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錫琴 供圖/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海鷗
布上油彩 154.8×68.5cm 1870年
艾伯特·約瑟夫·摩爾
威廉森美術館及博物館藏
《海鷗》是摩爾隱晦而迷人的藝術特色的最佳代表。畫面上,一個孤單的女子在海邊漫步,沙石灘上點綴著海草和貝殼。女子樣貌尋常,這一點對于這樣的畫作很重要—人物的性格和身份都無法識別,畫的題目是“海鷗”,可海鷗在畫中只是點綴。這是摩爾的一貫風格。
透納、亨利·摩爾、盧西安·弗洛伊德……這些全球聞名的英國藝術大家聚集在一起,鋪陳了英國美術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歷程?!稖\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海鷗》《頭盔五號》《加入康諾特的游騎兵》……一件件聞名遐邇的藝術精品,展示了英國藝術的獨特格調以及英國社會的風云變幻。
日前,名為“走向現(xiàn)代—英國美術300年”的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開幕。據(jù)悉,本次展覽在北京的展出結束后,將在沈陽、南昌、廣州等城市展開歷時一年的巡展。
加入康諾特的游騎兵:在愛爾蘭從軍
布上油彩 106.5×169.5cm 1878年 伊麗莎白·巴特勒 貝里藝術博物館藏
女畫家伊麗莎白·巴特勒的這幅作品洋溢著濃郁的反戰(zhàn)情緒。畫中,一隊康諾特的游騎兵征兵人員正帶著幾個同意入伍的小伙子行進在歸隊途中。中間的青年兩手揣在兜里,嘴上叼著香煙闊步向前,而他的同伴顯然少了幾分坦然,邊走邊向一側回望消逝的山脈和漸行漸遠的農舍。巴特勒說:“我從不繪制戰(zhàn)爭的榮耀,只描繪悲愴之情和英雄主義?!彼龑iT描繪英國的軍事活動和戰(zhàn)斗,主要表現(xiàn)激動人心的英雄主義和失敗的痛苦。
18世紀時,由于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以曼徹斯特為中心的英國西北部發(fā)展迅速,使得富有的制造商與商人有實力資助藝術家創(chuàng)作,同時也能收藏到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許多藝術家也將作品遺贈給曼徹斯特郡各城鎮(zhèn)公共美術館。英格蘭西北部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購買了不少歷史名作和當代畫作,增加了自身的館藏量。此次展覽的展品多由這些機構提供。
中方展覽學術主持李建群說:“這80件作品正是英國轉型期社會的縮影。自18世紀以來,英國走向現(xiàn)代,藝術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都為世界名作,盡管很多是小部頭作品,卻能完整地呈現(xiàn)英國繪畫從18世紀中期到今天的發(fā)展情況。將這
本次展覽展出的80件作品,包括油畫、版畫、水彩、素描和雕塑,來自英國西北部的18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展品中既有先鋒派畫作,也有傳統(tǒng)繪畫作品;既涉及主流藝術畫作,也包含反叛傳統(tǒng)的藝術作品,全面展示了近300年來英國美術的發(fā)展變化歷程。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 布上油彩 100×130.5cm 1881年 喬治·克勞森 貝里藝術博物館藏
布蘭奇山湖,漢普斯特德
布上油彩 45.5×60.4cm 約1824年
約翰·康斯坦布爾
貝里藝術博物館藏
漢普斯特德景致開闊,可以放眼眺望遙遠的地平線。康斯坦布爾早期的許多作品展現(xiàn)了漢普斯特德廣闊的原野(這片原野一直被保留到今天,現(xiàn)在是一大片對公眾開放的林地)。本幅作品中,畫的中景左側可以看見布蘭奇山湖的大片水域,右方是被稱做“鹽盒子”的建筑。畫面右端是地平線上的哈羅丘小鎮(zhèn)。前景中的勞動者正往馬車上裝沙子或礫石。19世紀20年代,畫家沉浸于用繪畫技巧捕捉云卷云舒時光線明暗的變換。在此畫中,一片云在空中飄過,畫面左側前景被置于陰影之中。些作品串聯(lián)在一起的主線也是英國美術如何由工業(yè)革命時代走向現(xiàn)代。
淺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 布上油彩 68.8×103.8cm 1830年 威廉·透納 貝里藝術博物館藏
比如,約翰·林內爾的《穿越布魯克》描繪的是英格蘭南部薩里郡北低地的一片林地和荒原,那時工業(yè)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此地卻依然一片寧靜,飽含古典主義情韻。而亨利·摩爾創(chuàng)作于1950年的《頭盔五號》則盡顯現(xiàn)代藝術之美。該作品極為簡練,拋光細致,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帶來的焦慮和畫家深刻的人性反思。據(jù)介紹,這是摩爾‘頭盔’主題系列作品的收官之作?!?/p>
此次展覽展出的80件作品覆蓋了英國工業(yè)革命之后的美術史,不僅反映了英國美術的變遷,也反映了英國的社會面貌、審美趣味、風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歷史變革。
近4個世紀以來,肖像畫一直是英國畫家的主流作品,并且一度是眾多畫家們維持生計的手段。因此,它代表了英國藝術的主要成果,從中可窺見其他繪畫種類和素描的發(fā)展風格。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物肖像可以幫助我們對那個時代的人有更多的認知,無論是自負的上層權貴和傲慢的皇親國戚,還是樸素誠實的平民百姓。
1877年定居于漢普斯特德鎮(zhèn)的喬治·克勞森創(chuàng)作了大量以倫敦為題材的作品。此次展出的喬治·克勞森的早期杰作《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堪稱英國社會現(xiàn)實實錄。畫作描繪了一條從倫敦中心通向漢普斯特德鎮(zhèn)的道路。在這條設計簡潔優(yōu)美的大道兩旁,排列著19世紀下半葉修建的寬敞大宅。畫面右端的遠景將建筑師圖倫1869年至1873年期間設計建造的羅斯林山圣斯蒂芬教堂的大部分展現(xiàn)了出來。畫面中的各色人物出身于維多利亞時代的不同階層,既有衣著華麗的婦女兒童,又有窮苦勞工。此畫作“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格調頗耐品味,貴婦的優(yōu)雅與風光的靜謐反襯出社會階層的差異。
在18、19世紀的城市化進程中,英國中產階級逐漸成長,到19世紀中葉基本形成。為逃避市區(qū)的環(huán)境污染、尋求個人生活的私密性,擁有一定經濟收入的英國中產階級不斷向郊區(qū)遷移,使英國城市區(qū)域向郊外蔓延,倫敦市郊就形成了大片的別墅區(qū)。繪畫作品以獨特的藝術語言使觀賞者了解到那一時期各色英國人真實的日常生活。
波吉亞家族
水彩畫 23.2×24.8cm 1858年 但丁·加布里·羅塞蒂 圖利之屋博物館及美術館信托基金會這幅畫是羅塞蒂以自己于1850年完成的莎士比亞戲劇《查理大帝》的插圖《在閨房中雀躍起舞》為藍本重新創(chuàng)作的畫作。原作中,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正在跳舞,一個年輕女子為他們伴奏,她被一群看起來猥瑣不端的男人們簇擁著。1858年,羅塞蒂又對原作進行修改,用波吉亞家族成員替代了原來的畫中人物。畫中穿白裙子、帶假發(fā)的是盧克雷齊婭·波吉亞。其左邊是她的父親羅德里戈,他1492年成為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羅德里戈不知廉恥,恣意放縱,為了一己私欲干盡了罪惡勾當。圖中,這個罪惡、下流的男人淫邪地斜視著自己的女兒。背景中穿著紅衣服的是盧克雷齊婭的哥哥愷撒·波吉亞。他也是個臭名昭著的人,他一邊用刀子敲擊酒杯為音樂伴奏—畫家以此暗示他兇殘和精于算計的性格,同時還貪婪地俯在妹妹發(fā)邊聞著她的玫瑰花發(fā)飾,透露出對她的淫欲。
此次展覽分為“英國人的面貌”、“作為觀察的藝術”、“自然風光”、“講述故事”、“詩意的想象”和“現(xiàn)代主義”6個單元。肖像畫和風景畫這英國美術的兩大王牌更是得到了全面呈現(xiàn)。透納晚期作品《淺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更是全場的焦點。
透納被認為是英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27歲就成為皇家美術學院的正式院士,并在18世紀末將風景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僅以水彩畫見長,還對后世的巴比松畫派、印象派和現(xiàn)代主義畫派影響深遠。
17世紀晚期,英國就出現(xiàn)了水彩風景畫和油畫風景。當時,許多英國貴族和文人前往歐洲大陸旅行,他們把美麗的歐洲大陸風光記錄在文學作品中,也逐漸將風景描繪在畫作中。英國靜謐的田園風景也觸發(fā)了浪漫主義詩人的豐富想象,喚起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一些英國畫家把目光從意大利、法國的古典風景畫轉向本土自然風光。風景畫不再是一所房屋或一個故事的陪襯,不再只是肖像畫的背景,也不再是對古典風景畫的模仿,而是具有英國特色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并成為一種表現(xiàn)各種浪漫情調的手法。
瑟茜把杯子遞給尤利西斯
布上油彩 148×92cm 1891年
約翰·威廉·沃特豪斯
奧爾德姆美術館藏
19世紀末,英國藝術界掀起了一股追崇神話和古典主題的熱潮。畫中呈現(xiàn)的這一幕選自荷馬史詩《奧德賽》。邪惡的女巫瑟茜將自己制作的魔法藥水遞給尤利西斯。瑟茜看起來像女王一樣,坐在一面圓形的鏡子前。我們能從鏡子中看到尤利西斯的肖像—他按瑟茜的旨意俯身彎腰。這一題材是對維多利亞時代那種甜膩的主流風格的反叛。
本次展覽展出的兩幅透納的作品正好顯示了其藝術風格的前后變化?!稖肥峭讣{的早期作品,與其晚期作品差別很大。李建群說:“透納早期的畫作對風景的真實記錄,更接近荷蘭畫派,而他晚期的作品則有一種崇高風格,更像一首壯麗的史詩?!逼渫砥诘淖髌贰稖\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被認為是曼徹斯特大區(qū)博物館聯(lián)盟藏品中的瑰寶。在畫面左側,可以看到加萊碼頭入口處伸到海中的棧橋,右側則是紅堡灰暗的輪廓,這個城堡在中世紀曾一度守衛(wèi)著整個海港。除了這些地標性參照物,畫面幾乎完全被落日的余暉所占據(jù),夕陽下漁婦彎身在沙灘中挖掘沙鰻魚……
據(jù)介紹,此畫創(chuàng)作于透納父親去世后不久,畫家似乎在尋求以余暉這一轉瞬即逝的傳統(tǒng)象征來紀念他。這也是透納對色彩和光線表現(xiàn)技法的新探索,反映了畫家對水彩特性的熟練掌握。畫家刻意將天空和海平面融為一體,以使它們相互映襯。如果不是因為有畫面右側的人物,觀者幾乎無從分辨這兩個均等而相互交融的淡粉色和黃灰色地帶。
透納的作品被社會各階層的人廣泛收藏,但向他定制畫作的人都很有錢。伯明翰的鋼筆制造商約瑟夫·吉洛特在1844年從透納或透納的代理商托馬斯·格里菲思處購得《淺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此畫后流傳到貝里紙業(yè)大亨托馬斯·里格利的手里,其后代在1897年將此畫贈與貝里藝術博物館。
黃色背景的女人頭像
布上油彩 32×23cm 1963年
盧西安·弗洛伊德
羅奇代爾藝術及遺產服務處
這件杰出的、真人大小的無名中年婦女頭像造型洗練,呈現(xiàn)了畫家和模特在工作室中長時間辛苦工作后的成果,甚至流露出畫家與模特在物理空間與精神上的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