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紅,仇曉峰,戴德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2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8.8%,已確診的高血壓及并發(fā)癥患者已超過2億,約占已確診全國慢性病(2.6億人)患者的80%。而高血壓的有效控制率仍較低,并嚴重威脅大眾健康。就降壓達標而言,控制高血壓及并發(fā)癥的臨床用藥注重個體化,聯(lián)合用藥較普遍。為確保臨床降壓達標,安全有效,合理經(jīng)濟,現(xiàn)將我院近年來8種高血壓及并發(fā)癥的用藥方案進行歸納整理,并分析評價如下。
利用軍字1號微機系統(tǒng)工程,根據(jù)臨床收治高血壓及并發(fā)癥的8種類型,隨機選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及伴并發(fā)癥患者共800例。按年齡設置,≤40歲者100例,41~50歲者100例,51~60歲者100例,61~70歲者200例及70歲以上者300例。盡可能男女病例均等,具有可比性。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見表1[1]。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以按照收縮壓水平分為1,2,3級。高血壓危險因素分層標準見表2[2]。
表1 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
表2 高血壓危險分層標準
800 例患者性別與年齡分布及血壓達標率見表3。高血壓伴并發(fā)癥個體化用藥方案,單日藥費及主要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2-5]見表4。
表3 患者性別年齡分布及出院時血壓達標率
表4 臨床高血壓伴并發(fā)癥及相關用藥方案與注意事項
正在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僅有1/4患者病情獲得有效控制。在治療高血壓時,醫(yī)生感到最棘手的問題是血壓難以控制和血壓波動大。而合理選擇藥物更甚于治療,個體化劑量的用法與用量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多用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等綜合治療手段,目標是使患者血壓得到理想控制,心、腦、腎得到理想保護,改善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控制血壓才是預防心臟病的根本所在。藥物降壓有以下臨床特點:降壓前血壓越高,降壓效果越明顯;降壓效果有封頂值,即各類降壓藥能使收縮壓下降10 mmHg,舒張壓降低5 mmHg;不同機制的兩類降壓藥物合用的效果是該兩類藥物之和,即“1+1=2”;同一類降壓藥物劑量翻倍,降壓效果僅增加20%左右;兩類以上降壓藥物聯(lián)用時,單藥劑量相應減少,副作用亦隨之減少,故對心血管保護的作用更明顯。這在文中的8種聯(lián)合降壓藥治療方案得到較好的應證。對于門診高血壓患者,固定復方制劑如復方降壓片、復方利血平氨氯地平(“北京降壓0”)、氯沙坦氫氯噻嗪、纈沙坦氫氯噻嗪、厄貝沙坦氫氯、貝那普利/吲達帕胺、復方羅布麻等遵醫(yī)囑個體化用藥,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
3年前曾對本院7 461例高血壓患者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進行分析與評價,與本次評價、研究及文獻對照[8-9],α-受體拮抗藥已不再是一線治療高血壓藥物,各類降壓藥物使用頻次依次是鈣通道阻滯藥(CCB,如氨氯地平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即“普利類”)或/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ARB,即“沙坦類”)。β-受體拮抗藥(如美托洛爾、卡維地洛等)、利尿劑及復方降壓藥和降壓用中成藥,只要選擇得當,并堅持劑量個體化用法與用量、遵醫(yī)囑用藥,均可使血壓達標,滿足各層次經(jīng)濟承受能力患者的需求。
低脂、低鹽的均衡營養(yǎng)飲食,戒煙少(限)酒和適度鍛煉的科學生活方式是輔助降壓的有效措施,尤其對青少年高血壓前期或處于正常高值時,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后更佳,這對預防或遏制青年高血壓發(fā)生率有臨床意義。
[1]劉力生,王 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2(1):11 -30.
[2]《中國國家處方集》編委會.中國國家處方集[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203-268.
[3]戴德銀,代升平.實用新藥特藥手冊[M].第5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2:621-683.
[4]戴德銀,代升平.常見病診斷與用藥[M].第2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2:251-301.
[5]戴德銀,劉 英,李 碩,等.高血壓病階梯治療合理用藥[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07,33(5):392 -393.
[6]Cooper SA,Whale connel A,Habibi J,et al.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nd ooxidative stress in cardiovascular insulin resistance[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physiol,2007,293(4):H2 009 - 2 023.
[7]J.J.Mukherjee,C.M.khoo,A.C.Thaj,et al.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pertesion sshould be screened for primary aldosteronism[J].Diab vasc Dis Res,2010,7:6.
[8]戴德銀,盧海波,李宏斌,等.7 461例高血壓患者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與用藥研究[J].中國藥業(yè),2009,18(15):44 -45.
[9]陳庭佳,吳潔麗,張育君.糖尿病并合高血壓的臨床特點與治療[J].中華醫(yī)學研究,2012,10(11):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