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寧
鉤針編織的薄膜
Sonja Baeumel 2011年在維也納自然與歷史博物館參與的展覽命名“Synth-ethic”;同時舉辦的“科學,藝術(shù)與電影節(jié)”的主題是:Bio:Fiction ;她最終獲獎的影像作品,片名為“(In)visible”。這些抽象而頗具哲理的名字,很好地反映了她所從事的跨界藝術(shù)的范疇與內(nèi)涵,同時標注出它的創(chuàng)意性、先鋒性和多義性。解譯這些“生”字不僅有趣,也使我產(chǎn)生了一些將之與中國哲學的某些概念對應的思考。
Invisible 不可見的,隱含的。Sonja接受采訪時說:“我的作品是關(guān)于人體的第二層皮膚,這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系統(tǒng)。作為設(shè)計師,我探討其中的虛實關(guān)系,以及它如何靈活自主,設(shè)‘身’處地來適應外部環(huán)境。”這里她指的是與人類身體息息相關(guān)又隱秘不見的微生物系統(tǒng)。今天的科學成果,已經(jīng)可以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對生命的基本密碼——基因進行實證研究。在古人那里,對生命的解讀是神秘的,但也是超驗的,是集合的。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中,岐伯就回答黃帝曰:“皮者脈之部也?!痹跊]有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科學認識的古中國,分布于人體的十二經(jīng)脈,即是健康與疾病的全部原因。而作用于經(jīng)絡(luò)之間、覺不可觀的,中醫(yī)謂之“氣”。如今,許多被解釋為“正氣不足,風邪入絡(luò)”的痹癥,都已證明是可“微”觀到的病毒侵染身體所致。而“氣”,又作“炁”,卻也獨立出來,成為儒釋道各家解釋客觀宇宙與精神世界的重要概念。古印度瑜伽功法即有內(nèi)觀一說,就是體察生命和諧的神秘能量。In-作為前綴有否定和內(nèi)在兩種意思,而我譯作“玄”,其深遠之意,既契合探微知著,也是老子道德經(jīng)第一章開宗明義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币蕴摌?gòu)之藝術(shù),填補人生不可窮盡的求知之路,未嘗不是一種豐富和圓滿。Sonja所從事的“生物藝術(shù)”(生命藝術(shù))是非常理想的一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將科學之道、生命之變、精神之尋鏈接一起,她覺得“……提出問題而非匆忙作答,與科學家圈子的交流或許是唯一起效并令我興奮的……生物學的美妙一方面在于在自然的原始圖景中生長、變化、衰亡的呈現(xiàn),另一方面就是作為我的創(chuàng)作媒材的生命體本身的不可控以及無序性”。然而,生對虛:生命是否終落虛空,求知是否還有意義,藝術(shù)是否再現(xiàn)本質(zhì)?黃老玄學不免消極,在儒家先賢的智慧里,程頤推崇的“格物致知”與周敦頤提出的“文以載道”都很好回答了這些問題。北宋大儒張載更是巧妙說道:“無不知則無知,有不知則有知?!?/p>
Synthetic biology 的定義是合成生物學,是本世紀剛剛出現(xiàn)的一個生物學分支。與傳統(tǒng)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nèi)在構(gòu)造的辦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與基因工程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xù)、改變并轉(zhuǎn)移至另一物種的做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統(tǒng)(artificial biosystem),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Sonja在被問及微觀生物研究與她所學習和從事的時裝與設(shè)計專業(yè)的連帶關(guān)系時說,“(我的)時裝藝術(shù)作為一種視覺語言豐富了科學,并幫助將實驗室的信息帶到外面世界,它對我絕對是一種詮釋科學的最好方式?!边@里,她接著表達了兩個層面的意思:1、“今天的時尚趨勢研究不再是為了人,而是為了工業(yè)大品牌……我們這第二層皮膚應該符合個人的身體和社會性需求以及自信,而非什么強加旨意?!?、“(我的)作品是一個關(guān)于人本身的故事,是我們當下的敏感、疑問、恐懼和歡樂,如果我們首先具備了身體的自覺,再通過利用皮膚上的菌群,就能夠賦予衣服更多的涵義,即一個更加本真的、‘合身’一體的生命群落?!?/p>
Ethic 本是人倫之理,而Synth-ethic所創(chuàng)造之“合-理”一種,近乎完美地傳達了東方哲學“天人合一”的終極理念。正所謂“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張載語)
Sonja并不希望她的藝術(shù)“給與身體、時裝和美以任何確定的參照,而是創(chuàng)造一種可能性,摸索事物本質(zhì),揭示和追問那些所謂既定事實(中的玄妙)”。就像她的《(玄)觀》的結(jié)尾,“皮膚上生長出植物,人在水下呼吸,這于我乃至善之美:一個新意無限的靈感烏托邦?!?/p>
注:藝術(shù)家本人引語皆出自“奧地利時裝網(wǎng)”的采訪,
原文鏈接:http://www.austrianfashion.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24&Itemid=37
細菌機理
過大的佩特里片
人體制圖
兩只臂膀
人體制圖
細菌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