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 胡維維 楊秀媚 賴均鵬 劉笑芬
腎臟是分泌尿液、調(diào)節(jié)人體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的重要器官,但隨著年齡增大其功能會逐漸衰退[1]。有調(diào)查分析,食物中蛋白質(zhì)和嘌呤含量的增加可加劇尿酸引起的腎功能損傷。腎功能一旦損傷,體內(nèi)的毒物和排泄物不能有效排出體外,而導致機體內(nèi)環(huán)境失衡,極大地危害著體內(nèi)臟器的功能。但腎功能損傷無明顯癥狀,確診的患者往往因腎功能損傷其嚴重損傷或衰竭而錯過了治療最佳時期,因此,對于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對于治療該疾病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45~60歲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血清中ICAM-1和IL-6表達量與腎功能損傷之間的相關(guān)性,以尋找用于診斷腎功能損傷的血清檢測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2012年7月來本院接受腎功能損傷檢查的4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45~60歲,平均(52.4±7.2)歲。按照腎小球濾過率(eGFR)分為≥90組和<90組。eGFR<90組有18例研究對象,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齡(52.1±8.5)歲;eGFR≥90組有30例研究對象,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2.7±7.9)歲。兩組間性別比、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腎功能異常且腎小球濾過率(eGFR)<90患者納入至<90組;(2)腎功能正常且腎小球濾過率(eGFR)≥90研究對象納入至eGFR≥90組。排除標準:(1)伴發(fā)慢性或急性傳染病者;(2)免疫性疾病患者;(3)心血管疾病患者;(4)腫瘤疾病患者。
1.3 血清指標檢測 所有患者在空腹情況下接受肘靜脈取血,將血液樣品注入不含抗凝物質(zhì)的取血管,作好標記備用。待血液凝固后,取未凝血清1 ml,12000 rpm離心10 min,取上清用于檢測。使用ICAM1 Human ELISA Kit (貨號:ab100640,美國Abcam公司)和IL-6 Human ELISA Kit(貨號:ab46027,美國Abcam公司)檢測血清中ICAM-1和IL-6的濃度。每個樣品重復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1.4 腎功能損傷評價 使用應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患者血清中血清肌酐濃度,檢測三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即為Scr,單位為μ mol/L。然后根據(jù)以下公式
eGFR[ml·min-1·(1.73m2)-1]=175×[Scr(μmol/L)/88.4]-1.234×(年齡)-0.179×k
其中,(男性k=1,女性 k=0.79),計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值。所得結(jié)果用于評價腎功能損害情況。按照文獻[2]中的介紹,eGFR<90時腎功能損傷,eGFR≥90時腎功能正常。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連續(xù)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Pearson two tailed correlation分析血清ICAM-1和IL-6濃度值與eGFR之間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用r和P值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eGFR≥90組和eGFR<90組血清ICAM-1和IL-6濃度比較結(jié)果 腎功能正常和腎功能損傷的患者血清ICAM-1和IL-6濃度比較結(jié)果見表1。
表1 eGFR≥90組和eGFR<90組血清ICAM-1和IL-6濃度比較結(jié)果
從結(jié)果可知,eGFR<90組(腎功能損傷組)血清ICAM-1和IL-6濃度均顯著高于(P<0.05)eGFR≥90組(腎功能正常組),從而說明血清ICAM-1和IL-6濃度在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中會過度表達。
2.2 血清ICAM-1和IL-6濃度與eGFR的相關(guān)性 采用SPSS中的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得出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ICAM-1和IL-6濃度與eGFR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見圖1、圖2。
圖2 血清IL- 6濃度與eGFR 的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
從圖中結(jié)果可知,血清ICAM-1和IL-6濃度與eGFR呈顯著地負相關(guān)性(r=-0.9283,P=0.013;r=-0.9369,P=0.001), 此結(jié)果說明血清ICAM-1和IL-6濃度值可以用于反映腎功能異常程度,濃度值越高,說明腎功能損傷程度越嚴重。
本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血清ICAM-1和IL-6與腎功能損傷之間的關(guān)系:(1)比較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和腎功能正常研究者血清ICAM-1和IL-6濃度,結(jié)果得出腎功能損傷血清濃度顯著高于腎功能正常者血清濃度;(2)通過線性回歸方法分析血清ICAM-1和IL-6濃度與腎小球濾過率(eGFR)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得出ICAM-1和IL-6與eGFR均呈負相關(guān)性。從上述兩方面結(jié)果可得出,血清ICAM-1和IL-6與腎功能損傷呈負相關(guān)性,對其濃度的檢測具有潛在的診斷腎功能損傷以及預測腎功能嚴重程度的臨床價值。
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是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在機體DC細胞、淋巴細胞、白細胞、淋巴結(jié)等上廣泛存在[3]。其在外周血的異常表達被認為與諸多疾病的發(fā)生和進展相關(guān)[4]。有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的新生兒血清ICAM-1會顯著升高,提示ICAM-1可能參與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5]。事實上,大量研究表明,ICAM-1參與系統(tǒng)紅斑狼瘡、HBV感染、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與免疫系統(tǒng)和炎癥反應相關(guān)的疾病發(fā)生。另外已經(jīng)清楚的是,炎癥反應也參與了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炎癥反應的ICAM-1同樣會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以及腦血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甚至有研究深入分析了血清ICAM-1與動脈栓塞程度之間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說明了血清ICAM-1濃度可以用于評價動脈栓塞程度?;谏鲜鲅芯拷Y(jié)果和研究方法,本文也比較了腎功能正常和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中濃度,結(jié)果說明血清ICAM-1在腎功能損傷后會異常表達,而且可能會參與腎功能損傷的發(fā)生。另外,本文還對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ICAM-1濃度與eGFR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可以得出,血清ICAM-1濃度可以用于評價腎功能損傷程度。
IL-6作為T,B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也參與機體免疫反應和炎癥反應。例如在哮喘、2型糖尿病等患者血清中IL-6會過表達[6-7]。由于腎功能損傷中也會發(fā)生炎癥反應,因此,筆者推測IL-6可能也會參與腎功能損害過程。事實上,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eGFR≥90的研究對象血清中IL-6濃度正常,而eGFR<90患者中血清IL-6濃度顯著升高,且與eGFR呈負相關(guān)性。從而也說明血清IL-6濃度可以用于評價腎功能損傷程度。
年齡和飲食習慣可能是影響腎功能損傷或衰竭的原因[8]。本文主要探討由于年齡增大導致的腎功能損害的評價方法。目前,腎功能評價方法是通過檢測血清肌酐濃度,根據(jù)eGFR公式計算eGFR值來評價[9]。但許多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了比檢測血清肌酐濃度更能敏感反映腎功能的血清指標,例如血清CysC[10]、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陸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在評價中老年人的腎功能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隨著腎功能損傷程度加大,不僅上述指標會變化,另外血清ICAM-1和IL-6等其他因子也會發(fā)生改變。為了驗證上述現(xiàn)象,筆者納入了因年齡增大而非飲食因素造成的腎功能損害的患者。結(jié)果表明,在腎功能患血清中ICAM-1和IL-6表達量會增加,因此,說明該兩種因子可能與腎功能損傷有關(guān)。另外eGFR值越低,說明腎功能越嚴重。筆者通過比較該兩種因子濃度與eGFR相關(guān)性結(jié)果說明,該因子濃度可能具有評價腎功能異常的潛在價值。本研究得出,血清ICAM-1和IL-6可以反映腎功能損害程度,從而為腎功能損害的臨床評價提供了新的方法。
[1] 張慧明,于永剛.C5aR在腎臟的表達及功能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5):820-821.
[2] 何森,陳曉平,蔣凌云,等.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和早期腎功能損害的關(guān)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90(10):658-661.
[3] Guan J,Wang G,Tam L S, et al.Urinary sediment ICAM-1 level in lupus nephritis[J].Lupus,2012,21(11):1190-1195.
[4] 盧美萍,陳理華.感染性肺炎新生兒血清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1水平的變化[J].浙江醫(yī)學,2001,23(5):274-275.
[5] Liu K, Casey J, Pichichero M.Seru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vari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cute otitis media[J].Clin Vaccine Immunol,2010,17(12):1909-1916.
[6] 林雁嘉,林雯,李勇忠,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皮損及血清粘附分子的檢測[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9,16(2):96-98.
[7] 李弋南,金建生,張燕林.血清晚期氧化蛋白產(chǎn)物、細胞間黏附分子1、IL1β與糖尿病腎病的關(guān)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預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3):266-269.
[8] 王琦,仝霖,劉立.老年住院患者的腎功能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0,16(1):47-50.
[9] 陳姝君,陳海平,李琳,等.血清肌酐評估腎功能在老年體檢人群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2):111-113.
[10] 全暉.血清胱抑素C在腎功能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四川醫(yī)學,2009,30(8):13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