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強,金治國,吳梓新
(上海華誼集團技術研究院,上海市 20024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因性能優(yōu)異而在機械、電氣、化工及日用商品等領域應用廣泛;但ABS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在100 ℃左右,耐熱性能一般,影響其應用范圍。近年來,ABS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這就要求樹脂在一定溫度和負荷下保持尺寸穩(wěn)定。因此,提高ABS樹脂的耐熱性能可有效擴展其應用領域,提高產品附加值[1-2]。N-苯基馬來酰亞胺(NPMI)可在聚合物的主鏈上引入五元平面環(huán)結構,限制高分子主鏈的旋轉,從而提高聚合物的耐熱性能。NPMI與苯乙烯(St)、馬來酸酐、丙烯腈(AN)等單體的共聚物是性能優(yōu)良的耐熱改性劑[3-5]。本工作研究了本體ABS與St-NPMI共聚物(SMI)間的相容性以及共混過程中的流變特性。
本體ABS,連續(xù)相的重均分子量為16×104,tg為108 ℃,上海華誼聚合物有限公司生產。SMI,重均分子量為21×104,tg為206 ℃,進口。
XSS-300型轉矩流變儀,上??苿?chuàng)橡塑設備有限公司生產;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儀,德國Elementar公司生產;TA-DSC Q1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美國TA儀器公司生產。
ABS與SMI分別在85,115 ℃下烘4 h,按比例混勻備用。轉矩流變儀的混合器加熱到預定溫度后,加入預混料。待溫度和扭矩趨于穩(wěn)定即表明混合已達到平衡,此時可出料并取樣。轉子轉速固定在60 r/min,共混溫度分別設為240,260 ℃。由于SMI塑化溫度較高,熔體黏度很大,為防止損壞轉矩流變儀,w(SMI)最大為60%。當w(SMI)為10%或以下時,僅在240 ℃下密煉;w(SMI)為15%~30%時,分別在240,260 ℃下密煉;w(SMI)為40%~60%時,僅在260 ℃下密煉。本體ABS和SMI的總投料量均為53 g。
本體ABS和SMI中N,C,H元素含量按JY/T 017—1996測試。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試tg,升溫速率20 ℃/min,掃描范圍50~250 ℃,N2氣氛。為獲得精度較高的tg,出料時在不同位置取4個樣,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即為本次共混產物的測試值。
共混合金由兩個共聚物組成,兩組分的相容性與其組成有關[6-7]。元素分析知:本體ABS中w(N)為5.2%,由此可算出w(AN)為20.0%;SMI中w(N)為4.2%,由此可算出w(NPMI)為52.0%。
ABS中St-AN共聚物(SAN)為連續(xù)相,丁二烯橡膠為分散相。SAN與SMI均為非晶態(tài)熱塑性塑料,tg相差100 ℃,因此,利用共混前后tg的變化可有效表征ABS/SMI合金的相容性[8]。兩種聚合物完全不相容時,合金會出現兩個tg,且分別等于兩個原料的tg;部分相容時,合金的兩個tg差小于純原料的tg差;隨著相容性的提高,合金的兩個tg最終融合成一個tg,介于兩個原料的tg之間。由圖1看出: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不同[9],在所考察的SMI含量范圍內,ABS/SMI合金都只有一個tg,其值介于ABS和SMI的tg之間,說明本體ABS與SMI有很好的相容性。
圖1 ABS/SMI合金的DSC曲線Fig.1 DSC curves of ABS/SMI alloysm(ABS)/m(SMI):1 40∶60;2 50∶50; 3 60∶40;4 70∶30;5 80∶20;6 85∶15;7 90∶10;8 95∶5;9 100∶0
式中:ωABS,ωSMI分別為ABS和SMI的質量分數;tgABS,tgSMI分別為ABS和SMI的tg。
表1 ABS/SMI合金的tgTab.1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ABS/SMI alloys
從表1可看出:不論共混物組成如何,Fox方程預測的tg都高于共混合金實測的tg,說明ABS和SMI之間并無特殊的相互作用[10]。從表1還可看出:本實驗的本體ABS經密煉后,其tg均為108 ℃,說明該本體ABS穩(wěn)定性較好。另外,ABS/SMI合金的tg僅取決于SMI含量,與共混溫度無關。當w(SMI)小于10%時,w(SMI)每增加1%,tg僅能提高0.2 ℃左右;當w(SMI)為10%~60%時,w(SMI)每增加1%,tg可提高0.9 ℃左右。由于tg是非晶態(tài)熱塑性塑料的最高使用溫度,因此,本實驗結果說明,僅當w(SMI)高于10%時,才能提高ABS的耐熱性能。SMI會大幅地降低ABS的沖擊強度[11],因此,SMI的加入量不能過高。本研究的w(SMI)最高為60%,已可充分覆蓋實際產品配方。
從圖2可看出:純ABS樹脂很容易塑化,熔融速率很快;在240,260 ℃下,純ABS的扭矩曲線都是單調平滑下降;密煉25~50 s時,扭矩下降速率變緩,趨于穩(wěn)定,此時ABS基本熔融完畢。加入SMI后,扭矩曲線出現多個轉折點,在25 s左右扭矩由迅速下降轉為上升,達到一個極大值后下降,經過一段扭矩平臺后又迅速下降,最后達到拐點并趨于穩(wěn)定。然而,當w(SMI)達到或超過50%時,無扭矩峰,僅有一傾斜的側峰。產生這種特殊扭矩譜圖的根本原因在于SMI的塑化溫度極高[11]。密煉開始時,物料溫度較低,即使ABS組分已迅速熔融,SMI還保持粒料狀態(tài)。接著,在ABS熔體及轉子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SMI開始軟化,由于剛軟化的SMI黏度很大,因此,ABS/SMI合金的黏度也隨之上升,表現為扭矩上升。待SMI粒子全部軟化后,物料溫度繼續(xù)上升,體系黏度開始下降,此時,由于SMI與ABS中連續(xù)相SAN間良好的相容性,使SMI逐步分散到ABS熔體內,導致ABS熔體的黏度上升,抵消了溫度上升及SMI顆粒變小造成的熔體黏度下降,扭矩曲線出現平臺。待SMI基本溶入ABS熔體后,隨物料溫度繼續(xù)上升,體系黏度進一步下降。當物料混勻時,體系黏度和扭矩都趨于穩(wěn)定。當w(SMI)大于或等于50%時,SMI體積占優(yōu),SMI顆粒間劇烈摩擦,使其快速塑化,因此沒有明顯的扭矩峰,不過體系的扭矩在相當長時間內都高于低SMI含量的ABS/SMI合金。從圖2還可看出:隨SMI含量增加,共混過程中的扭矩也隨之提高。這說明在相同總加入量下,合金中SMI含量越高,需要共混設備提供的扭矩越大。另外,不同SMI含量合金的扭矩基本都在相同時間內達到穩(wěn)定,說明SMI含量對混合時間影響不大。當密煉溫度從240 ℃升至260 ℃時,僅能使扭矩峰下降15%左右,但扭矩曲線上的平臺大幅縮短,扭矩達到平衡的時間減少了約50%,說明提高共混溫度可有效降低物料混合均勻所需時間。
圖2 ABS/SMI混煉過程中的扭矩曲線Fig.2 Torque curves of ABS/SMI during blending process
a)w(SMI)最高為60%,即可充分反映該耐熱合金的實際生產需求。
b)本體ABS與SMI之間有很好的相容性,共混產物僅有一個tg。當w(SMI)為10%時,本體ABS的tg僅從108 ℃提升到110 ℃。當w(SMI)在10%~60%時, tg隨著SMI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w(SMI)為60%時tg可達157 ℃。因此,為了獲得較好的耐熱效果,w(SMI)應高于10%。
c)提高共混溫度對降低共混過程中的最大扭矩幫助不大,但可大幅降低物料混合均勻所需要的時間。
[1] 于春梅,馬慶剛. 我國ABS樹脂產業(yè)現狀[J]. 化學工業(yè),2009,27(12):35-38;43.
[2] 黃金霞,陸書來,張溯燕. ABS樹脂國內外市場分析及預測[J]. 彈性體,2010,20(4):76-81.
[3] 黃素芹. ABS樹脂耐熱性的研究進展[J]. 彈性體,1999,9(3):37-40.
[4] 何承東. 我國耐熱ABS樹脂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8(2):52-54.
[5] 胡益民,董建廷,范仲勇,等. 苯乙烯-N-苯基馬來酰亞胺-馬來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與性能[J].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9,30(12):2496-2501.
[6] Yuji Aoki. Miscibility of poly(acrylonitrile-co-styrene) with 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 and poly[styrene-co-(N-phenylmaleimide)][J]. Macromolecules, 1988, 21(5):1277-1282.
[7] 余敏強,周持興,陳德銓. SMA與PMMA共混物相容性的分子模擬研究[J]. 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0,17(3):198-204.
[8] 葉佳佳,楊青芳,張愛軍,等. 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的預測和表征[J]. 工程塑料應用,2007,35(12):81-83.
[9] 郭天瑛,周立慶,沈寧祥. ABS/St-co-NPMI二元合金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0,16(4):100-102.
[10] 保羅 D R,巴克納爾 C B. 聚合物共混物:組成與性能(上卷)[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11-212.
[11] 包建軍,李建軍,葉曉光,等。制備條件對ABS/St-MAH-NPMI二元合金性能的影響[J]. 塑料工業(yè),2005,33(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