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英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笨鬃釉唬骸爸撸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S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看過這樣的感慨。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征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感到英語課從 “要我學”到“我要學”。 在此,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做法介紹如下:
一、直觀教學,引導參與
直觀教學生動形象,有助于學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語言,通過視、聽、說、加深印象,強化記憶。
教學中,我盡可能的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習字母時,讓學生自制字母卡,讓他們進行分組練習,玩“找朋友”的游戲。單詞教學時我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向學生出示。在課文教學時,有時通過多媒體助教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能以生動有趣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學生。如我經常喜歡采用的圖片的形式,我拿起動物圖片偷偷地讓一個學生看,并要求他根據這種動物的物的特征,做出相應的動作,讓同學們猜,看誰又快又準的猜出圖片上的動物名稱。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既練習了日常交際用語,又學會了單詞。更可喜的是課堂氣氛的活躍,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 設計游戲,激發(fā)興趣
游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級的英語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游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于組織,和學生們一起 玩,引導學生玩的有意義?,F行教材里融入了大量的鮮明的彩色畫面、可愛的小動物和兒童的形象,這為教師運用多種游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在第一節(jié)課中學習自我介紹時就采用了“毛線纏繞”的游戲,在學習“boy\girl\monkey”等名詞時采用了“蒙眼辨音”游戲,在學習動物時采用了“快速表演叫聲”的游戲等等,這些游戲由于克服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游戲的人都抱著渴望獲勝的心理,就使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興趣學、積極去學,并有助于克服羞怯的心理障礙。孩子們在游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fā)了表達的欲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最大極限地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 扮演角色,直接思維
組織學生扮演角色,引導他們直接思維。英國兒童英語教育專家Jayne Moon的研究表明,小學生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而drama活動為學生使用英語提供了包含豐富意義的情景,賦予語言以生命力。在drama活動中,學生們暫時會忘卻自己的身份,通過扮演角色,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慢慢形成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在無形中使學生心理上變得自信起來。這時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更加有利。
四、 編唱歌曲,展示才華
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引英語歌曲入課堂是寓教于樂的一種好方法。學生們隨著歌曲的韻律和節(jié)奏學習英語,既放松肢體,又活躍大腦。愉悅的心理滿足,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前提。另外,教師將學生分成幾人一組,根據教學要求,將所有的重點和難點詞句、須掌握、記憶、鞏固的知識,仿照學生所熟悉的韻律、節(jié)奏,編出與之相同的節(jié)奏的新歌詞。然后叫愛唱歌的學生獨唱或領唱,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英語歌曲中展示才華,張揚個性。同時,還可以挖掘學生內在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通過歌詞和音樂的搭配,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所學知識,變枯燥的重復記憶為快樂的無意識記憶。這樣,讓學生沉浸在快樂的英語學習中,學的內容也就印象深刻,記憶持久。
五、 畫畫猜猜,豐富想象
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請愛畫畫的學生在黑板上畫符合教材內容的簡筆畫或教材插圖。讓其他學生用英語猜猜準備要畫的名詞,如:叫一個會畫畫的學生到黑板上畫一個strawberry,在未畫完之前,可暫時停下,讓班上其他學生用英語猜猜那位學生究竟要畫什么,等其他學生把所學的水果名稱猜完之后,再把要畫的strawberry畫完。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臺上學生與班上其他學生盡量用英語多對話,這樣既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新穎感,又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他們動口動手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從而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不斷進取。
六、 創(chuàng)造情境,模擬交際
語言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要想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活用語言的能力,創(chuàng)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緊密相聯系,便于學習結合。教師盡可能為學生學習語言創(chuàng)造情境,通過表情、手勢、實物等使學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和使用場合,使學生把語言和它表達的情境直接聯系起來,能做到聽到句子,就想到情境,遇到情境,句子就能脫口而出。如教“May I come in?”,等有人回答“Come in ,please.”這兩個句子的時候,教師可走出教室,在教室門上敲幾下,邊說邊表演,并要求學生模仿這教師的語音、語調,然后讓學生自己邊重復這兩句口語邊表演。并要趁機告訴學生,如果想進別人的房間或上課遲到進入教室之前都要先說“May I come in?”,等有人回答“Come in ,please?!敝蟛拍苓M入,如果不敲門不經允許就直接進入別人的房間是不禮貌的行為。情境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應采用類似的方法,盡量為學生多提供運用所學語言的環(huán)境和場所,真正讓學生做到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七、開展活動,鼓勵參與
開展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我在英語教學中著重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兩方面著手,作了有益的探索。為了有效提高學生所說英語的能力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如:排練英語小品,課本劇,開設英語廣播,開展“英語周”,“英語角”等活動,我鼓勵學生把所學英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請大同學帶動小同學。我也加入到“英語角”活動中,著重鼓勵那些膽小,怕說錯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大膽開口說,使他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收獲。通過活動使學生鍛煉了口語表達,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說英語的自信心和強烈欲望
八、激勵“情感”,促進發(fā)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不斷營造一種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語言環(huán)境的氛圍外,還要不斷的激勵學生的“情感”。激勵教育往往會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師生互動效應的不可較量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每一個肯定、每一個表揚、每一個微笑,都會給學生心靈一種美的感受,一種想學和樂學的動力,這種動力對成績好的學生是“錦上添花”,對那些需要鼓勵的學生則是“雪中送炭”。只要有這種動力存在,學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強制的學習也不是成功的教育。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只有積極快樂的英語學習,學生的語言能力才會大幅度提高,才有余地談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龍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