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健
【摘要】短波電臺是部隊通信裝備中應用最多的設備,針對日益復雜的電磁應用環(huán)境和通信對抗挑戰(zhàn),本文從技術和使用角度闡述了電臺通信抗干擾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短波電臺通信抗干擾
短波通信通常是指利用波長為100—10m (頻率為3—30MHz)的電磁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目前也有把中波的高頻段(1.5—3MHz)歸到短波波段中去,所以現有的許多短波通信設備,其波段范圍往往擴展到1.5—30MHz。在許多國家,也把短波通信認為是高頻(HF)無線電通信。
多年來,短波通信被廣泛地用于政府、軍事、氣象、商業(yè)等部門,用以傳送語言、文字、圖像、數據等信息。尤其在軍事部門,它始終是軍事指揮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軍事指揮決策部門與下級所屬單位有效溝通和信息傳遞的重要工具,也是構建我軍C4I指揮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現代日益復雜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電臺抗干擾能力,保護己方通信暢通尤為迫切。
一、短波通信干擾類型
能夠對設備形成干擾的前提是在時間域對齊,頻率域對準,空間域相同,能量域足夠,這是干擾的總體原則,具體到各個干擾樣式和原理,則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通信干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單頻或窄帶連續(xù)波:用于對單個窄帶通信電路干擾。(2)寬帶噪聲干擾(WBNJ):用于干擾直擴通信系統(tǒng)(DS)或跳頻(FH)系統(tǒng)收效不佳。(3)局部頻帶干擾(PBNJ):干擾FH系統(tǒng)非常有效。(4)多音干擾(MTNJ):干擾FH系統(tǒng)最有效。(5)脈沖干擾(Pulse Jamming):一般為寬帶干擾,但其時域形式是脈沖式的,干擾DS系統(tǒng)非常有效。(6)連續(xù)波干擾(CW/ST):MTNJ干擾的特殊情形。(7)掃頻干擾:干擾信號的頻率是時變的,用于對若干通信電路的干擾。該干擾信號的頻率是一個確定的周期信號,從某個頻率按照一定的速率變頻,直至擴展至整個頻帶。
以上幾種干擾措施是以前常用的干擾方式,隨著通信設備的發(fā)展,有些干擾方式現在已基本不再使用,比如單頻干擾或窄帶連續(xù)波干擾,隨著軍事電臺大量采用抗干擾措施,現在已少見單頻電臺干擾,但寬帶噪聲干擾、多音干擾和脈沖干擾、掃頻干擾仍然應用較多。
此外,為了對抗跳頻擴頻通信、直接偽碼序列擴頻通信和混合擴頻通信抗干擾能力強的新體制通信系統(tǒng),出現了一些新的通信對抗技術樣式,如寬帶攔阻式干擾、跟蹤引導式干擾、快速轉發(fā)式干擾、部分頻帶噪聲干擾等。這些新的干擾樣式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尋扎相應的對抗策略。
二、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
通信抗干擾技術的體系、方法、措施可分為4類:
(1)以擴頻技術為主的頻域抗干擾技術,如直接序列擴頻( DS-SS),其關鍵參量是時間函數的相位;跳頻( FH)的關鍵參量是時間函數的載頻;DS/ FH混合擴頻技術;自適應選頻技術,當通信信道干擾嚴重時,通信雙方同時改換到最優(yōu)化頻道;自適應頻域濾波技術。其中,跳頻技術是目前軍事通信抗干擾技術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措施之一,其原理是信息碼同偽隨機碼模相加后,去離散地控制射頻載波振蕩器輸出頻率,使發(fā)射信號的頻率隨偽碼的變化而跳變。跳頻技術抗干擾能力得益于信號載波頻率在很寬的頻帶內跳變,使干擾方難以跟瞄,但其瞬時帶寬同定頻一樣?,F階段,中高速跳頻技術仍是對付跟蹤(引導)式和寬帶阻攔式干擾的有效措施。有效提高跳頻抗干擾效率的方法是:提高跳頻速率、加大跳頻帶寬、變速跳頻、適當增加跳頻組網數目。跳頻帶寬寬,可跳頻道數多,抗干擾能力就愈強。對于寬帶阻攔式干擾來說,干擾效率與干擾的帶寬成正比。例如對于10MHz中頻帶寬,信道間隔25 kHz,共400信道,當干擾機對該跳頻臺實施10 MHz攔阻式干擾時,干擾功率平分在400個信道上,干擾強度僅為定頻干擾的1/ 400。若帶寬再增加,抗干擾力會更強。當前,跳頻通信電臺朝著跳頻速率更快,跳頻帶寬更寬、智能化跳頻的方向發(fā)展。
(2)以自適應時變和處理技術為主的時域抗干擾技術,含猝發(fā)通信、低速率通信技術、跳時(TH)技術、自適應信號功率管理技術。跳時就是一種時分信道,用偽隨機碼隨機選擇信道工作時間,可視為一種偽碼調制系統(tǒng),它具有很好的遠近效應一致性,模擬和數字體制都可使用。跳時的優(yōu)點是用時間的合理分配來避開干擾,干擾機必須連續(xù)發(fā)射才可能收到效果,增大了干擾代價,也就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猝發(fā)通信是首先將正常速率的信息存貯起來,然后在某瞬間以10~ 100倍或更高于正常速率的速度猝發(fā);接收機則是將信息記錄下來后,按正常速率恢復出原信號。猝發(fā)通信具有隨機性和短暫性,是一種有效的抗干擾措施;功率自適應控制是根據干擾信號電平的高低來調整發(fā)射機的輸出功率,使輸出信號電平隨干擾信號電平變化而變化,這樣既節(jié)省信號功率,又能壓制干擾信號,同時降低對友鄰電臺的干擾。
(3)以自適應調零天線為主的空域抗干擾技術,含高增益、低旁瓣、窄波束定向天線技術;自適應調零天線技術;多波束天線技術和空間分集技術等。自適應調零天線是采用空間信號處理技術,通過控制相控陣天線單元的距離和天線電流的相位,使天線方向圖的波瓣零點對準干擾方向,而使最大方向主波束對準接收信號方向,其本質是一種自動調節(jié)天線方向圖的空間濾波器。自適應調零天線技術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能有效對抗不同形式的干擾,如寬帶干擾、窄帶干擾、同頻干擾、鄰道干擾。自適應信道選擇技術同自適應跳頻技術相類似,是實時監(jiān)測信道特性和質量,及時準確地發(fā)現敵對方施放的電子干擾種類和特性,迅速采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或者遇到干擾時,自動切換到最佳信道或次最佳信道上繼續(xù)進行通信。在海灣戰(zhàn)爭中,美軍在一些戰(zhàn)術無線電臺上配置了戰(zhàn)場頻率管理模塊,例如AN/ T RQ-35( v )、AN/ TRKQ-42(v)戰(zhàn)場頻率管理系統(tǒng),正是這些系統(tǒng)和模塊支撐著短波通信電臺網,使之能根據戰(zhàn)場電磁環(huán)境變化,自適應地選擇信道,加強了短波電臺在戰(zhàn)場上的地位和作用,保障了戰(zhàn)術通信鏈路的暢通。
(4)綜合抗干擾技術。電子對抗技術的發(fā)展,促進干擾和抗干擾的水平越來越高,為了保障通信鏈路暢通,新一代通信裝備普遍采用集多種抗干擾措施于一身的綜合抗干擾技術,如綜合使用跳頻、擴頻技術、自適應天線、信息加密技術,信息加密、猝發(fā)通信技術等,使其具有綜合抗干擾能力。
此外,通信電臺組網技術也是抗干擾的重要技術途徑之一。
三、短波通信戰(zhàn)術抗干擾措施
為了應付日益復雜的通信電磁環(huán)境,在研制短波通信設備時應該盡量使用先進的抗干擾技術,與此同時,為防止敵方偵測到我方通信信號,應該采取積極的通信反偵察戰(zhàn)術措施對于通信抗干擾來說也十分必要,這些措施主要包括:縮短跳頻電臺的發(fā)信時間,減小跳頻信號被偵察到的概率;在滿足作用距離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小天線或定向天線,利用電臺的低功率檔工作;采用無線電佯動或欺騙等。
四、結束語
本文針對短波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綜述了目前常用的一些干擾技術,并且針對這些干擾技術,從技術層面和應用管理的角度闡述了短波通信抗干擾的一些技術和戰(zhàn)術措施。
參考文獻
[1]魏安全.現代通信電子戰(zhàn)技術.現代軍事通信,1998,6(2):23-28
[2]李國建,張海勇.短波跳頻電臺通信對抗效能研究.艦船科學技術,2005.vol.25(6):76-78
[3]張勇等.軍事短波通信抗干擾性能仿真設計與實現.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3.Vol.15(1):17-20
[4]李世貴.軍事通信抗干擾技術進展與展望.重慶大學學報,2001,Vol. 24(2):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