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厚學,鄒恒琪,劉昌雄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制造規(guī)劃總部,湖北 武漢 430056)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嚴重侵蝕了世界實體經濟,以美、日、西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汽車市場連連下挫。中國車市彰顯一枝獨秀,得益于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和國家應對危機的政策措施,中國汽車產銷量持續(xù)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大國,世界汽車的發(fā)展變化如圖1所示。
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經由孕育、導入期逐步向普及、成熟期發(fā)展,中國汽車產銷量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將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2000年中國汽車產銷量207萬輛,2010年達1800萬輛,預計到2015年將達2200~2 500萬輛。
圖1 世界汽車的發(fā)展變化(2001~2009銷量)
目前世界46%的石油為汽車所消耗,2020年預計將達62%,能源危機已成為世界發(fā)展的嚴重制約和不安定因素。與此同時,汽車鋁材需求量不斷增加。單車用鋁量:德國、日本146 kg/輛,美國154 kg/輛,中國127.5 kg/輛。
鋁合金的重要特點是密度小,比剛度、比強度高,抗沖擊性高,抗腐蝕性好,散熱性好。研究表明:單車減重1%,燃油將降耗0.6%~10%;同時車身減重40%,靜態(tài)扭轉剛度提高40%。鋁合金車身已成為轎車制造行業(yè)一個主要發(fā)展方向。德國Audi A8和東風品牌鋁車身如圖2、圖3所示。
圖2 德國Audi A8全鋁車身
圖3 東風品牌鋁車身
鋁合金車身是由鋁合金壓鑄件、鋁合金擠壓型材和鋁合金沖壓覆蓋件通過各種連接技術制成的。MIG焊、攪拌摩擦點焊、鉚接等技術已開始應用于鋁合金車身連接。
鋁合金車身制造給焊接技術和工藝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目前,鋁合金的焊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鋁合金焊接后將帶來焊縫和熱影響區(qū)(HAZ)的強度損失。厚板焊接由于溫度梯度大,一般都能保證焊縫強度達到母材強度的70%,但3 mm以下薄板時效強化型鋁合金焊接,焊縫強度一般低于60%。
(2)焊接環(huán)境要求高,運行成本高。鋁合金焊接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非常大,這兩種因素常導致嚴重的焊接問題,因此,焊接場地要保證溫度和濕度符合要求。
(3)焊接變形傾向明顯。由于鋁合金的熱膨脹系數(shù)大,彈性模量只有鋼的1/3,同時由于期熱傳導系數(shù)大,焊接時往往需要更大的線能量。因此,與鋼相比,鋁合金的焊接變形傾向更明顯。
粗糙集理論[9]是由波蘭數(shù)學家Pawlak.Z于1982年提出的,對于處理大量數(shù)據(jù)、信息約簡、處理不確定信息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其主要觀點是保持分類能力不變的前提下,消除不相關和不重要的信息,得到事件的分類規(guī)則和決策規(guī)則。
(4)焊接接頭質量控制。廣義上焊接質量不僅僅是焊接接頭質量的好與壞,而且包括焊接材料與母材的匹配性、耐環(huán)境能力、力學性能、抗失效性能、疲勞性能等都是焊接質量控制的概念。由于鋁合金具有強氧化性線,膨脹系數(shù)大,導熱、導電性好,因此極易產生氣孔、裂紋咬邊、夾渣合金元素燒損、耐蝕性下降等焊接缺欠。由于我國還沒有系統(tǒng)地對鋁合金材料、焊接材料、接頭時效性進行系統(tǒng)研究,各種計算完全忽略了焊接接頭性能,所以焊接的風險是存在的。
(5)焊接培訓成本高,勞動力資源短缺。鋁合金相比黑色金屬焊接來說,培訓周期長,培訓材料昂貴。
(6)環(huán)境污染問題嚴重。鋁合金焊接煙塵對勞動者的健康危害很大,雖然采取勞動者的臨近保護措施,但大環(huán)境仍不能完全消除這種危害。
綜合鋁合金焊接的特點及車身焊接的成本等因素,MIG焊和攪拌摩擦(點)焊是較為適宜的鋁合金車身焊接技術。
3.2.1 鋁合金車身MIG焊
MIG焊起源于美國,1948年被首次應用于工業(yè)領域。它具有焊接電弧穩(wěn)定;焊縫成形均勻、美觀;電弧氣氛的氧化性很弱,甚至無氧化性,可以焊接許多活潑金屬及其合金;焊接效率高等特點。在寶馬公司BMW-5鋁車體中,Audi-A8鋁門、鋁車體焊接中就大量采用MIG焊(見圖4)。德國、日本研究了鋁鋼薄板異種金屬的MIG釬焊工藝,并應用于汽車行業(yè)。德國奧迪、美國福特公司、英國美洲豹汽車公司使用MIG電弧釬焊焊接車身及構件。奧地利Fronius公司成功開發(fā)了單槍焊絲MIG焊技術,該技術焊接效率高,焊接變形小,焊槍小巧可達焊接任何位置。同時,在傳統(tǒng)MIG焊技術基礎上,各國焊接研究者不斷研究和探索MIG焊,出現(xiàn)了脈沖MIG焊、雙絲MIG焊和復合熱源MIG焊等各種新型MIG焊接工藝,焊接質量控制和自動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攪拌摩擦焊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由英國焊接研究所發(fā)明。攪拌摩擦焊依靠攪拌頭的機械摩擦作用實現(xiàn)接頭連接,攪拌頭的旋轉作用與焊接母材的轉移過渡形成動態(tài)平衡,焊接溫度低于材料熔點,屬于固態(tài)連接方法。攪拌摩擦焊熱輸入少,溫度低,材料不發(fā)生熔化,接頭變形小,熱影響區(qū)窄,無凝固裂紋、氣孔等缺陷,焊接質量好,焊接接頭外觀平整,性能優(yōu)良,焊后殘余應力小,無需焊絲,不需氣體保護,無飛濺,無輻射,是一種優(yōu)質、高效、低耗的新型焊接方法,非常適用于鋁合金車身的焊接。
圖4 大眾汽車Phaeton前門(48處激光-MIG焊道)
隨著鋁合金應用范圍日益擴大,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技術在航天、船舶、交通運輸、儲運設備等領域也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如挪威MARINE公司應用于艦船鋁合金甲板、側板等流水線結構件的焊接;日本HITACHI公司用于列車車體鋁合金大壁板的快速低成本制造;麥道公司用于火箭、飛機等的大型高強鋁合金燃料儲箱;波音公司的DELTAⅡ型和W型火箭已全部實現(xiàn)攪拌摩擦焊制造;大眾公司等應用于汽車懸架、輕合金車輪、鋁合金車身等汽車部件的焊接;歐洲空客公司開始將攪拌摩擦焊方法應用于A350等大型民用飛機的制造。
攪拌摩擦點焊(FSSW)可分為直插式攪拌摩擦點焊(日本Mazda汽車公司于1993年發(fā)明)和填充式攪拌摩擦點焊(德國GKSS研究中心于1999年發(fā)明)。
與傳統(tǒng)電阻點焊等連接技術比較,攪拌摩擦點焊(FSSW)具有以下優(yōu)點:缺陷少、變形小,焊接質量穩(wěn)定;節(jié)省能源、降低成本;工藝過程簡單易行;連攪拌頭工作壽命長;工作環(huán)境清潔。
日本Mazda公司在攪拌摩擦點焊技術研究開發(fā)方面處于世界前列。2003年該公司已經將FSSW技術用于RX-8發(fā)動機罩和后門的生產;后又與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研制了固定式攪拌摩擦點焊設備(見圖5)和與機器人結合的攪拌摩擦點焊焊槍機構。2005年,Mazda公司又將FSSW技術用于鋼和鋁合金構建的連接。2005年1月,美國Feng等人報道了采用FSSW技術進行高強度鋼薄板焊接可行性的研究結果,采用帶有退出孔的攪拌摩擦點焊方法對600 MPa的雙相鋼和1 310 MPa的馬氏體鋼進行焊接試驗,在2~3 s的焊接時間內可獲得固態(tài)冶金連接,其結果為充分利用高強度鋼車體材料的優(yōu)勢提供了試驗依據(jù)。
圖5 攪拌摩擦點焊接設備
國內一些大學和研究所在鋁合金焊接性、焊接材料、焊接工藝以及工業(yè)自動化方面做了許多基礎研究,對推動汽車中的鋁合金關鍵焊接技術做了很好的準備。如蘭州理工大學在鋁合金MIG熔池圖像形態(tài)學處理、視覺傳感、焊接熔寬控制系統(tǒng)上開展了研究。上海航天制造設備總廠研制了FSSW-SK-002、003、004攪拌摩擦點焊設備。
國內鋁合金車身焊接的主要方向是:
(1)建立鋁合金車身焊裝線,至少應具備年產3萬臺整車的生產能力;同時開發(fā)單排和雙排車共線的柔性焊裝線,能夠實現(xiàn)鋁合金車身焊接自動補償和控制,能夠實現(xiàn)兩種以上車型的混線切換,并保證骨骼精度合格率大于等于90%,車身配合精度大于等于85%,弧光煙塵符合國標控制,符合操作人員電磁健康要求;同時建立焊接工藝數(shù)據(jù)庫,形成相應的技術規(guī)范與標準。按照精益生產和節(jié)拍平衡原則,合理布置全鋁車身焊接自動化生產線。
(2)試驗并完成全鋁車身MIG焊的自動跟蹤控制設備,建立鋁合金焊接變形的夾具控制系統(tǒng),搭建鋁合金車身的全息檢測系統(tǒng)。根據(jù)各個部件的材料、形狀和強度要求,結合數(shù)值分析技術,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和規(guī)范并形成技術標準:包括MIG焊焊接電流、電壓、焊接速度、焊接道次、接頭形式、保護氣氛、焊絲種類及焊絲直徑。
(3)根據(jù)各個部件精度要求,利用數(shù)值模擬技術建立車身中鋁合金焊接接頭的焊接變形數(shù)據(jù)庫,并據(jù)此合理設計車身焊接工裝夾具、檢具,控制焊接變形。
(4)將弧焊機器人系統(tǒng)及機器人攪拌摩擦焊設備引入全鋁車身焊接生產線,開發(fā)焊接自適應及質量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焊接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
(5)將攪拌摩擦點焊設備批量裝備于車身焊接線中,實現(xiàn)國產設備關鍵技術的突破;形成達到國際品質的鋁合金焊接示范工程。FSSW接頭結構、焊點位置布置、攪拌頭幾何形狀、攪拌針伸出長度、攪拌停留時間、回壓距離、旋轉速度等;研究并試制完成國產化的FSSW焊接設備(焊針壽命大于2 000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鋁合金車身焊接的人機控制環(huán)境和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路線如圖6所示。
圖5 鋁合金車身焊接的人機控制環(huán)境和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