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佳,胡 博,于潤橋,郝延松
(無損檢測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昌航空大學(xué)),南昌 330063)
埋地金屬管道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工業(yè)運輸中廣泛使用。由于其具有腐蝕泄漏甚至爆炸的潛在危險性,對其腐蝕性檢測確保安全運行意義重大。埋地金屬管道的腐蝕性檢測可分為管道內(nèi)腐蝕檢測和管道外腐蝕檢測。管道內(nèi)腐蝕檢測技術(shù)主要包括智能清管器超聲波法[1]和智能清管器漏磁法[2]。清管器超聲波法檢測準確度高,但不適合在輸氣管線和含蠟高的輸油管線上進行檢測;清管器漏磁法檢測精度不如清管器超聲波法高,且對管道上的軸向裂縫檢測有一定難度。內(nèi)檢測方法均無法在非開挖不停輸?shù)臈l件下進行檢測,且易出現(xiàn)內(nèi)置爬行器卡殼堵塞現(xiàn)象。管道外腐蝕檢測主要是通過對陰極保護系統(tǒng)進行檢測[3-6],而即使在良好的陰極保護下,管道有時也會發(fā)生腐蝕或泄漏。所以,僅通過對防腐層的檢測判斷管道的腐蝕狀況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瞬變電磁法是一種人工源的時間域電磁法,它是利用階躍波形電磁脈沖激發(fā),利用不接地回線向地下發(fā)射一次場,在一次場的間歇期間,測量出地下介質(zhì)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二次場隨時間的變化,來達到探測地下地質(zhì)體的目的[7]。該技術(shù)具有簡單易行、信息豐富、精度較高、投資小、見效快等優(yōu)點。目前,瞬變電磁法在地質(zhì)礦產(chǎn)、石油、煤礦、考古、工程物探等行業(yè)中已被廣泛應(yīng)用[8-12]。瞬變電磁法檢測埋地金屬管道是一個比較新的應(yīng)用技術(shù):黃桂柏[13]在大慶油田開展了瞬變電磁法檢測管體腐蝕狀況的探索性試驗;高永才等[14]對瞬變電磁法金屬管道腐蝕檢測模型進行了理論分析;石仁委[15]研究了基于瞬變磁場對理地管道腐蝕地面檢測技術(shù),并在勝利油田進行了工程檢測。但以上都是使用對電磁場的反演擬合方法來檢測埋地金屬管道,用瞬變電磁檢測埋地金屬管道的正演研究成果甚少。
在國外,R.U.B?rner等[16]提出了在磁偶極源和電偶極源下三維瞬變電磁場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A.Swidinsky等[17]計算了埋在層狀地質(zhì)下電阻薄板的三維電磁場響應(yīng)。在國內(nèi),閆述等[18]在時間域?qū)ω撾A躍脈沖激發(fā)的二維瞬態(tài)場進行了數(shù)值分析;章飛亮[19]研究了考慮激電效應(yīng)的瞬變電磁場正演理論,并探討了不同模型下激電效應(yīng)對瞬變電磁響應(yīng)的影響規(guī)律;徐凌華等[20]用有限單元法計算了二維大地電磁響應(yīng)。由于三維正演問題本身的復(fù)雜性,以及計算量、計算速度、存儲量的限制,目前二維反演方法仍是實際資料定量解釋的主要手段。正演問題作為瞬變電磁檢測埋地金屬管道的理論基礎(chǔ)和研究瞬變電磁場響應(yīng)特征的基本手段,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本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軟件建立二維模型,對比計算地下埋有金屬管道后地面磁場分布,計算不同腐蝕程度的埋地金屬管道地面磁場分布;從理論上驗證瞬變電磁法檢測埋地金屬管道腐蝕失效的可行性,分析瞬變電磁法對埋地金屬管道腐蝕的探測能力。
埋地金屬管道模型瞬變電磁場仿真的實際問題是三維的,但三維計算復(fù)雜、計算量大、模擬難度非常大。鑒于本研究僅考察某個檢測點剖面的磁場,設(shè)管道中心軸方向上的磁場不變,從而將三維問題簡化為二維模型(圖1)。二維模型中,埋地金屬管道在某個檢測點的剖面簡化為圓環(huán),管壁缺陷簡化為環(huán)狀缺陷[21]。分別模擬計算壁厚為10、8、4、2 mm的埋地金屬管道的瞬變電磁場。激勵線圈簡化為等效磁偶極形式的環(huán)向電流。地表簡化為水平地面。管道內(nèi)填充空氣,地表上方填充空氣,地表下方與管道之間填充土壤。
圖1 埋地金屬管道示意圖Fig.1 Diagram of buried metal pipeline
用ANSYS模擬埋地金屬管道模型的瞬變電磁場時,整個模型采用基于節(jié)點的磁場單元plane53建立二維模型,設(shè)置4種材料:空氣、管道、線圈、土壤。4種材料的屬性見表1。由于實際問題屬于開域問題,但有限元仿真只適用于封閉的邊界區(qū)域電磁場計算,所以仿真中需要對開域情況做一定處理。本模型對最外層所有空氣施加磁力線平行邊界條件,用來模擬無限遠場狀態(tài),來滿足電磁場的有限元計算的要求。模型計算范圍設(shè)定為2 m×2.3 m的長方形。其中,上半部分2 m×0.3 m的區(qū)域為空氣,下半部分2 m×2 m的區(qū)域為埋有金屬管道的土壤,土壤覆蓋的范圍達到管道外徑的3~5倍,可以認為邊界的影響很小。模型原點設(shè)在管道橫截面的中心,設(shè)管道軸心為y軸,橫截面為x-z面。管道的埋深即管道橫截面的中心距地面1 m,管道內(nèi)徑為18 mm。激勵線圈水平放置于地表面,為1 m×1 m方形線圈,線圈橫截面積為10 mm×20 mm,共30匝,填充率為0.95。激勵信號加載在線圈上,激勵信號電壓有效值為12 V。當t=0時激勵信號關(guān)斷,關(guān)斷時間為10 μs。線圈耦合自由度CURR(電流),模型計算求解后可獲得其磁場強度及磁力線圖等結(jié)果。仿真模型網(wǎng)格劃分等級為2(可選1~10,1最細,10最粗),且采用自由劃分方式。
表1 材料的參數(shù)表Table 1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利用ANSYS仿真軟件中POST1通用后處理器,可以對某一模型查看任意時刻的磁力線分布圖。圖2為信號關(guān)斷后t=0.18 s時地下沒有金屬管道的磁力線圖,圖中模型分為上、下2部分,上半部分為空氣,下半部分為土壤。交界處為地表面,激勵線圈水平放置在于地表面,在圖中為上下部分交界處的2個小矩形。圖3為信號關(guān)斷后t=0.18 s時金屬管道埋深1 m、壁厚8 mm的磁力線分布圖,圖右側(cè)A~I的數(shù)值從外至里依次表示圖中9條磁力線上磁場強度的大小。
圖2、圖3中最里層磁力線數(shù)值最大,最外層磁力線數(shù)值最小,說明土壤中磁場強度從里至外逐漸減小。從磁力線分布分析,圖2中地下沒有金屬管道,磁力線均勻分布在土壤中;圖3中金屬管道埋深1 m、壁厚8 mm的9條磁力線中有6條集中在管壁上。說明當?shù)叵聸]有金屬管道時土壤中磁場強度依次均勻減弱,當?shù)叵侣裼薪饘俟艿罆r管壁上磁場強度較強,土壤中磁場強度較弱。從數(shù)值上分析,地下埋有金屬管道的磁場強度比地下沒有金屬管道的磁場強度強約3倍。綜上得出:信號關(guān)斷后,地下沒有金屬管道時磁場較弱且由內(nèi)至外均勻減弱;地下埋有金屬管道時埋地金屬管道上磁場較強,土壤中磁場較弱。
圖2 地下無管道的磁力線Fig.2 Magnetic lines of no pipeline in the underground
為了查看在激勵信號關(guān)斷后磁場變化情況,實驗利用ANSYS仿真軟件中POST 1通用后處理器查看埋地金屬管道壁厚8 mm的模型中不同時刻磁力線分布圖。圖4為埋深1 m壁厚8 mm的管道在激勵信號關(guān)斷后 t分別為 0.02、0.03、0.04、0.06 s磁力線分布圖,圖中共 9 條磁力線,圖右側(cè)A~I的數(shù)值從外至里依次表示圖中9條磁力線上磁場強度的大小由圖可見,信號關(guān)斷后,隨時間線圈周圍的磁力線隨時間增加逐漸減少,埋地金屬管壁上磁力線隨時間增加逐漸增多。說明信號關(guān)斷后,線圈周圍的磁場強度隨時間逐漸減弱,管壁上的磁場強度隨時間逐漸增強。
圖3 管道埋深1 m壁厚8 mm的磁力線Fig.3 Magnetic lines of 8 mm thickness and 1 m in buried depth pipeline
管道腐蝕后壁厚發(fā)生變化,腐蝕程度不同即壁厚不同。為比較激勵信號關(guān)斷后管道腐蝕程度不同的磁場強度,對壁厚為10、8、4、2 mm埋地金屬管道分別建立4個模型,并計算激勵信號關(guān)斷后管道中心z軸磁場強度(Hz)的大小。計算時間從信號關(guān)斷后 0.000 01 s到 0.180 01 s,歷時0.18 s,每 100 μs取一個值,共取1800 個值。
利用POST26時間歷程后處理器將各模型計算出的管道中心z軸磁場強度(Hz)的大小列表,再用MATLAB畫出圖像,見圖5。圖中橫坐標為時間的自然對數(shù);縱坐標為管道中心z軸磁場強度(Hz)幅值的自然對數(shù)。圖中拐點前半部分為負值取反后所得,拐點后半部分為正值直接得出。從圖中可以看出,4條曲線尾支明顯分離。說明管內(nèi)徑相同時,壁厚不同的脈沖瞬變響應(yīng)曲線是可分的。
圖4 磁力線分布圖Fig.4 Magnetic force line distribution
表2 不同壁厚的磁場強度(Hz)Table 2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Hz)of various metal pipeline wall thicknesses
圖5 管內(nèi)徑18 mm不同壁厚仿真瞬變響應(yīng)幅值對比Fig.5 Amplitude comparison of TEM field response with various metal pipeline wall thickness of 18 mm inner diameter
將t=0.18 s時各模型的磁場強度計算結(jié)果列表,見表2。由表可見,各模型磁場強度相差1E-3 A/m以上。說明當線圈中心點磁場強度差值大于1E-3 A/m時,能在激勵信號關(guān)斷0.18 s后檢測出管道埋深在1 m以內(nèi),壁厚相差大于2 mm的埋地金屬管道。
1)地下沒有金屬管道時,土壤中磁場較弱且由內(nèi)至外均勻減弱;地下埋有金屬管道時,埋地金屬管道管壁上磁場較強。
2)激勵信號關(guān)斷后,隨時間增加,激勵線圈周圍磁場強度逐漸減弱,埋地金屬管道管壁上的磁場強度逐漸增強。
3)當金屬管道埋深一定、腐蝕程度(即壁厚)不同時,磁場強度曲線尾支明顯分離,且管壁越厚磁場強度越大。
4)當線圈中心點磁場強度大于1E-3 A/m時,能在激勵信號關(guān)斷0.18 s后檢測出管道埋深在1 m以內(nèi),壁厚相差大于2 mm的埋地金屬管道。
[1]Hartmut G.Ultrasonic or MFL inspection:which technology is better for You?[J].Pipeline & Gas Journal,2003,30(10):342-371.
[2]Vijay B,Lynann C.Residual magnetic flux leakage:A possible tool for studying pipeline defects[J].Journal of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2003,22(4):117-125.
[3]Segall S M,Reid R G.Use of an Integrated CIPS/DCVG Survey in the ECDA Process[C]//NACE International.Corrosion 2006.San Diego Ca:NACE International,2006:12-16.
[4]鄭耿鉑,余越泉,王健健,等.PCM管道電流檢測系統(tǒng)介紹及應(yīng)用[J].腐蝕與防護,2002,23(1):21-23.
[5]董寶山.變頻—選頻技術(shù)在防腐層檢測中的應(yīng)用[J].石油規(guī)劃設(shè)計,2002,13(1):38-39.
[6]周琰,靳世久,孫墨,等.埋地管道防腐層缺陷DCVG檢測技術(shù)研究及應(yīng)用[J].管道技術(shù)與設(shè)備,2001,9(5):38-40.
[7]李貅.瞬變電磁測深的理論與應(yīng)用[M].西安:陜西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2:1-4.
[8]牛之璉.時間域電磁法原理[M].長沙:中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7:1-6.
[9]吳克峰,樊建華.四維瞬變電磁法油藏監(jiān)測正演模擬[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6(5):179-181.
[10]薛國強,秦克章,李貅,等.西藏沙讓特大型鉬礦的發(fā)現(xiàn)與瞬變電磁法探查[J].地球物理學(xué)進展,2011,26(3):954-960.
[11]Zhdanov M S.Electromagnetic geophysics:Notes from the past and the road ahead[J].Geophysics,2010,75(5):A49-A66.
[12]Xue G Q,Yan Y J,Li X.Control of the waveform dispersion effect and applications in a TEM imaging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underground objects[J].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2011,8(1):195-201.
[13]黃桂柏.瞬變電磁法在埋地鋼質(zhì)管道腐蝕檢測中的應(yīng)用[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01,18(4):39-42.
[14]高永才,李永年,王緒本,等.瞬變電磁法金屬管道腐蝕檢測理論初探[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shù),2005,27(1):29-33.
[15]石仁委.埋地管道壁厚的瞬變電磁檢測技術(shù)研究[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07,24(2):10-13.
[16]B?rner R U,Ernst O G,Spitzer K.Fast 3D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by modelreduction in the frequencydomain using Krylov subspace projection[J].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08,173(3):766-780.
[17]Swidinsky A,Edward R N.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of a resistive sheet:An extension to three dimensions[J].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10,182(2):663-674.
[18]閆述,陳明生,傅君眉.瞬變電磁場的直接時域數(shù)據(jù)分析[J].地球物理學(xué)報,2002,45(2):275-284.
[19]章飛亮.考慮激電效應(yīng)的瞬變電磁二維正演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2012:198-263.
[20]徐凌華,童孝忠,柳建新,等.基于有限單元法的二維/三維大地電磁正演模擬策略[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shù),2009,31(5):421-425.
[21]張路根,胡智,葛建明,等.管道缺陷寬度對渦流檢測信號影響的仿真研究[J].失效分析與預(yù)防,2011,6(4):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