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東京的時候,老婦人登美說:“原來東京這么近。”決定離開東京的時候,她卻說:“東京真的太遠了?!痹凇稏|京物語》中,小津安二郎講述了老人平山周吉和老伴登美從鄉(xiāng)下去東京探望子女的故事。影片結束,音樂漸止,看著老人眺望窗外孤單一人坐著的身影,一種難以排遣的心酸悄然而生。悲從何來,便是整部影片一直隱忍不發(fā),卻又真實存在的情感之中。
縱觀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作品,描繪的幾乎都是飲食男女般的家庭瑣事,他將關注的視角對準了日本社會中最普通的中下階層百姓,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帶領我們去體味生死別離的哀傷況味和微觀細膩的感情世界。小津在簡約有序的空間中為我們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的聚散別離、歡樂悲傷,我們也慢慢的融入他用心經營的那份獨特而雋永的倫理親情中。
《東京物語》拍攝于1953年,背景是逐漸從戰(zhàn)敗廢墟中復興的日本。在談到自己最喜歡的這部作品時,小津說:“我試圖通過親子的成長來描述日本家庭的崩潰。”正如他的初衷,我們看到了二戰(zhàn)后日本走向工業(yè)化,在經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大家庭開始分崩離析。電影中不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聳立在遠處的高大煙筒的影像,這些正是對這種時代大背景的暗示。
影片中的老夫婦剛到東京時欣喜的心情,也在日后的日子里漸漸發(fā)生了變化,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大兒子幸一就只是一個給鄰里看病的社區(qū)醫(yī)生,診所就開在自己的家里,還需要隨時聽候病人的召喚。二女兒繁開美發(fā)店為生,整日為了生計忙碌操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如意。老夫婦在子女的安排下,去熱海渡假,本意只是想為子女多節(jié)省些錢,便從熱海提前趕回東京,反而受到了女兒好一頓埋怨。而這一切的不如意也只有在老人喝醉之時才能夠真切的流露出來。影片中平山周吉這對老夫婦就是那個年代日本最典型的父母形象,期望和現(xiàn)實總有一段距離,老人們面對生活中這一切只能獨自消化著不能言說的失望和悲傷,這番隱忍的感情也讓觀眾們心有戚戚。
小津安二郎的這部《東京物語》幾近真實的去還原一個日本傳統(tǒng)大家庭的生活瑣事。在尾道鄉(xiāng)村的老宅里住著一對老夫婦,除了小女兒還在身邊,其他的兒女都去大城市東京謀生。在平靜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影像也是一直保持內斂溫和的感覺。但是就是因為看似平靜,所以感情才會變得隱忍不發(fā),然而傷感也是在這瑣碎的生活情節(jié)中一點一點滲入到我們心中,在電影中我們仍能看出來小津柔和的隱晦批評。
在電影中老夫婦剛到東京,大兒子回絕了妻子給父母準備生魚片的請求,只是吩咐做些炒牛肉就好了;二女兒又埋怨丈夫給父母買的糕點過于的昂貴,認為只是給父母吃餅干就足夠了。相比之下,在守寡多年的二兒媳紀子與老兩口之間,我們才看到了本該真切存在著的真情流露。她親切的和父母交談,帶著父母在東京觀光,精心的準備好飯菜,又為年邁的母親按摩,拿出零錢作為對母親的禮物。就是在這些含蓄的批評中,也盡是如此隱忍的表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正是母親登美去世時小兒子說的那句話的寫照?!拔沂懿涣四欠N聲音,當我聽到的時候,我覺得媽媽一點一點的變小了,我不是個好兒子。我現(xiàn)在不能失去她?!比绱艘粯樱赣H在世沒有盡孝,在母親離開之時才后悔的說下這么一番話。小津的電影克制、內斂、細膩,能讓我們在淺淡的愁緒中感受到一絲生命的涼意。
如果說黑澤明的電影是一杯醇烈的伏特加,濃郁強烈;溝口健二的電影是一杯馥郁的葡萄酒,酸甜苦澀都在其中;那么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就是一杯香茗需要細細品味,體會之后才能感受到其迷人的芬芳。
小津安二郎有著一套自己的獨立影像,微微略仰的機位,常常放空的鏡頭,長鏡頭、固定鏡頭的拍攝,緊湊簡潔的構圖等,這都構成了小津自己的影像美學?!耙簧釔勰軇〉男〗蜃匀欢坏乩^承了日本傳統(tǒng)“幽玄美”的美學觀念。形成了‘靜、淡、純’的藝術風格。”[1]
日本是一個重禮儀的國度,在小津的影像中也多有體現(xiàn)。他采用低角度的仰拍,正因為日本人習慣于前傾上身坐在草墊上,這樣的低機位比較符合日本人在室內的常人視線,也顯得穩(wěn)定、威嚴。他獨創(chuàng)性的以45度角的倍數來改變視角,在拍攝兩個人物對話的時候,也是采取對人物的正面拍攝。小津是想向所有的事物、人表示他的敬意,這樣看來不僅像是一種技巧,也是他的一種人生哲學。
電影并沒有將其試圖表達的意思僅僅停留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或者家庭成員之間。影片即將結束之際的兩段對話,非常明白的將更深的意思說了出來。小女兒聽到嫂子為兄弟姐妹做出的解釋,問道,“難道有一天你也會變成那樣?”紀子答道“是啊,有可能?!毙∨畠豪^續(xù)說道,“是嗎?生活太令人失望了?!奔o子仍舊笑著,“是啊。是這樣的?!?就像老夫婦的小女兒所說的一樣,生活總是太令人失望了,面對著時代的更替和社會的變遷,小小的一個家庭只能去順應歷史的洪流,適應這樣的變化。生活中如此就有了諸多的不如意,但是,生活還在繼續(xù)。
在紀子臨走前向父親哭訴,說自己還是覺得愧疚,偶爾會忘記自己死去的丈夫。老人卻勸她試著開始新的生活。在火車上紀子拿出爸爸送給她的那塊母親的懷表時,她還是露出了一絲微笑。我想這也是導演想表達的,雖然生活總是讓人失望,但是生活還在繼續(xù),面對周遭的變化,總還是需要選擇新的方式繼續(xù)生活下去。
維姆.文德斯曾說,“小津的電影使我們依序把生和死連結在一起。”影片結束時還是回到了影片開始時的場景。鏡頭由家里往外拍攝,老父親在銀幕的右邊,離觀眾很近:然而銀幕左方的位置,曾經老婦人坐著的地方,卻空了。鄰家的大嬸如開頭一樣在窗口經過,老父親說“如果我知道她走得這么突然,我就要對她好一些?!薄耙粋€人生活,覺得日子都變長了?!编徏掖髬鹱吆?,老父親面向朝河的窗戶搖著扇子。音樂響起,也聽得到時鐘的滴答聲,時間就如此不可挽留的流逝,就像人的生命一樣慢慢的消亡著。
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就像一幅真切描繪庶民生活點滴的畫卷,里面有柴米油鹽、雞毛蒜皮,也有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小津用平靜的影像敘述著生活的瑣事,我們在一番隱忍的感情之中哀懷傷感。我們看著別人的故事,尋找自己的影子,正如侯孝賢所說“孤獨一生的小津富有真正的幽默感,他把身邊的瑣事變戲法般以簡單的面目置于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在悲欣之后,見微知著,領率無常,惘然上路?!?/p>
[1]涂鴉刀.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能劇影像[EB/OL].http://i.mtime.com/orangewater/blog/276559/時光網→博客→1297322的博客
[2]大衛(wèi).波德維爾.電影詩學 [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3]彭吉象、黃會林等.電影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