理,認為雷神要出來懲治“婭閻”,要消滅邪惡。而“婭閻”一聽是雷神要來,害怕得躲進箱子里,也進一步說明了壯族民眾對雷神的敬畏,做壞事之人怕遭到雷神的懲治。從這一點上,我們了解到了 “婭閻外婆”故事對壯族雷神崇拜文化的一種反映。
以此我們可以看出,壯族人們對雷電風雨等自然現象的迷惑不解和神秘觀念,以及對其無可抗拒的巨大的恐懼和屈從,對神通廣大的雷王的敬畏和崇拜,并希望借助雷神的力量懲治壞人,維護傳統(tǒng)的社會道德和生活的安定的心理。
嶺南,地處山高林密,荊棘叢生,毒蛇猛獸遍野,氣候炎熱多雨,災害頻發(fā)。想要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就必須具有頑強勇敢的抗爭精神,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斗爭,抵御各種各樣的侵襲,頑強的生存。野人化身成“外婆”,進入家中,把其中一個孩子吃了,但另一個孩子并沒有懼怕、退縮,而是機智地同婭閻進行斗爭,并將其殺死。妖魔鬼怪都是擬人化了的動物,是人們想象中最兇殘的野獸,但不管妖怪怎樣兇殘、怎樣狡猾,最終還是被勇敢機智的人類所制服。無論是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是抵御各種侵害,壯族民眾始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戰(zhàn)勝妖魔鬼怪,體現出了勇敢與機智的優(yōu)秀民族精神。
“婭閻外婆”故事的流傳不僅僅是教育民眾面對邪惡要勇于斗爭,同時也教育民眾要好善鄙惡,要學會愛憎分明。善與惡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人的行為或事件進行評價的一般概念,是人與社會之間所發(fā)生的復雜的道德關系的反映。對于善,壯族人民祟尚有加;對于惡,則鄙棄不遺。好善鄙惡、愛憎分明的美德在壯族“婭閻外婆”故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婭閻被開水燙死了,姐姐靠自己的勇敢以及聰明才智戰(zhàn)勝了婭閻。這個結果體現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人民崇善鄙惡的倫理道德觀?!皨I閻外婆”這個故事,攝露了婭閻的奸詐與邪惡,反映了人們對這些壞思想壞行為的憎恨,也贊揚了另一面的勇敢、不懼邪惡、敢于斗爭的優(yōu)秀民族精神,充分表現了壯族勞動人民的是非和善惡觀念。
“婭閻外婆”類型故事是壯族民間故事的一個典型,是壯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為壯族民間故事的內容與形式增添了豐富的內容。它不僅僅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民間故事,它也體現了壯族傳統(tǒng)的居住文化和自然崇拜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能夠較完整地保留“婭閻外婆”故事原型的壯族地區(qū)很少。所以,保護和傳承壯族“婭閻外婆”故事的工作迫在眉睫。
《花木蘭》在美國的高座票、“端午節(jié)”被韓國申遺成功、少林商標在美國搶注等等事件,已經深深刺痛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我們還是繼續(xù) “麻木”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多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被他人“端走”,有一天我們就只能跑到他國的博物館去觀賞我國的文化遺產,就只能在他國的音樂廳中聽到壯族的民歌,在他國的故事書中看到我們民族的“婭閻外婆”故事,那將會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悲哀。
[1]韋世柏.“狼外婆”故事的起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9.
[2]胡蕓.多民族狼外婆故事母題淺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2).
[3]覃彩鑾.壯族自然崇拜簡論[J].廣西民族研究,1990(4).
[4]巫惠民.壯族干欄建筑源流談 [J].廣西民族研究,1989(1).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