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榮 葛曉勵 王紅陽 戈艷蕾 劉 晨
(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 河北唐山 063000)
目前認為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 )是一種與社會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研究表明,由于患者哮喘反復急性發(fā)作,可以使患者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心理情緒,如緊張、焦慮,這些情緒反過來又可加重哮喘發(fā)作。本研究旨在通過給予支氣管哮喘伴焦慮、抑郁情緒患者多慮平抗焦慮治療,探討多慮平對哮喘患者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呼吸內科住院的所有支氣管哮喘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測評,選取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并配合調查的患者,共計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齡18~72歲,平均(42.64 ±12.20)歲,病程 4 ~38年,平均(19.19±10.3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構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
1.2 方法 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對照組)及常規(guī)治療+多慮平治療組(觀察組)?;颊咴谌朐汉竺刻旖o予多慮平片25mg,1次/晚,口服共14天。兩組在治療前后分別進行HAMA焦慮量表檢測。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26.41±1.53與26.5±2.08)(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干預治療兩組HAMA評分比較()
表1 臨床干預治療兩組HAMA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比較,*P<0.05
分組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6.41 ±1.53 18.11 ±2.98*26.50 ±2.08 25.00 ±3.23對照組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患者負性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哮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在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下,支氣管哮喘的治療,要綜合生物、心理、行為以及社會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2]。在本研究中,針對哮喘患者存在焦慮情緒,給予患者多慮平抗焦慮治療,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A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對哮喘患者給予抗焦慮治療,患者焦慮情緒明顯緩解,研究表明,焦慮情緒會通過邊緣系統(tǒng)影響下丘腦功能,促使機體釋放組胺及其他能引起病態(tài)反應的應激激素,提高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和抑制免疫功能,從而引起或加劇支氣管哮喘的發(fā)作[3]。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多慮平治療,為支氣管哮喘患者合并焦慮情緒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1] Barnes PJ,Rodger IW,Thomson NC.Asthma.San Diego,1998,1 -831.Kolbe J,F(xiàn)erguss on W,Vanos M,et al.Case2control study of severe life threatening asthma(SLTA)in adults[J].PsycholFactors Thorax,2002,57(4):317
[2] 王 毅,魏詠梅.焦慮情緒對社區(qū)基層醫(yī)院老年哮喘患者癥狀表現(xiàn)和控制水平的影響[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1,10(6):557
[3] 宋玉萍,孫宏偉,王艷郁.人格和應對方式對支氣管哮喘患伴發(fā)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7,l6(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