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菁蒽(達斡爾族)
□安菁蒽(達斡爾族)
1
在陽光熱烈地照耀下,看似無聲融化的雪從容不迫、安詳靜謐。蒼老而勃發(fā)的黑土地再次裸露出表皮,像往昔一樣熾烈、誘人。人們開始播下種子,而我也參與其中。
初春萬物生發(fā),蟄伏了一冬的人隨之活奮兒起來。這會兒,黝黑的地皮已被嫩綠覆蓋,四野飄蕩著春回大地的氣息。男人在沃野勤懇播下的種子一旦冒尖兒,女人就挎著柳編的菜籃,三五一伙順著羊腸小路上了山去。
正陽時分女人圍坐一圈,攤開剛剛采摘的山里葷,一邊清理根須的泥土,一邊訴說著各自的煩憂之事,平日在家里隱忍下的,釋放在即。
批判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一瓶礦泉水在女人的手間來回輪圈。哧溜一下,甘醇的老白干夾雜著瘋舞的春風和著新生泥土的氣息滑進女人的胸口。她們微醺之后,吟唱世代相傳的達斡爾族古老民謠:“我的男人話不多啊,他不是不會說話,只是,他把想說的話都化成力量,在初春細雨落下之前播撒著種子……”
幾番下來,不知是那一口口抿下的老白干潤暖了女人的心,還是來自大山無聲的傾聽給予的安慰,總之,歌聲卷走了男人的種種不是,而女人淤積了一冬的不良情緒也瞬間了無。她們挎著一菜籃豐滿而嫩綠的山里葷,向山下的家走去,一路有說有笑。
瘋了一白天的風,累了。夜色漸濃,娥眉月掛在西方天空,深邃的穹宇醞釀著朦朧的欲念,引發(fā)出人們的柔軟情愫。夜,通常是萬里無云的,一抬頭就能清晰地看見,奶白色的銀河從我頭頂流去。銀河兩岸最顯眼的是那位萬難不懼、挑著扁擔追尋織女的牛郎。據(jù)說那扁擔里裝著他們的一雙兒女。牛郎和織女周圍布滿看熱鬧的群體,他們或仨倆,或一堆。無論他們?nèi)绾蔚匾?,在我眼里,他們就是個看熱鬧的。正因如此,他們始終不會被我記住,如浮云,一瞥即逝。
2
雨聲急促地敲打著鐵皮房頂。這突如其來的雨讓小鎮(zhèn)的人民歡呼雀躍:“這雨可算下來了!”“下吧!下吧!再不下,苗都長不大了!”而此刻,她正邂逅著命中注定的男子,許多個恰巧鑄就了這場要命的邂逅,她全然不知。
下兩天歇一天的雨折騰了近一個月。雨后的夏夜沒有蚊蠅的吵鬧,顯得分外靜謐。莊稼和雜草像青春期的少年,看不住地亂長、躥高。小鎮(zhèn)的人聚集在廣場上,就著上弦月的微光隨著一曲《傷不起》成雙結(jié)對、老少不分地在廣場中央邁開了蒸騰的舞步。
此夏的阿爾拉之夜星光燦爛。同學領(lǐng)著劇組來拍自編自導的處女作,哥們跟著另一個劇組來演他第N次的男四角。同學需要她跑一些小事,她義不容辭,乘坐各種出租車,頻繁地往兩個劇組跑。
初次的邂逅是一次錯位。原本她要搭另一個出租車,不料那司機趁她去市場買菜之際,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把她讓給了另一位出租。她說:“在出租車司機眼里,人喪失了人的特征,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就是20元人民幣。”她就這么毫無察覺地和他相遇。
第一眼,那個男人拎著她的包站在車旁,等著20元人民幣。她內(nèi)心極為不安地上了他的車。上車的那一刻,她是極其不情愿的。余下的事情就順著許多個恰巧走線,構(gòu)成了一個巨大的恰巧。愛,到了極致,猶如夏夜星空下的花朵,悄然盛開卻毫無掩飾地突現(xiàn)在眼前,空氣中擠滿了幸福的質(zhì)感。
她和他如同一人,形影不離。他們在開闊平順的草原上安營扎寨;在蔥綠而茂盛的柳林里采摘雨后出生的蘑菇;在舒緩溫和的諾敏河灣垂釣野生的柳根魚;在清純甘洌的東泉邊把酒賞月,并立下不離不棄的誓言。
然而,她和他的情路在最后一個夏夜走到了盡頭。我曾非常小心地問起,這令小鎮(zhèn)人民稱為的“格林童話”,為何不像所有的童話故事那樣,有個美好的結(jié)局?
夏夜夕空,我坐在木頭大門的橫桿上,隨意地吸收著雨后泥土濕潤中略帶花草香的空氣。殘月露臉之前,夜色濃郁。繁星背后的神秘感,實質(zhì)上是人憑空想象出來的。天空本身,以及璀璨的星光,不過是自然界眾多物質(zhì)其一而已。其實愛情本身亦是如此,它再簡單不過,只是我們附加了太多的私欲和雜念。
3
某個男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給一位老婦人洗臉擦手,他根本沒察覺到狂放不羈的秋風已卷落了所有的花瓣。他的老母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癥,從老人變回了小孩。飯糞不分之事時有發(fā)生。
男人不讓女人碰老婦人,哪怕喂她吃飯也要他親自上手。男人說:“我屎尿不分的時候,如果沒有她精心溫柔的呵護,早就死在路邊的壕溝里了?!彼母是樵傅刈鲋磺鞋嵤?。偶爾,還會挨老婦人突然使出的一拳、一腳,有時候還有各種家什向他飛來,他卻從沒一句怨言,臉上還略帶著疼愛的微笑:“媽媽,媽媽!別打了,我認輸,你贏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及術(shù)后并發(fā)癥等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出院前采用自制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表,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采取百分制,≥90分為滿意,50~89分為較滿意,<50分為不滿意。
秋夜來得不緊不慢,男人的災(zāi)禍卻接踵而至。老母親趁他和女人在菜園里收獲的時候,悄悄溜出去,剛到鎮(zhèn)中央的水泥路上就被疾馳的摩托車撞倒了。送到醫(yī)院睡了兩天再也沒醒來。沒過幾日傍晚時分,男人在某城打工的兒子下班途中被一個酒駕的帕薩特撞飛,當場斃命。
男人沒有像大家猜測或者擔心的那樣,成為一個酗酒之后毆打老婆消解痛苦的人。他逆來順受,隨遇而安,大家都開始敬重他。他說:“該來的時候擋不住,該走的時候攔不下?!?/p>
入夜十分秋風微啟,我沿著小鎮(zhèn)西側(cè)的長堤漫步。明明是望月下的大地,而干涸的河床、光禿的枝丫勾勒出的景象卻是凄楚蕭瑟的。如果說自然界的語言,和我內(nèi)心深處的呼聲彼此呼應(yīng),那,并不是因為它解讀了我的思想,而是它把答案早已呈現(xiàn)在我眼前。在綿柔細膩的春雨之后是美不勝收的夏夜,在秋風乍起之時冬日的嚴寒已悄然逼近。
4
第二場冬雪的夜里,小鎮(zhèn)的一位長者作古,空氣中滲透著寒意。葬禮過后,長者的兒女圍坐整理遺物。一張泛黃的黑白相片:稚嫩的鵝蛋臉,細長的鳳眼,上揚的嘴角,小女孩正是換牙齒的年紀?!靶∨?歲矣。1942年卜奎城存照。”為女者翻過相片,細讀背后的字。
廣場的雪被清掃得干干凈凈。前街后垓的孩子們集聚在此,揮舞著手上的木棍,爭搶著一枚拳頭大小的球體,喝喊聲此起彼伏。幾年前,外地的朋友初次來到阿鎮(zhèn),晚飯后我領(lǐng)著她順著街道散步,當夜色朦朧之時,恰遇前方一群孩童吆五喝六地揮舞著木棍互相追逐。她初次遇到這場景,驚詫不已,問我:“你們這兒的孩子怎么這么野??!大晚上的打群架,還各個手持長木棒,家長是不管啊還是不知道???!”我略帶笑意:“不是打架,是打曲棍球。我們小時候都是這樣玩著過來的,特別是冬季,太冷,適合益智健體的活動就它了。”
云聚又散,星光時隱時現(xiàn),淡淡的雪光不慌不忙將冰冷的氣息滲進我的皮膚,寒冷瞬間侵蝕我的肢體,而我的心頭卻保有熱炕的余溫。冷和熱同時存在我體內(nèi),就像生與死并存我們一生,如此真實。
5
對于想完善自己的人而言,阿爾拉是一無所有的,這地方?jīng)]什么可學習的東西。這里有的只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穿過任何一條街道就能走到的廣袤草原、奔騰的河流,潔凈的空氣、濃烈的陽光,悠遠深厚的種族文化。
春天種的菜夏天吃掉,余富的秋天收進倉房里,留著冬天繼續(xù)吃。在巴掌大的阿爾拉鎮(zhèn),貌似米老鼠似的生活了一年,忙碌、安靜地。
這里的日子自動更替,從清晨的鳥鳴到繁星閃爍的夜幕,一切自然。我面對整個星空,不用費力,只需靜靜地隨它輕轉(zhuǎn),就可感知幸福。
我曾為尋找這真實而游離在外,吃盡辛苦。當某日,看到老媽媽彎腰曲臂服侍院落里的小花草時,我頓時明白過來,那是一種新生命的眼睛般純凈的激情,對我而言,這是最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