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杰
(太原市城市建設拆遷中心,山西太原 030009)
本工程為住宅樓和地下車庫,建筑面積為25 000 m2,地下分為2層,地上34層,為剪力墻結構體系,建筑總高度為99.20 m。建設單位要求冬期施工,現(xiàn)主體進度施工至22層一段頂板,22層二段剪力墻。
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連續(xù)5 d室外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低于5℃時,即進入冬期施工,當連續(xù)5 d室外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高于5℃時解除冬期施工。按照施工計劃安排及當前現(xiàn)場實際施工進度情況,本工程將進行冬期施工的分項工程有: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因本工程主體樓層較高,冬期施工施工層溫度與現(xiàn)場地面溫度相差較大,為保證施工質量和冬期施工工作的正常進行,如現(xiàn)場日平均氣溫低于-5℃以下或遇異常天氣情況則停止施工。
冬期施工主要項目及預計施工日期如表1所示。
表1 冬期施工主要項目及預計施工日期
安排專人進行氣溫觀測并作記錄。測溫范圍:大氣、混凝土出罐、入模、混凝土養(yǎng)護等溫度,試驗部門根據(jù)混凝土的養(yǎng)護測溫數(shù)據(jù)計算成熟度,來推算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決定同條件試塊的試壓時間、混凝土的拆模時間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溫措施。生產(chǎn)部門應根據(jù)冬施特點提前做好進度計劃,組織好生產(chǎn)力,提前做好現(xiàn)場冬施設施的準備工作。材料部門應制定好冬施材料、機具用量計劃,報送公司材料供應站,確保按時進場技術部門做好圖紙準備,凡進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項目,必須復核施工圖紙,查對其是否能適應冬期施工要求,冬施小組要組織好冬施準備工作檢查和季度、月度不定期的冬施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對現(xiàn)場周圍的施工道路,在冬施前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和修整,要求道路通暢、平整、堅實、防滑。辦公區(qū)與生活區(qū)應符合冬施要求,用水、采暖等都要充分考慮,滿足工作與生活的需要。材料庫、水泥庫等做好防潮、防水、防凍工作;機械設備應加強維修、保養(yǎng)工作,機電外露設備應做好防雪、防凍的準備,各種車輛應根據(jù)氣溫變化,注意水箱放水,避免受凍。對現(xiàn)場構件、材料、防護欄架、電氣設備使用、明火使用是否符合規(guī)定。在冬施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出入口要增設防滑措施。商品混凝土供應公司、試驗室要做好冬期混凝土所摻外加劑的復試試配工作,及時提出不同施工條件的配合比,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劑。
說明:由于墻、柱表面系數(shù)較樓板小,不易受凍,本工程僅取具有代表性的120厚混凝土樓板進行熱工計算。
4.1.1 已知條件
1)樓板厚度:120 mm。2)混凝土強度等級:C30。3)摻粉煤灰混凝土的質量密度:ρc=2 400 kg/m3。4)水泥:P.O42.5。5)混凝土中水泥單方用量:mce=350 kg/m3。
4.1.2 計算公式及各項計算參數(shù)
1)室外大氣平均溫度:Tm.a(chǎn)=-10℃。
2)混凝土入模溫度T3:取10℃計算(控制混凝土出罐溫度不得低于15℃)。
3)保溫材料厚度:0.1 mm厚塑料布,50 mm保溫被(以上材料厚度暫定)。
4)結構圍護層的總傳熱系數(shù):K=3.6/0.04+(0.05/0.06)=4.12 kJ/(m2h·K)。
5)樓板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M=Ac/Vc=2×(1.0×1.0)/(0.12 ×1.0 ×1.0)=16.7 m-1。
6)覆蓋層透風系數(shù):ω=1.45(圍擋層由不易透風材料組成)。
7)水泥水化累積最終放熱量:Qce=330 kJ/kg。
8)水泥水化速度系數(shù):Vce=0.013 h-1。
9)鋼筋混凝土比熱容:Cc=1.05 kJ/(kg·K)。
10)綜合參數(shù)。
φ =VceQcemce/(VceCcρc-ωKM)=0.013 ×330 ×350/(0.013 ×1.05 ×2 400-1.45 ×4.12 ×16.7)=-22.41。
θ= ωKM/VceCcρc=1.45 × 4.12 × 16.7/(0.013 × 1.05 ×2 400)=3.05。
η =T3-Tm.a(chǎn)+ φ =10-(-10)+(-22.41)=-2.41。
11)計算公式選取。
因以上數(shù)值滿足:φ/Tm.a(chǎn)≥1.5;K ×M≥50。
所以混凝土蓄熱養(yǎng)護冷卻至0℃的時間為:t0=(1/Vce)ln(φ/Tm.a(chǎn))=(1/0.013)ln(-22.41/-10)=62.07 h,取 t0=62 h。
計算混凝土蓄熱養(yǎng)護開始到冷卻到0℃時刻t的平均溫度:
Tm=1/(Vce× t)[φe-Vce.t-(η/θ)e-θVce.t+(η/θ)- φ]+Tm.a(chǎn)=1/(0.013 × 62)[-22.41 × e-0.013×62-(-2.41/3.05)×e-3.05×0.013×62+(-2.41/3.05)+22.41]+(-10)≈4.49 ℃。
計算結果:混凝土冷卻到0℃所需時間為62 h,該時刻混凝土的平均溫度為4.49℃。
4.1.3 結論
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標準給出的溫度、齡期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線,查得當t0=62 h,Tm=4.49℃時,樓板混凝土強度應為6 N/mm2大于混凝土的受凍臨界強度4.0 N/mm2。
依據(jù)成熟度線性方程法推算早期強度估算如下:
故 f=0.015 ×(14.49 ×62-200)=10.47 ×0.8=8.4 MPa≥4 MPa。
故綜合蓄熱法施工能夠滿足冬季施工養(yǎng)護要求。
4.1.4 混凝土的出罐溫度
為了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T3≥10℃,現(xiàn)驗算混凝土的出罐溫度:
T3=(CcMcT2+CfMfTf+CsMsTs)/(CcMc+CfMf+CsMs)。
10=1.05×2 400×T2+2.51×100×(-10)+0.48×300×(-10)/(1.05 ×2 400+2.51 ×100+0.48 ×300)。
得 T2=13.13 ℃。
因此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溫度不小于15℃。
4.2.1 對商品混凝土廠家的要求
配合比、混凝土攪拌站應提供的技術資料、混凝土的攪拌、混凝土的運輸各個環(huán)節(jié)。
4.2.2 現(xiàn)場混凝土的澆筑
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本混凝土工程采用綜合蓄熱法施工,以大氣最低溫度-5℃為界,當大氣最低溫度不低于-5℃,并控制在11月底以前,混凝土采用普硅42.5號水泥,摻復合早強型外加劑的熱拌混凝土,頂板采用覆蓋一層棉被來保溫養(yǎng)護;當大氣最低溫度低于-5℃,混凝土采用普硅42.5號水泥,外加劑改摻高效復合防凍型外加劑的熱拌混凝土,墻柱采用覆蓋一層棉被來保溫養(yǎng)護,頂板采用覆蓋1層~2層棉氈或巖棉被來保溫養(yǎng)護,作業(yè)層采取封閉生炭火提高環(huán)境溫度來延長混凝土正溫養(yǎng)護時間的方法施工。大氣氣溫低于-15℃時,停止混凝土作業(yè)施工。
1)墻體混凝土要分層連續(xù)澆筑,每層澆筑厚度不得大于1 000 mm,間隔時間不超過2 h,及時入模振搗,已澆筑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應低于2℃。如發(fā)生特殊情況不能連續(xù)澆筑時,墻板應留垂直縫。
2)混凝土運到作業(yè)面以后,應快鋪料、快振搗、快抹平,并及時覆蓋塑料布和保溫被。盡量減少作業(yè)面,降低混凝土暴露的時間和面積,將熱量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2.3 現(xiàn)場混凝土的保溫、養(yǎng)護
1)冬施澆筑的混凝土,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炷潦褂霉杷猁}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其臨界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標準值的30%。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配置的混凝土,應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時不得小于4.0 N/mm2。
2)墻、柱模板采用模板背面外掛一層巖棉被保溫,保溫層應嚴密,固定牢固。墻上部插筋部位混凝土保溫,此部位是保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保溫使用保溫被卷起填塞在墻頂及鋼筋之間,要求填塞嚴密。墻體須達到4 MPa臨界強度后,且混凝土表面與環(huán)境溫差不得超過20℃,方可拆除模板,若溫差大于20℃,拆除模板后,應立即將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保溫被保溫。
3)頂板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隨即抹平,然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再覆蓋1層~2層棉氈或巖棉被保溫,并用腳手板壓住,不要留下腳印。板四周外側保溫及墻體迎風面是薄弱部位,其保溫厚度應增大,施工層的門窗洞口在冬施時應用彩條布封死。樓板表面的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后,混凝土表面溫度小于5℃,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差小于20℃時,方可取掉。
4)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為確?;炷琳郎仞B(yǎng)護時間及保證混凝土受凍前達到臨界強度,采用生火提高養(yǎng)護環(huán)境溫度的措施,具體做法為作業(yè)層空間全封閉后,在房間內部采用生炭火爐升溫的方式提高環(huán)境溫度。使用炭爐加熱保證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后,開始澆筑混凝土。焦炭爐的擺放位置應居房間中央或避開易燃保溫材料,下方用紅磚墊高50 cm,上方附加一層現(xiàn)場廢棄的鐵皮覆蓋,防止樓板局部溫度過高,當混凝土達到臨界強度后即可停止,如為加快施工進度,提前拆模則生火養(yǎng)護到頂板達拆模強度后停止。每個流水段炭火設置四個。
5)混凝土試塊留置,冬施期間的混凝土試塊除按常溫施工要求留置外,還應增設不少于2組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用于檢驗受凍前的混凝土強度、用于結構實體檢驗和同條件養(yǎng)護28 d轉入常溫養(yǎng)護28 d的混凝土強度以及推測混凝土各階段的強度。結構實體檢驗用試塊的等效養(yǎng)護齡期可取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以下的齡期不計入;等效養(yǎng)護齡期不應小于14 d,也不宜大于60 d。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必須有專人負責保養(yǎng),每澆筑一次混凝土都要留設一定數(shù)量的同條件試塊。
6)測溫孔留設,提前繪制出測溫孔布置圖,根據(jù)測溫孔布置圖布置測溫孔。測溫孔應設在有代表性的結構部位和溫度變化大易冷卻的部位,孔深為構件截面的1/2。
本工程±0.0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漿、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在冬期正溫度條件下砌筑時可采用隨砌隨澆水的辦法。
1)冬期施工期間適當增加砂漿的稠度。2)嚴格按砂漿配比單添加防凍劑,并適當延長攪拌時間,保證添加劑、水泥、砂攪拌均勻,不準用加鹽水的方法防凍。3)砂漿攪拌采用熱水的方法,使水溫在80℃左右,投料時先將砂與水攪拌后再加入水泥攪拌,使砂漿出機溫度在10℃以上,使用溫度在正溫度以上。4)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大于1.2 m,每砌完一面墻要及時覆蓋,雙面掛巖棉被,每天下班前,將所砌墻體采用彩條布、巖棉被覆蓋。5)留置砂漿試件要比正常情況下多留置一組,一組為標養(yǎng)試件,一組為同條件試件。
1)鋼筋負溫下加工制作和使用,施工時要加強檢驗,鋼筋在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應防止撞擊和刻痕。2)鋼筋安裝,施工前要搭設人行馬道,不得在鋼筋架上行走,防止鋼筋變形,人員摔傷。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扎好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積雪清理難度。其次鋼筋連接主要以電渣壓力焊焊接及綁扎搭接為主,焊接連接應注意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
冬期模板使用之前應徹底清理模板上的冰雪;模板驗收后,如不能及時澆筑混凝土,在下雪前需用塑料薄膜把模板覆蓋,避免冰雪落入模內。立面模板的保溫材料采用鋼模板外掛一層巖棉被保溫,根據(jù)施工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延長拆模時間以便增加混凝土正溫養(yǎng)護時間。頂板隨混凝土澆筑隨鋪一層塑料薄膜,上加1層~2層棉氈或1層~2層50mm厚巖棉被保溫覆蓋保溫(依環(huán)境溫度確定保溫厚度)。模板拆除:參照成熟度混凝土強度計算結果,如滿足拆模要求,相應位置留置的臨界強度試塊,達到4.0 MPa以上,且冷卻到5℃以下方可拆模。頂板、梁、懸挑構件拆模時必須遵循下列要求:頂板、梁拆模時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挑結構拆模時混凝土強度達到100%,當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差大于20℃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棉氈或50 mm厚巖棉被,使其緩慢冷卻,以防混凝土表面因溫差太大產(chǎn)生裂紋。
冬期施工氣溫較低,引發(fā)安全事故的因素多,在施工前要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業(yè)和特殊工種的教育,并加強現(xiàn)場施工管理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施工。
冬期施工只有加強了管理人員,測量人員的培訓,并進行了書面交底,采取行之有效的冬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工程則不僅能滿足設計要求,而且保證了業(yè)主的工期進度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JGJ 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S].
[2]崔 霞.冬季建筑施工若干措施的討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