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蓉,王秀蘭,許玉梅,魏玉華
(張掖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損傷導致的終身性疾病,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驚恐障礙又會增加青光眼的復發(fā)率和致殘率,兩者互為因果。筆者應用90項癥狀清單量表對169例閉角性青光眼并發(fā)驚恐障礙患者進行了心理特征評定,結果如下。
以我院眼科及心理科確診的169例閉角性青光眼并發(fā)驚恐障礙患者為觀察組,進行心理特征測評。入組病例女性127例(75.15%),平均年齡(39.04±13.11)歲,男性 42例(24.85%),平均年齡(38.04±14.01)歲,男女之比 1:3.02,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學歷16例(9.47%)、高中至???2例(36.69%)、初中及以下學歷91例(53.84%);既往無手術史、精神病史,無服用抗焦慮藥物史;青光眼并驚恐首次發(fā)作病程為(10.04±5.01)月;入組病例經全面體格檢查、實驗室、常規(guī)心電圖及動態(tài)心電圖、心臟彩超及相關檢查未發(fā)現(xiàn)明顯陽性結果。
采用北京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V3.0醫(yī)療版系統(tǒng)中的90項癥狀清單(SCL-90)量表,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因子。生成的數(shù)據(jù)計算機自動轉換處理,得出各因子分后與中國常模[1]進行對比分析后得出結論。
由兩名接受過心理量表評定培訓的心理咨詢師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指導,觀察組患者獨立完成電腦系統(tǒng)操作。文化程度低者先由指導者指導其獨立完成紙質問卷,再由指導者將其選項結果輸入電腦系統(tǒng)完成數(shù)據(jù)整理。
表1 觀察組SCL-90各因子分平均值與中國常模比較(±s,分)
表1 觀察組SCL-90各因子分平均值與中國常模比較(±s,分)
癥狀因子 中國常模(n=1388) 觀察組(n=169)2.16±0.372.32±0.432.39±0.472.79±0.823.06±0.742.17±0.363.19±0.922.17±0.741.47±0.31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1.37±0.481.62±0.581.65±0.511.50±0.591.39±0.431.48±0.561.30±0.411.43±0.571.29±0.42
觀察組與中國常模比較,各因子分值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2 不同性別患者SCL-90各因子高限分布情況[n(%),人]
(1)青光眼是一種公認的眼科心身疾病,約56.30%的患者由于慢性持續(xù)性心理緊張引起,持續(xù)緊張焦慮的應激情緒體驗可能是導致眼壓升高的重要心理因素,80%的急性青光眼發(fā)作與情緒突然變化有關[2]。驚恐障礙的特點是發(fā)作的不可預測性和突然性,反應程度強烈,焦慮、緊張十分明顯,患者常體會到瀕臨災難性結局的害怕和恐懼[3],88%以上的驚恐障礙呈慢性、反復發(fā)作病程[4]。驚恐障礙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為1%~3%,常開始于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女性比男性多2~3倍[5],而原發(fā)性青光眼40歲以上人群發(fā)病率為1%~2%,部分地區(qū)為0.22%~2.60%,閉角性青光眼以女性居多,發(fā)病率約為男性的2~4倍[6]??梢姡@恐障礙與閉角性青光眼之間既有心理反應的密切相關性,又有流行病學的相似性。
(2)恐怖是青光眼并發(fā)驚恐障礙患者最顯著的心理特點。由于發(fā)病急、癥狀重、視力急劇下降,患者因害怕失明而產生了極度的緊張和恐懼感。視功能減退和軀體癥狀的折磨,影響了患者應付各種事物的能力,從而使其產生了焦慮、恐懼感[7-8]。本研究發(fā)現(xiàn),此類患者的恐怖因子平均分值居首位,50%以上的女性超過95%高限,符合文獻報道[9]的大于50%的青光眼患者對失明有恐懼感。其中超過95%高限者女性占52.76%、男性占28.57%,超過99%高限者女性占20.47%、男性占9.52%,超高限率男女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在驚恐發(fā)作中,害怕、失控、發(fā)瘋和瀕死感的發(fā)生率男性占72%、女性占100%[10],女性大于男性的結論一致。絕大多數(shù)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缺乏基本的醫(yī)學常識,對疾病產生強烈的恐懼而顧慮重重、心神不安,情緒極不穩(wěn)定,伴有血壓波動、心慌胸悶、失眠、軀體不適等癥狀。
(3)青光眼患者存在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絕望等情緒障礙,其中焦慮是最常見的心理反應[11-14],41~60歲年齡段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更為突出[15]。本組病例焦慮因子平均分居第二位,顯著高于中國常模,其中超過95%高限者女性占32.28%、男性占21.43%,超過99%高限者女性占20.47%、男性占9.52%;抑郁因子居第三位,其中超過95%高限者女性占30.71%、男性占16.67%,超過99%高限者女性占10.24%、男性占2.38%;偏執(zhí)因子超過95%高限者女性占3.94%、男性占26.19%,超過99%高限者女性占1.57%、男性占7.14%;敵對因子超過95%高限者女性占4.72%、男性占11.90%,超過99%高限者女性占0.79%、男性占4.76%??梢?,在情緒反應方面具有一定的性別差異,尤其焦慮、抑郁、偏執(zhí)、敵對因子超高限率更突出,可能與男女神經內分泌的不同特點有關[10]。所以,在臨床心理干預過程中,要針對女性焦慮、抑郁重于男性,而男性偏執(zhí)、敵對情緒重于女性的特點進行干預治療。
(4)該項研究顯示,閉角性青光眼患者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及精神癥狀均顯著高于中國常模。青光眼患者軀體上表現(xiàn)為睡眠障礙、劇烈發(fā)作性頭痛、眼痛、心悸、虹視、霧視等,患者擔心預后不良被嫌棄,孤獨感明顯,心理問題以焦慮、抑郁和軀體不適為主,進而影響人際關系[16];同時伴發(fā)驚恐障礙,時常擔心“致死性”發(fā)作以及視力下降會限制日?;顒?,社會功能受到影響,子女不在身邊、喪偶或家庭因素的影響等,使其脫離了社交群體,整日心情沉悶、郁郁寡歡。軀體癥狀及社會功能的衰退又會加重患者的心理障礙。
閉角性青光眼并發(fā)驚恐障礙患者普遍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高度關注,有針對性地提供可行有效的心理治療是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基礎。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張麗珍,徐湘,趙素琴.青光眼與心理應激的關系及相關護理干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7):131-132.
[3]郝偉.精神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
[4]楊海晨,胡紀澤.驚恐障礙的維持治療[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3,19(2):50.
[5]賈建平.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6]劉家琦,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7]李師會,陳烈.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19(6):149-150.
[8]郭玲,孔冬,姜清麗,等.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的急救與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5):981-982.
[9]陳莉,楊新光.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對治療依從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10,18(2):138-141.
[10]邵阿林,何有東,劉軍軍,等.驚恐障礙62例臨床特征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2005,25(3):489.
[11]董志國,張殷建.青光眼的中醫(yī)藥治療近況[J].甘肅中醫(yī),2011,24(2):72-74.
[12]張殷建,李潔,吳永明,等.中醫(yī)辨證論治對慢性單純性青光眼臨床療效的干預研究[J].甘肅中醫(yī),2007,20(8):26-27.
[13]河北中醫(yī)編輯部.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J].河北中醫(yī),2010,32(11):1759.
[14]肖學成,肖琴.青光眼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2):7-8.
[15]王錦蓉.青光眼患者社會支持與心理狀態(tài)評定分析[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5):52.
[16]陳鵬,賀翔鴿.急性青光眼與慢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人格特征[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