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葫蘆,是一種既可作蔬菜食用的餐桌之物,又可經(jīng)加工之后成為極具觀賞價值的工藝品。關(guān)于工藝品的葫蘆加工技術(shù),本刊以前曾有過簡要介紹。近段時間,編輯部又接到一些讀者的來電,詢問并要求刊登葫蘆的加工技術(shù)。為此,我們特編輯了下面這篇稿件。文中介紹的技術(shù)簡單易學(xué),加工材料易購、易做,方便有需求的讀者學(xué)習(xí)、采購和加工。
葫蘆是一種一年生草本莖蔓生植物的果實。它中間細,像兩個球連接在一起。成熟的葫蘆外殼堅硬,表面光滑,呈淡黃色,并會隨放置時間的增長而逐漸加深直至紅紫。老熟葫蘆不僅可作為實用器物,而且還可通過各種手段制作成各種工藝品。下面介紹幾種較容易的加工方法,供讀者參考。
1.勒扎葫蘆。用繩索結(jié)網(wǎng),兜套在幼小的葫蘆上,待葫蘆長成后,便在葫蘆上勒扎出網(wǎng)狀的凹痕。凹痕的疏密,花瓣的大小、形狀,由所結(jié)的網(wǎng)兜孔目決定,一般以勻稱為上。勒扎葫蘆有精與粗、巧與拙之分,強力勒扎不僅表面成紋,而且可以改變葫蘆的造型。
2.范制葫蘆。用剛性材料預(yù)先制成模具,在模具的內(nèi)側(cè)雕上設(shè)計好的花紋圖案或文字,將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蘆上,葫蘆長成后的形狀和表面紋飾均由模具限定,完全隨人所愿,雖宛如削刻而成,卻無削刻的痕跡,實為天人合力的杰作。
3.火繪葫蘆。即用燙花技術(shù)對葫蘆表面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加工。火繪葫蘆清凈淡雅,葫蘆表面的瑕疵容易被掩蓋,有時巧妙地利用瑕疵,反而能別生佳趣。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色澤淺淡的葫蘆,因為色深的葫蘆與燙焦的顏色對比不很明顯,容易使人產(chǎn)生混濁不清的感覺。
4.押花葫蘆。用質(zhì)地堅硬而又溫潤的物體,如瑪瑙、玉石、象牙、牛角等,磨成鈍刃,用來按壓葫蘆表面,使之呈現(xiàn)出有如浮雕狀的花紋。押不同于刻,刻總有肌、皮受損,押則是利用葫蘆皮韌質(zhì)疏的特點,用力按壓,使之下陷,而葫蘆表皮不破不裂,沒有質(zhì)地損壞。掌握按壓運刃的輕重力度,可以產(chǎn)生高低起伏、凹凸陰陽、富有立體感的畫圖。
5.針劃葫蘆。是蘭州的傳統(tǒng)工藝品。使用當(dāng)?shù)厮a(chǎn)的一種單肚無腰柄的小葫蘆,大如雞卵,小如荸薺。葫蘆秋老下架刮皮干透后,打磨光滑,用針劃上花紋,再用墨染,使圖紋清晰醒目。也有與刀刻結(jié)合使用的,借以增強裝飾效果。有的針劃葫蘆圖案非常纖密,須用放大鏡觀看,屬微雕之列,極其精妙。
6.彩色葫蘆。燒一鍋沸水,加入少許骨膠(木工用膠),待骨膠溶解后再加入顏料(橘黃或玫瑰紅均可),色彩深淺根據(jù)需要決定。然后將葫蘆倒入鍋內(nèi),用木棒上下翻動,使葫蘆著色均勻后撈出瀝水,置竹席上晾干,再用干凈白布擦拭,即可光滑明亮,色彩明媚。
7.貼花葫蘆。貼花是一項精美的加工藝術(shù),圖案繁多,如山水花鳥、仕女壽星、龍鳳金魚、猛虎熊貓等,都適宜葫蘆貼用。常用貼花紙有兩種:一是家具貼花紙。這種貼花紙圖案規(guī)格較大,只適宜大葫蘆貼用。方法是:用TO1-14快干脂膠清漆(化工商店有售)在葫蘆的貼花部位(葫蘆下肚的凸處)刷一遍,將貼花紙的正面(印畫的一面)貼在刷漆部位,按平展,勿使折皺,20分鐘后揭去貼花紙,漂亮的圖案即貼印在葫蘆上面。二是瓷用貼花紙(即瓷器上的貼花)。這種貼花規(guī)格較多,適宜大中小葫蘆的貼用。方法是:用酒精在葫蘆的貼花部位刷一遍,立刻將圖案的正面貼在葫蘆上,按平展。此后在貼花部位相對的另一面用國畫顏料題寫上吉祥祝辭或詩句,再刷一遍清漆,晾干即成。
8.化學(xué)題字燙畫葫蘆?;瘜W(xué)燙畫的效果雖不及電烙畫,但簡便易學(xué)。取1份濃硫酸,徐徐倒入4份清水中(切不可將水倒入硫酸中),用毛筆蘸稀硫酸在葫蘆上書寫或繪畫,然后放在煤油燈罩上方烘烤,立刻浮現(xiàn)出黃褐色的字畫來。溫度越高字跡色彩越深。操作時要戴好手套注意安全。書寫內(nèi)容可自擬,如“新年大吉”“萬事如意”等。燙畫內(nèi)容可以從網(wǎng)上選取,然后用噴墨打印機打出來,再用鉛筆及復(fù)寫紙將圖畫描印在葫蘆上,而后用毛筆蘸稀硫酸沿線條刻畫,烘烤即成。
(陜西 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