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安
(西南鋁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401326)
自1990年以來,全球鋁工業(yè)進入了嶄新的發(fā)展時期。2011年世界鋁材的產量達4 500萬t/a(其中擠壓材2 000萬t/a左右),并以6%左右的速度遞增,估計到2020年鋁材的產消量可能超過7 000萬t/a。目前,調整產業(yè)結構、增加產量和品種,并加速擴大在輕量化交通運輸工具等方面的使用量是現(xiàn)代世界鋁及鋁加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特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鋁合金擠壓材在建筑工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現(xiàn)代汽車、電子電器、石化能源、機械制造等部門已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急需輕量化的現(xiàn)代交通及其它領域方面,鋁合金大、中型工業(yè)型材,在近年來獲得了高速發(fā)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1年全球擠壓材2 000萬t/a,其中,型材1 600萬t/a(約占擠壓材的80%以上),大、中型工業(yè)型材300萬t/a左右。鋁合金擠壓材以年均5%左右的速率增長,工業(yè)型材(占整個鋁合金型材的70%以上)則以8%的速率增長,一大批大型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鋁擠壓材生產企業(yè)(集團),如薩岶鋁業(yè)集團和海德魯鋁業(yè)(集團)公司等相繼成立。
中國鋁工業(yè)和鋁加工業(yè)正處于高速持續(xù)發(fā)展的第三次高潮中。2011年全國原鋁產量逾2 000萬t/a,連續(xù)10年雄踞世界榜首。鋁材產量由1980年不到30萬t/a,增長到2011年的2 000萬t/a,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而且正以比世界年平均增長率(5%~6%)大得多(18%~22%)的速度增長。2011年,中國的鋁擠壓材產能達1 200萬t/a,實際產量達980萬t/a,大大超過美國并成為凈出口國。我國鋁擠壓工業(yè)的發(fā)展特點如下。
(1)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現(xiàn)代化擠壓企業(yè),產能產量大幅度增長,大型的民營擠壓企業(yè)正在崛起。1980年至21世紀初期,建成了大批以生產建筑鋁材為主的擠壓企業(yè)。從2003年開始,掀起了建設大中型擠壓機和擠壓企業(yè)結構調整浪潮,配置了一大批大中型擠壓機和組建了一批世界級擠壓企業(yè),年產能和產量大幅度增加,見表1。我國目前有各種鋁擠壓企業(yè)900家以上,其中產能大于5萬t/a的有50家以上,產能大于10萬t/a的有25家左右,產能大于20萬t/a的有10家左右,產能大于30萬t/a的有四家。大型現(xiàn)代化的民營擠壓企業(yè)正在崛起。
表1 2003-2011年鋁擠壓材年生產能力及產量統(tǒng)計表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annual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of Aluminum alloy extruded-products from 2003 to 2011
(2)大型擠壓機建設高潮迭起,反向擠壓機引進劇增。到2011年底已投產的擠壓機,噸位大于50 MN的有55臺左右,在建和擬建的12臺以上,到2015年,中國建成的大擠壓機將有60臺以上,其中225 MN 1臺,150 MN 2臺,125 MN 4臺,100 MN 8臺,80 MN級的12臺。目前中國共有擠壓機4 500臺以上,數(shù)量居世界第一,大型擠壓機臺數(shù)可與美國、俄國比美。到2011年底,中國已有38臺反向擠壓機,其中15臺是從德國SMS公司引進的現(xiàn)代化水平很高的設備。因此,中國是擁有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水平最高、噸位最大的反向擠壓機的國家。同時,大批小型的落后的擠壓機正在被淘汰或改造。
(3)加大了產業(yè)和產品調整力度,加強了科技自主開發(fā)能力,拓展了應用領域,開發(fā)了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合金、新狀態(tài),新品種的多種性能與用途的新型鋁合金擠壓材大量涌現(xiàn)。工業(yè)材:建筑材的比例由上世紀的18∶82提高到了2011年的近35∶65,特別是在交通運輸和電子電器綠色建筑,新能源等部門,鋁型材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大中型工業(yè)結構用材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4)出口量大增,已成為鋁擠壓材凈出口國,見表1。2011年我國鋁擠壓材凈出口量為100萬t。由表1分析可知,中國已成為真正的鋁業(yè)大國和初級鋁擠壓強國,正在向真正的鋁擠壓強國挺進。
近幾十年來,世界鋁及鋁合金擠壓加工材料大致向以下兩個方向發(fā)展:①發(fā)展高強高韌等高性能鋁合金新材料,以滿足航天航空等軍事工業(yè)和一些特殊工業(yè)部門的需求;②發(fā)展一系列具有各種性能和功能的可以滿足不同條件和用途的民用鋁合金新材料。由于各國政府的支持、產業(yè)界和學術界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發(fā)出了一系列新合金和新材料,使鋁合金及其加工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高性能鋁合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為適應航空航天器高機動性、高載荷、高抗壓和高耐疲勞及高速與高可靠性的要求而研制的高強高韌鋁合金,主要包括2×××和7×××系列IM傳統(tǒng)熔鑄鋁合金,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PM粉末冶金合金、SF噴射成型鋁合金、鋁基復合材料、超塑性鋁合金等。
典型的航空航天工業(yè)用鋁合金擠壓材主要有無粗晶棒材、高質量無縫管材、復雜斷面實心型材和異形無縫空心型材,變斷面型材和管材以及大型整體壁板、大梁型材以及現(xiàn)代交通運輸用的大、中、小特殊高性能復雜斷面的空心與實心型材等,要求在不斷提高強度指標的同時,具有良好的韌性、抗應力腐蝕性、抗疲勞性和斷裂韌性等綜合性能。目前國內外主要研究成果有:
(1)傳統(tǒng)的Al-Cu-Mg和Al-Cu-Mg-Zn系合金的改善研究及擠壓新材料的開發(fā)。
調整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及各組元的比值,添加微量過渡元素及稀土元素,減少合金中的Fe,Si等雜質和氫、氧等氣體含量。提高合金的純凈度,從而改變合金中各種化合物的性能和成分,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藝和熱處理工藝生產不同狀態(tài)的高強高性能型材、管材和棒材。
(2)采用新合金元素研發(fā)的新合金及擠壓新材料[3-4,6]。
鋁-鋰合金(Al-Li) 鋁-鋰合金的特性是具有低的密度、高的彈性模量和高的強度?,F(xiàn)在開發(fā)成熟的鋁-鋰合金主要是 Al-Li-Sc-Zr系和 Al-Li-Mg-Zr系合金,能夠替代7×××系超高強合金的均為Al-Li-Cu-Mg-Zr系合金。最典型的合金有2090和8091等20多種。研制的目標是達到7075-T6的強度和7075-T73的抗蝕性能。1996年美國在直升機中應用的鋁-鋰合金已達到機體重量的20%左右,2010年以后,在大型客機上預計有20%以上的結構采用鋁-鋰合金制作。表2為已研制并廣泛應用的高強鋁-鋰合金。
表2 典型的高強鋁-鋰合金化學成分(w/%)Table 2 composition of typical high-strength Aluminum-Lithium alloys(w/%)
鋁-鈧合金(Al-Sc) 鈧屬于稀土類金屬元素,密度小,熔點高,因為它能顯著提高鋁合金的再結晶溫度和力學性能,因而引起高度重視。近年來,俄羅斯和德國在Al-Sc合金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研究出Al-Zn-Mg-Sc-Zr系和Al-Mg-Sc系合金。前者的特性是強度高,塑性、疲勞性能和焊接性能好,是一種新的高強、高韌性可焊鋁合金。它的應用領域也主要是航空和航天,此外也可以應用在高速艦艇和高速列車上。
鋁-鈹合金(Al-Be) 鈹也屬于高熔點的稀有金屬,Al-(7.0~30)%Be-(3~8)%Mg合金都處于 Al-Be-Mg三元相圖的兩相區(qū),其組織由初晶鈹和固溶Mg的(Al)相組成,使合金有很好的綜合性能。如Al-7.0%Be-3%Mg合金的抗拉強度達到650 Mpa,伸長率大于10%,可以應用在航空工業(yè)。但由于制造工藝復雜,使其應用受到限制。
鋁-稀土或鋁-其它元素化合或機械混合組成的新合金材料
(3)采用新的制備技術研發(fā)新型超高強鋁合金材料[1,4 -5,9]。
①目前采用PM法制造的超高強鋁合金,雖然成本較高,產品尺寸小,但可以生產IM法無法生產的高綜合性能合金。國外已開發(fā)的PM超高強鋁合金有7090、7091和CW67合金等,它們的強度均達到了700 Mpa以上,其強度和抗SCC性能均比IM合金好,特別是CW67合金的斷裂韌性最好?,F(xiàn)在美國可生產重達650 kg的坯錠,加工出來的擠壓件和模鍛件已應用到飛機、導彈以及航天器具上。
②SD噴射沉積法(噴射成型法)是一種新型的快速凝固技術,其特點介于DC鑄造和PM粉末冶金之間。SD法與PM法相比,生產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金屬含氧化物少,僅是PM法1/3~1/7,制錠重量大(可達1 000 kg以上),可批量生產,與IM法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是可以制備IM法無法生產的高合金化鋁合金,而且還可以生產顆粒復合材料。即使是生產普通合金,也具有鑄錠晶粒極其細微、加工材綜合性能好等特點。所以采用此方法開發(fā)制造具有高性能的超高強鋁合金,有著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
③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方興未艾,各國都投入了很大力量在進行研究,它是金屬基復合材料中研究得最多和最主要的復合材料。目前開發(fā)的鋁基復合材料主要有 B/Al、BC/Al、SiC/Al、Al2O3/Al等。添加的纖維可分為顆粒、晶須、短纖維和長纖維,其中SiC/Al復合材料是最有發(fā)展前途的,因為它不需要用擴散層處理包覆纖維,成本低。鋁基復合材料的特點是密度小、比強度和比剛度高、比彈性模量大、導電導熱性好、抗腐蝕、耐高溫、抗蠕變和耐疲勞等。美國制造的10 m多長的型材和管材已經(jīng)用在了各種航天器上,并且已經(jīng)成為鋁合金、甚至鋁-鋰合金的重要競爭對手。此外,鋁-鋼、鋁-鈦等層壓式鋁基超高強復合材料在近年來也得到了發(fā)展。
(4)研究開發(fā)和應用各種先進的和特殊的變形加工與熱處理新工藝,如超塑擠壓、半固態(tài)擠壓、等溫擠壓、復合擠壓、反向擠壓、無潤滑穿孔擠壓、扁擠壓、變斷面擠壓、靜液擠壓等先進擠壓技術和新型的形變熱處理工藝等來提高合金材料的綜合性能和特殊性能。如在研發(fā)大斷面擠壓型材和棒材時,對2024、2124、2324、2424、7175、7475及7055、7155等合金,逐步加強合金中的雜質控制,從最初牌號中Fe和Si含量0.5%下降到最新牌號的0.1%以下,大大減少了近代斷裂力學理論認為的可成為裂紋源的內部缺陷數(shù)量和尺寸,改進了析出相的分布及形態(tài),同時采用先進的工藝生產優(yōu)質大鑄塊,用大變形進行擠壓加工,淬火后進行預拉伸,充分消除內部殘余應力,然后進行單級或多級人工時效,研發(fā)出在航空航天、兵器、艦船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適合于不同用途的 T351、T7451、T851、T651、 T7651、 T7351、 T7451、 T77、 T7751、 T79、T791等不同狀態(tài)的大型擠壓型材和棒材。
鋁合金密度低、比強度、比剛度高、耐腐蝕、易成形、可焊接、耐低溫、導電導熱性良好、無毒、無磁、可進行各種表面處理,所以鋁合金加工新材料在現(xiàn)代化交通運輸、綠色建筑、電子電器、化學化工、能源動力、包裝印刷、機電輕工、家電文體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各國已相繼研發(fā)出了一系列具有各種性能或功能的民用鋁合金,如汽車車身板合金5354、5754、6009、6010、x6111、6016、6017、2036、2037、2038、2026 及 CP609、 GZ45、 GZ145、 GC45、 GC150、GM245、KS5030、GV10、GV15等;汽車保險杠用的7021、7029等;軌道車廂用的6005A、6N01、7005以及Al-Zn-Mg中強可焊合金等;交通運輸用的CP703、7120、6013、6182、5022、5023、5083、5056、6101、6201、A4/L、A4G/L等合金;機械切削用的 6262、2011、6043等合金;導線用1370等合金;熱交換器用的Al-Si-Mg-Bi合金(把它包在3003系合金上作為釬焊材料);沖壓和搪瓷器皿用的4006合金以及高級PS板基和高性能易拉罐板新合金和抗核輻射、抗震、耐磨、阻燃等特殊新合金等,最近研發(fā)的6013合金,具有高的綜合性能,甚至可作為2024的替代品,用于航空航天與兵器上。表3列出了部分擠壓用新型鋁合金的性能數(shù)據(jù)。
表3 擠壓型材用新型鋁合金的性能Table 3 properties of new Aluminum alloy extruded-products
高檔民用建筑鋁合金新材料的研發(fā) 鋁合金門窗、幕墻等民用建筑型材不斷淘汰中、低檔產品,研發(fā)新型的高檔產品。近年來,圍繞6063合金研發(fā)了一系列不同用途的新合金,而且向6061、6351、6082、6005A、7005等中強合金發(fā)展,狀態(tài)也由單一的“T5”向T6等方向發(fā)展,同時研制了隔熱斷橋型材等新品種和鋁-塑、鋁-木、鋁-塑-木等新材料,其應用范圍也由門窗、圍欄等裝飾材向屋頂、桁架、立柱、跳板、橋梁、模板、腳手架等承力結構件方向發(fā)展,大大加強了鋁型材在建筑領域中的地位,是現(xiàn)代綠色建筑結構件中最理想的結構材料。
交通運輸用大型特種型材鋁合金新材料的研發(fā) 現(xiàn)代交通運輸用大型鋁合金特種型材的品種越來越多,對性能和質量的要求特別是輕量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開發(fā)不同性能要求的新型合金,目前已研發(fā)成功的新合金主要有:5022、5023、5059、5754、6005、6005A、6N01、6182、6013、6110A、7N01、7005 等,并已成功地擠壓出各種用途的型材、棒材和管材,鋁合金結構材是現(xiàn)代交通運輸最理想的輕量化材料。
我國從1960年至今,相繼對高強高韌高性能的航空航天、兵器、艦船等軍事和特殊工業(yè)部門用的新型鋁合金材料以及各種性能和用途的民用鋁合金新材料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并開發(fā)和生產出了上千種符合我國國情的各種鋁合金及擠壓材。但是,整體水平和自主研發(fā)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需要迎頭趕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1)鋁合金新材料的研發(fā)方向。
應用微合金化理論、采用電子冶金技術,調整合金元素含量和比例,添加高效微量元素,研究新型強化理論,開發(fā)新型形變熱處理工藝及高效純化、凈化、細化和均勻化新技術,改造現(xiàn)有1×××~9×××的上千種傳統(tǒng)鋁合金,使之充分發(fā)揮潛力,并設計和發(fā)展一批新型的高強、高韌、高模、耐磨、耐蝕、耐疲勞、耐高溫、耐低溫、耐輻射、防火、防爆、易切削、易拋光、可表面處理、可焊接的和超輕的鋁合金材料及擠壓產品,以滿足不斷發(fā)展的國防軍工、科技尖端和國民經(jīng)濟高速度發(fā)展的要求。
(2)研究開發(fā)各種新型鋁合金熱處理、形變熱處理、表面處理,以獲得各種具有特殊性能和特種功能的新材料。
(3)全面深入研究鋁合金的成分-加工與熱處理-組織與性能之間的關系,以改善各種材料的性能,拓寬其用途,使之成為各種場合的新材料。
(4)廣泛研究鋁合金的粉末冶金、噴射成型、復合材料、超細粉和納米級材料等新產品。
(5)深入研究與開發(fā)各種先進的、特殊的擠壓加工方法與技術,熔鑄工藝與模具技術以及各種先進的熱處理技術與精整矯直工藝,大批量生產高強高性能的各種規(guī)格與形狀的鋁合金擠壓材。
目前世界鋁材年產、消量以5%~6%的速度增長,而我國則超過20%,遠遠超過國際的增長速度。但是,我國人·年均消耗量(10.8 kg/人·年),低于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美國為31 kg/人·年,日本為28 kg/人·年)。因此,在我國發(fā)展鋁加工工業(yè)仍有很大空間,特別是高精度高性能精密工業(yè)結構型材以及深加工產品等出口量正在逐年上升。目前,除了少量高檔建材和高檔高性能精密工業(yè)材需從國外進口外,大量建筑型材已遠銷歐美、日本和東南亞,成了型材凈出口國。歸納起來,我國在“十二五”以后的若干年內,鋁合金型材市場(產、消)將向以下方面發(fā)展。
鋁合金建筑型材將在調整中持續(xù)發(fā)展 根據(jù)我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分三步走的戰(zhàn)略,現(xiàn)在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2001~2050年期間將達到中等發(fā)展國家的水平。由于廣大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開發(fā)區(qū)和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公租房、經(jīng)濟適用房、安置房等建設以及國民經(jīng)濟高速持續(xù)發(fā)展的拉動,塑料門窗缺陷的暴露和節(jié)能型新門窗產品的涌現(xiàn)等原因,在25~30年內,我國民用建筑鋁型材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估計年增長率為8% ~10%,而國外已基本飽和,增長率僅為2% ~3%),不會飽和或被其它材料所代替,而且還會大量出口,占領國際市場,呈持續(xù)發(fā)展趨勢。
工業(yè)鋁合金型材將在市場刺激下高速發(fā)展 我國工業(yè)鋁型材的發(fā)展還遠遠落后于建筑鋁型材,也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據(jù)國外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統(tǒng)計,鋁材的前三大用戶是交通運輸業(yè)、建筑業(yè)、包裝業(yè),分別占鋁材消費的36%、21%和20%。表4為2006(2010)年中國與北美鋁合金工業(yè)擠壓材消費市場的比較。交通運輸業(yè)主要用工業(yè)鋁型材,但目前我國工業(yè)鋁型材的發(fā)展還不能滿足交通運輸及其他國民用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這必然蘊藏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巨大市場。據(jù)發(fā)改委發(fā)布的有關信息,到2020年,我國將修建18 000 tm高速鐵路和8 000 tm地下鐵道或輕軌線,以及普通鐵路的動車組化(200 kg/h)和運煤、礦石和化學藥品等貨車車輛的鋁化等,每年共需大中型精密特種鋁合金擠壓材幾十萬噸。表5為2015年我國各行業(yè)對鋁合金大中型擠壓材的需求量(估計)。
高強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的技術開發(fā)與應用前景 鋁合金是飛機和航天器輕量化的首選材料,鋁材在航空航天工業(yè)中應用十分廣泛。目前,鋁材在民用飛機結構上的用量為70%~80%,在軍用飛機結構上的用量為40%~60%。在最新型的B777客機上,鋁合金也占了機體結構質量的70%以上。而表6列出了鋁合金在民用飛機各部位的典型應用實例。
表4 2006(2010)年中國與北美鋁合金工業(yè)擠壓材消費市場的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consumer market of Aluminum alloys extruded-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2006(2010)
表5 2015年我國各行業(yè)對鋁合金大中型擠壓材的需求量(估計)Table 5 demand of various industries for Aluminum alloy large and medium-size extruded-products in China in 2015(Forecast)
表6 某些民用飛機用材結構比例(w/%)Table 6 Structural proportion of materials in civil planes(w/%)
鋁材在火箭與航天器上主要用于制造燃料箱、助燃劑箱。在宇航開發(fā)初期,美國采用2014合金,后來,由于自動焊接技術的開發(fā)與成熟,改用2219合金。
據(jù)波音公司預測,2008~2027年全世界對100座以上新飛機需求量為29 400架,而空客預測為24 000架,平均每年1 500架。目前,制造飛機平均用鋁量比10年前已增長一倍多,平均每架飛機座位的用鋁量由10年前的450 kg增長到1 t,鋁材料占寬體飛機平均自重的80%。據(jù)統(tǒng)計,一架大飛機平均用鋁約為100 t。在今后20年內,全世界每年大飛機用鋁材約為50萬t鋁合金材料。中國航空業(yè)步入高速增長軌道,帶動航空材料產業(yè)騰飛。據(jù)中國商飛公司測算,中國航空客流量將以每年7.7%速度增長,未來20年,中國總計需新增大型客機4 097架,航空材料的國產率會穩(wěn)步提升,2010~2020年航空合金材料的年增長率將保持在10%以上。
(1)世界鋁擠壓工業(y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調整產業(yè)結構,增加產量和品種,并加速擴大在急需以節(jié)能降耗、減輕環(huán)境污染、提高安全舒適為目的而實施輕量化的高速運輸工具及其他方面的用量是現(xiàn)代世界鋁及鋁加工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特征。
(2)中國鋁擠壓工業(yè)向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掀起了第三次發(fā)展高潮,中國已成為鋁擠壓大國,鋁擠壓材產消大國,出口大國,但還不是強國。
(3)新合金是發(fā)展新擠壓材的基礎,近年來利用微合金理論,不僅改善了大批傳統(tǒng)合金,而且研發(fā)了大量新合金,并利用先進的加工工藝和熱處理工藝,研發(fā)了大量的軍用和民用擠壓材,滿足了國防現(xiàn)代化需要,促進了國民經(jīng)濟高速持續(xù)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是一種“永不衰敗”的材料,民用建筑型材將在調整中持續(xù)發(fā)展、工業(yè)用鋁合金擠壓材將高速持續(xù)發(fā)展,高強高韌高性能材料將掀起新一輪發(fā)展高潮,鋁及鋁合金擠壓材將迎來一個廣闊的發(fā)展市場。
ReferenCeS
[1]Liu Jingan(劉靜安),Xie Shuisheng(謝水生).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uminum alloys(鋁合金材料應用與開發(fā))[M].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11.
[2]Liu Jingan(劉靜安),Yan Weili(閻維利),Xie Shuisheng(謝水生).Productive Technology of Aluminum Alloy Profiles(鋁合金型材生產技術)[M].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11.
[3]Liu Jingan(劉靜安),He Hongwei(何偉洪),He Shuquan(何樹權).現(xiàn)代鋁擠壓工業(yè)的發(fā)展特點及擠壓技術發(fā)展新動向[J].Aluminum Fabrication(鋁加工),2010,6:16.
[4]Liu Jingan(劉靜安).淺談中國鋁及鋁合金材料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1,2,3)[J].Aluminum Fabrication(鋁加工),2006,5:1.
[5]Liu Jingan(劉靜安).鋁及鋁合金工業(yè)發(fā)展新動態(tài)與技術創(chuàng)新[J].Light Alloy Fabrication Technology(輕合金加工技術),2007,4:4.
[6]He Zhenbo,Yin Zhimin,Lin Sen,et al.Preparation,Microstrucure and Properties of Al-Zn-Mg-Sc Alloy Tubes[J].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0,28(4);641 -646.
[7]Cong Fuguan(叢福官),Zhao Gang(趙 剛),Tian Ni(田妮),et al.7XXX系超高強鋁合金的強韌化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Light Alloy Fabrication Technology(輕合金加工技術),2012,10:23.
[8]Ma Mingtu(馬鳴圖),Yi Hongliang(易洪亮),Lu Hongzhou(路洪州),et al.論汽車輕量化[J].Engineering Sciences(中國工程科學),2009,9(11):20-21.
[9]Mouammad Amin Baghchesaral,Hossein Abdizadeh.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metric Magnesium Oxide Particulate-Reinforced Aluminum Metrix Composites Preduced by Powder Mellurgy Method[J].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26(2):36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