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
生活在城市的詩人是否還會抒寫月亮,又該如何抒寫月亮,這是個問題。在今天這樣一個追求高速的時代,人與自然日漸疏離,當科學證實了月亮不過是一塊上面布滿了隕坑的生鐵,既沒有抱著兔子向人間悵望的嫦娥,也沒有在婆娑樹影下日復一日砍著桂樹的吳剛,以往的神話不過人們的想象加以的附會,而去除了這些,月亮被還原成為一個冰冷的自然物,詩人們又該怎樣通過自身的想象去發(fā)掘其中的詩意?
事實上,歌詠月亮的佳作歷來并不少見,給后人的寫作造成困窘。困窘構成寫作上的難度,這種難度也會激勵著寫作者去接受挑戰(zhàn)。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剛剛讀到楊河山的一組關于月亮的詩。他的詩我很熟悉,明朗而清新,難得保持著一份純真。但這組詩還是讓我有一點吃驚,詩的總標題是《四十七個月亮》,里面的四十七首詩寫到了四十七個不同的月亮。月亮當然只有一個,但其中的每一首詩都有著不同的角度:童年的月亮,現(xiàn)實的月亮,夢中的月亮,或敘事,或抒情,或想象,或白描,或追昔,或撫今,四十七個月亮羅列在一起,向我們展現(xiàn)出看月亮的四十七種方式。
現(xiàn)代感構成了這組詩的突出特征,楊河山筆下的月亮無疑是21世紀的月亮。月亮同樣不分古今,古人和今人的意識卻有不同,而作為文化的載體,月亮所承載的古人和今人的想象和經驗也將是不同的。好的詩人不僅善于使用舊的題材,更要有能力在舊的題材中注入新的內容。楊河山的月亮里面既沒有老套的嫦娥玉兔,也沒有離別的辛酸和失意的苦悶,有的是生活在21世紀的人的切身感受,適當?shù)丶由弦稽c古典情調,賦予了月亮這一古老意象以新意。當我們讀到:這世界是個暗房,月亮就像一枚/顯影液中的黑白照片。它漸漸成形,不知為什么/就出現(xiàn)了。它移動,被什么人用一只/看不見的手把控。
除了感到比喻精當新奇,同樣這類句子也是古人無法寫出的。為什么要強調現(xiàn)代感?因為它在最大限度上展示出當下復雜的經驗,即一個現(xiàn)代人的所思所感,并成為真實和創(chuàng)新的基礎,這些是構成一件藝術品的必要條件。這首詩對月亮也做了一些科學上思考和追問:然而,月亮真的發(fā)光?那里的/塵土和石頭為什么會放射出如水的光輝?/這個問題或許涉及了物理化學和哲學,/但也許并不這么復雜。這里說到的都是常識性問題,對我們今天的讀者并不新鮮,但于詩很必要,因為正是有了這樣的鋪墊后,后面的詩句才得以升華:就像銀子,/其實內部是最為黑暗的。就像瓷器/我們每天都要反復擦拭。其中既包含著哲理又包含著想象。說到后者,哪一首歌詠月亮的詩又離得開想象月亮所以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喜愛,除了它的柔美,更是由于它可以喚起詩人們無盡的聯(lián)想。在這方面,河山也稱得上別出心裁:子夜時分,一座面粉加工廠/仍然生產著面粉。它的圍墻內/似乎有人行走。/許多白色粉末狀的物質飄浮于空中。/地面無數(shù)腳印。
月光被比做面粉,大膽而貼切。月光和面粉加工廠并置在一起,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我們弄不清在月光下真的有一座面粉廠還僅僅是出自作者的想象,或者是在以往的經歷中見到過面粉廠,看到月光瞬間產生了這樣的聯(lián)想。在另一首詩里,月光被比做植物:月光其實是一種植物。/蘆葦,或蒲公英。/也許是垂柳,/還有些像波斯菊。/月光其實是一種植物。/微微搖晃,并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芳香。
用有形質的植物比喻無形質的月光,更是超出了人們的經驗,然而似乎并不難以接受。因為人的感覺是相通的,作者通過瞬間的錯覺來移情換位,將二者進行了置換。在詩人的感覺中,月光在微微搖晃,并帶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芳香,這些正是植物的特點。發(fā)現(xiàn)事物間隱秘的聯(lián)系正是詩人要做的。這詩雖短,意境卻很開闊,迷離的月光和淡淡的植物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這組詩中一些有關敘事和回憶的部分也寫得很好,如《上弦月》和《紅月亮像什么》。有的詩帶有一點超現(xiàn)實的意味,正好與月夜的神秘氣氛相得益彰。當然也不乏哲理,這哲理不是強加進去,而是通過想象和觀察自然生發(fā)的:當我從夢中醒來,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月亮在窗子上。這與我夢中的情景/有些相似。也許它就是夢里的/那輪月亮但也許又不是。有時候,/我們的夢來自現(xiàn)實。而現(xiàn)實,/并不一定會全部進入我們的夢境。以及:即使看不見月亮,但我知道它就在那兒。/……/哦,月亮不變。變的只是時間、生活的/悲歡,以及我們的容顏。
這樣的思考不會增進我們的知識,卻會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促發(fā)我們的想象。讀這些詩,我們似乎看到詩人夢游者般的影子,在夜深人靜地街巷踽踽獨行,看著天上或圓或缺的月亮,發(fā)出自己的思考。有時會帶一點傷感,更多是帶有孩子般的喜悅。他真的喜愛月亮。詩人只有真正喜愛要描寫的事物,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讀他的詩我突然想到,月亮和詩歌同屬于古老的事物,同樣受到關注,又被現(xiàn)代人所忽略。詩人無法改變現(xiàn)實,他們所能做到的是改變觀察現(xiàn)實的方式;他們無法改變月亮,卻可以通過自己的詩句使月亮更美?;蛘吒_切說,引導著人們去發(fā)現(xiàn)被忽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