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雙雙
我省處在寒冷地區(qū),每年有長達2-3個月的寒冷季節(jié),由于氣候嚴寒,給工程建設帶來一系列的復雜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工期較緊張的工程冬季施工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qū)工程建設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1.工地及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
地基開挖完后,應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基層土免遭凍結,土的防凍方法有翻耙防凍、覆蓋雪防凍、隔熱材料防凍和暖棚防凍,前兩者在我省使用較少,而隔熱材料防凍和暖棚法較為常見。隔熱材料防凍法在選擇保溫材料時,必須注意保溫材料的熱工性質和保溫材料的形狀,應優(yōu)先片狀材料,較好的有麻袋片,次之有草苫子,保溫材料由于吸收濕氣,隨著時間的延長,應及時晾曬,另外保溫層鋪設寬度,應寬出的尺寸不應小于最大凍結深度,暖棚法由于造價高,一般適用于較大的構筑物或大基坑。
基坑、基槽等砌筑完畢后,允許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時,凍土顆粒直徑不應大于5era,而且含量不超過凍土總體積的15%,房屋內部不允許用凍土回填,回填地下管道的溝槽時,管頂上50cm厚的范圍內,不得用凍土回填,50era以下部分凍土體積不超過15%,構筑物及有路面的道路,路基范圍內不得用凍土回填,為確保凍土回填的質量,對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必要時可回填干砂土,在凍土上的地梁、樁基的承臺,其下面有可能被凍土隆起,應回填一些松散材料,所有回填的地方,均必須排除積水清除淤泥塊等。鋪填的材料厚度一般比其它季節(jié)少10-15cm,宜選擇小于20cm。
基礎的施工放線時,應同時檢查建筑場地的地形變化,管線、洼坑及原有建筑物的情況、確定對凍結深度的影響、核對基槽開挖后、殘留凍土層的可能均一度;同一棟建筑物各部位基槽開挖應同時進行,基槽開挖到規(guī)定標高后,應嚴格驗收基槽,在基槽的四角及中間部位檢查凍土深度,砌筑或澆筑,各部位應同時進行,嚴禁局部晾曬,隨施工隨回填側土,并分層夯實。
2.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主要有不加熱法和蓄熱法,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主要應根據氣溫、結構類型、原材料、工期等選擇,當外界氣溫不是很低,結構較為厚大時,可采用前者,否則一般采取蓄熱法。
混凝土所用水泥除規(guī)范的一般規(guī)定外,應優(yōu)先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鹽水泥,摻外加劑的混凝土不能采用高鋁水泥;混凝土所用骨料除骨料要求沒有冰塊、雪團外,還要求清潔,級配良好,質地堅硬,不應含有易被凍壞的礦物。
混凝土在常溫條件下施工,攪拌機的選取決定于混凝土種類和特性,在各期施工時,還應考慮水灰比的減少,外加劑使用時,應優(yōu)先選擇強制式攪拌機。
混凝土拌合物出機后,應及時運到澆筑地點,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熱量散失,表層凝結、離析等現象,途中混凝土降溫不宜超過5-6%,如有凍結現象,必須采取二次加熱拌合。
冬期振搗混凝土要采用機械振搗,振搗要快速,且應分層,澆筑梁和板一般同時澆筑,從一端開始向前推進,只有當梁高大于l米時,才允許單獨澆梁,大體積混凝土的各期施工主要問題是解決內部溫差的快速形成,因此應優(yōu)選水化熱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摻入適量的粉煤灰,降低澆筑速度,并減少澆筑層厚度,或采取措施提高環(huán)境溫度將溫差控制在20'E以內,必要時應當設后澆帶。
3.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防凍措施
冬期砌筑工程施工對砂漿的要求較高,砂漿的工作性能和溫度及保溫措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砌筑質量。在負溫條件下砌筑時,由于磚和砌塊澆水困難,一般做法是將砂漿稠度加大1-3cm,但加大的砂漿稠度不宜超過13cm,以確保磚與砂漿的粘結力,砌筑時,磚表面和砂漿的溫差不宜超過30'C,石材表面和砂漿的溫差不宜超過20℃,砂漿的使用溫度與磚的表面溫差過大,會在磚表面與砂漿之間產生冰膜,影響砌體的粘結力。
在我省冬期砌筑法主要有摻鹽法和凍結法。摻鹽法施工過程當中,首先應注意鹽溶液的配制。摻鹽砂漿的攪拌,在砌筑時應采用“三一砌磚法”不能用攤鋪法等,每日砌筑高度不能超過1.8cm,轉角處和交接處要同進砌筑,必須間斷的應砌成斜槎,拉結筋和予埋金屬件刷防銹涂料,一般做法是涂樟丹二至三道或防銹漆二道,也可將拉結筋涂熱瀝青或將拉結筋提前刷涂水泥凈漿。
凍結法主要是以提高砂漿強度來彌補凍害造成的硬度損失,凍結法在以下情況下不允許使用:毛石混凝土或毛石砌體用粘土磚或形狀規(guī)則的毛石、料石砌筑時,在解凍過程中遭受較大的動力荷載,磚殼構件,外挑長度大于18cm的挑檐,鋼筋磚過梁寬度大于1.2m的平拱,配有縱向鋼筋的砌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新技術材料不斷出現,冬季施工的方法和防凍水平也在不斷的涌現和提高,我們應當不斷地總結好的做法,推廣新的材料,克服和減少各期施工的損害。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