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海 李執(zhí)正 王倩楠
超聲檢查對宮腔積液病因診斷價值的研究
吳文海 李執(zhí)正 王倩楠
目的 探討超聲檢查在宮腔積液病因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219例宮腔積液患者經陰道或經腹部超聲進行病因診斷, 將其結果與病理診斷相對照。結果 超聲病因診斷與臨床病理基本符合197例(89.95%), 誤診12例(5.48%), 漏診10例(4.57%)。結論 超聲檢查對宮腔積液的病因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 可作為宮腔積液病因篩查的首選方法和主要依據。
超聲檢查;宮腔積液;病因診斷
宮腔積液是婦科門診常見病, 是多種疾病的共有表現。超聲檢查是婦產科最常用的檢查、診斷手段, 尤其是經陰道超聲檢查(TVS)對確診宮腔積液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但對積液性質和病因作出準確診斷一直是超聲和臨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在總結以往各種宮腔積液聲像圖特征的基礎上,從聲像圖上對宮腔積液進行規(guī)范檢查和統一描述, 對積液病因進行超聲診斷, 具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超聲科經超聲診斷并經手術或病理證實的宮腔積液219例,患者年齡14~72歲, 平均(43.3±12.6)歲。臨床癥狀:腹痛、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閉經、不孕或月經減少等。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GE Volush E8型、GE Logiq E9型、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3.5~7.5 MHz, 常規(guī)經陰道或經腹部超聲掃查子宮及雙側附件區(qū), 重點觀察宮腔積液的范圍、形態(tài)、位置、回聲;子宮內膜厚度、形態(tài)、回聲及血流信號;宮體、宮頸及雙側附件的大小、形態(tài)及回聲;盆腔有無積液和異?;芈暟鼔K等。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宮腔積液超聲病因診斷與病理診斷對照(表1), 經陰超聲(TVS)與經腹超聲(TAS)診斷符合率比較(表2)。
表1 219例宮腔積液超聲病因診斷與病理診斷對照(n)
表2 TAS與TVS的病因診斷符合情況比較[n(%)]
各種疾病(積液)的聲像圖特征:①單純宮頸粘連:液體呈“梭形”, 位于宮腔中央, 前屈子宮多位于宮腔中下部近內口處, 后屈子宮多位于宮腔中上部近宮底部, 宮腔線分離, 厚處常≥10 mm;內膜清晰, 回聲均勻;宮頸粘膜線欠清晰、厚度不一、回聲不均。②單純宮腔粘連:積液常呈不規(guī)則形, 可呈分段的、多個分散的暗區(qū), 亦可位于宮腔邊緣,宮腔線分離或部分分離, 暗區(qū)多≤10 mm;宮腔內可見膜狀、片狀略高回聲, 局部內膜顯示欠清晰。③宮腔、宮頸粘連:在上述宮腔粘連聲像圖的基礎上, 若宮頸粘膜線有不規(guī)則中斷或宮腔線分離≥10 mm, 應考慮合并宮頸粘連。④處女膜閉鎖:陰道或宮腔及陰道擴張, 液體呈橢圓形或類“葫蘆形”,內有浮動的點狀略高回聲;重者輸卵管及盆腔可見積液。⑤宮頸癌:可合并有宮腔積液, 積液聲像圖類似單純宮腔積液。⑥子宮內膜癌:早期可無明顯改變, 中晚期內膜彌漫性或團塊狀增厚, 向肌層內侵潤, 宮腔內暗區(qū)可較多, 亦可僅有少量條狀暗區(qū)。⑦子宮內膜結核:有50%輸卵管結核伴有內膜結核, 宮內無回聲內可見點狀或片狀回聲[1]。⑧子宮內膜息肉:多為水滴形或桑椹樣等回聲或略高回聲團塊,長徑多≤25 mm[2], 息肉上方或邊緣可有少量暗區(qū), 常≤3 mm。⑨粘膜下肌瘤:粘膜下可見邊界清楚的團塊, 多為低回聲, 其上方可有少量暗區(qū), 常≤5 mm。⑩宮頸肌瘤:根據肌瘤大小及部位不同, 對宮頸管壓迫的程度不同, 宮腔積液的量有也不同, 一般為條狀暗區(qū), 多≤8 mm;若宮頸管明顯受壓, 多為透聲差的暗區(qū), 內有浮動光點, 暗區(qū)最厚處可≥2 cm以上。11異位妊娠:宮腔積液可呈條狀、梭形、橢圓形或圓形的類囊樣結構, 但無“雙環(huán)征”、內無卵黃囊和胚芽,為假孕囊;亦可僅有少量條狀暗區(qū)。12流產后:流產后宮腔殘留物較常見, 因殘留物性質、多少不同, 而超聲表現不同[3],在此, 僅以流產后宮腔積液列入本研究。人流術后多為條狀暗區(qū), ?!? mm;藥流后暗區(qū)可大可小, ?!? mm。13葡萄胎:典型葡萄胎為子宮明顯大于孕周, 宮內為葡萄狀大小不等的暗區(qū);不完全性葡萄胎可分為:孕囊旁不規(guī)則暗區(qū)、孕囊旁部分呈多囊樣暗區(qū)、未見明顯胚芽而宮腔內有不規(guī)則暗區(qū), 暗區(qū)邊緣有不規(guī)則高回聲凸起等不同聲像圖表現。
臨床上引起宮腔積液的疾病很多, 有的聲像圖相似, 有的具有獨特的聲像圖表現, 有的臨床癥狀明顯, 有的癥狀不明顯, 或只在查體時發(fā)現。本研究是以聲像圖表現為依據,密切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 作出超聲提示性診斷或病理傾向性提示。本研究中超聲對宮腔積液的病因診斷總符合率為89.95%, 總誤(漏)診率為10.05%。造成誤(漏)診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器質性病變早期聲像圖不明顯或不典型, 或部分肥胖患者經腹部超聲檢查(TAS)聲像圖不夠清晰, 沒有進一步做經陰道超聲檢查(TVS)所致。本組中主要的病因誤診為:宮腔粘連與內膜息肉相互誤診;部分性葡萄胎與妊娠并宮腔積液誤診;單純宮頸粘連與宮腔宮頸粘連誤診。本組經腹部超聲檢查(TAS)的診斷符合率低于經陰道超聲檢查(TVS),TAS誤診率高于TVS, 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明經陰道超聲檢查(TVS)具有顯著優(yōu)越性。
宮腔積液是宮腔病變的一種, 隨宮腔及子宮病變而變化,其本身臨床意義不大, 但通過對其的診斷及認識, 可以及時地發(fā)現其它疾病, 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4]。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chuàng)、方便、經濟、可重復使用的檢查手段, 對常見宮腔積液的病因診斷可提供相當準確的客觀依據, 如果熟練掌握相關疾病的聲像圖特征并密切結合臨床病史, 超聲對宮腔積液有非常高的診斷符合率, 可作為宮腔積液病因篩查的首選檢查方法, 對臨床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吳乃森, 主編.腹部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391-392.
[2] 徐子寧, 張竹君, 王靈燕, 等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06,3(5):318.
[3] 韓興權, 萬登敏, 李莎, 等.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顯像診斷宮內殘留物的價值.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05,21(1):52.
[4] 常才, 主編.經陰道超聲診斷學.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9:77.
250200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