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東彬,牛志青,張宗德,趙 昊
(河南省南陽市口腔醫(yī)院,河南 南陽473013)
莖突綜合征,又稱莖突過長征或Eagle綜合征,是因莖突過長,或其方位、形態(tài)的異常,刺激鄰近血管、神經(jīng)所引起的咽部異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頭頸痛和涎液增多等癥狀的總稱[1]。過去診斷莖突綜合征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法為攝莖突正側位和曲面體層片,但因莖突和周圍骨質重疊,難以清楚顯示莖突及莖突全長和形態(tài)??谇活M面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利用三維重建和MPR,可以清楚觀察莖突的形態(tài),并精確測量其長度。我院對莖突采用CBCT掃描,測量其長度,結果表明CBCT對莖突綜合征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指導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5例,其中女31例,男24例;年齡23~68歲,平均42歲。病程1個月~3年。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咽部疼痛,單純咽部疼痛13例;同時伴有咽部異物感12例,伴有反射性耳痛8例,伴有頭頸部轉動不利或頭痛5例,伴扁桃體發(fā)炎或類似于咽喉炎7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美國卡瓦公司的CBCT機,患者取坐位,行三維(360°全方位)錐形束掃描;掃描基準線與牙合平面平行;FOV 14cm×8.5cm;高分辨力重建;重建容積14cm×8.5cm;獲取時間8.9s;掃描參數(shù):5mA,120kV;雙側莖突同時測量長度,即從莖突基底部至尖部的骨性距離。
55例均清晰顯示莖突,莖突長度1.6~6cm,其中43例58側莖突>2.5cm,最長6cm。34例中,兩側過長15例(見圖1~3),一側過長28例。長度在2.5~3cm有28側、3~4cm有14側、4~5cm有11側、5~6cm有5側。其中25例行手術切除,術后對比實際長度與測量長度,最大誤差為0.2cm。
3.1 莖突屬顳骨一部分,起于顳骨下莖乳孔的前內方,呈細圓柱狀,遠端伸向內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漸變細,其尖部通常位于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之間,舌下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和咽神經(jīng)位于其內側[2]。所以,莖突的長度、方位異常刺激周圍血管神經(jīng),是造成臨床癥狀主要因素。普遍認為莖突的長度為2.5cm,人群中4%~28%超過這個長度。據(jù)報道[3]當莖突長度超過4cm時,產(chǎn)生癥狀的可能性為73%,雙側莖突過長較多見,但雙側有癥狀較少見。本組55例中,43例莖突長度超過2.5cm,25例有較重臨床癥狀,行手術切除治療,術后癥狀消失。
3.2 通常診斷莖突綜合征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法為X線平片(莖突正側位片和曲面體層片)。曲面體層片是頜面部X線檢查的常規(guī)手段,能清楚顯示莖突影像,因其影像放大率的關系,無法測量莖突長度。莖突因其位置特殊,傳統(tǒng)X線平片投照時可引起影像放大和扭曲,以及莖突和周圍骨質重疊,不能清晰顯示莖突的全貌,使得莖突長度測量的準確性受到限制,影響該病的正確診斷。
3.3 CBCT與MSCT的最大區(qū)別在于MSCT的投影數(shù)據(jù)是一維的,重建后的圖像數(shù)據(jù)是二維的,重組的三維圖像是連續(xù)多個二維切片堆積而成的,其圖像金屬偽影較重[4-5]。而 CBCT采用錐形束 X射線,在單次掃描獲得完整圖像,從而獲得頜面部三維數(shù)字圖像信息。CBCT數(shù)據(jù)可在初次重建獲得的軸位圖像上行多向、MPR(見圖1)及曲面斷層(見圖2)或三維重建(見圖3)。除去莖突周圍組織影像干擾,僅保留莖突影像,立體顯示莖突長度、粗細和方向,既能顯示莖突本身,又能顯示莖突舌骨韌帶的鈣化。利用多平面、多角度旋轉技術可清晰觀察莖突過長的立體解剖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有利于臨床手術方案的制定和手術路徑的選擇。
3.4 CBCT具有以下優(yōu)勢:掃描范圍靈活(可以掃描特定的診斷區(qū)域,也可以掃描全部的顱面部);圖像精度高(與被投照物之間比例為1:1);進行實際測量掃描時間短(一般為8.9~24s);輻射劑量?。s為普通CT的1/40);空間分辨率高(最高達0.075mm)。
總之,CBCT重建能清楚、直觀地顯示莖突在三維空間的全貌,準確地測量其長度、角度,以及反映其與周圍組織結構的關系,是目前診斷莖突綜合征準確、理想的檢查方法。
圖1 ~3 同一患者,男,42歲,雙側莖突過長綜合征 圖1 矢狀面顯示右側莖突的全貌 圖2 曲面體層片顯示雙側莖突形態(tài),右側長49.42mm,左側長58.12mm 圖3 三維成像立體顯示右側莖突形態(tài)
[1]Beder E,Ozgursoy OB,Karatayli Ozgursoy S,et al.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agle's syndrome[J].Ear Nose Throat J,2006,85:443-445.
[2]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417-418.
[3]吳運堂.口腔頜面骨疾病臨床影像診斷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5:500-501.
[4]劉新田,裴愛國,亓立勇.MSCT及后處理技術在莖突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1,9(3):270-271.
[5]何展飛,黃德華,邢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在診斷莖突綜合征中的應用[J].罕少疾病雜志,2010,17(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