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喬 王林 孫賽賽 王曉
1 寧夏大學物理電氣與信息學院 銀川 750021 2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重慶 400082
1244教學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調查
劉月喬1,2王林1孫賽賽2王曉2
1 寧夏大學物理電氣與信息學院 銀川 750021 2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重慶 400082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量化評價“1244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只有找出該模式實施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完善該模式,使其在后續(xù)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教學模式;小組建設;導學案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101
作者:劉月喬,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學物理課程與教學研究。
近年來,為全面提質減負,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全國各地相繼掀起了教學模式改革的熱潮,成功的教改也不無先例,如大家較為熟知的“杜郎口教學模式”,又名“三三六”自主學習高效課堂模式。它的成功為全國各級學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思路。在借鑒與自我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重慶市大渡口區(qū)茄子溪中學也發(fā)起了自己的教改,提出了“1244教學模式”。
“1244教學模式”,又名“1244優(yōu)效課堂”,主要內容是一核心、二平臺、四環(huán)節(jié)、四模塊。
1)以生為本是核心,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2)導學案、小組團隊是學習的二平臺:導學案明確學習目標,提供學習方法指導,充當知識的載體;小組團隊則是課堂教學的最小單位,學習的好壞不再是一個人的事,而關系到整個團隊的榮譽,激勵團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3)課堂教學的四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探究問題。讓學生經歷獨自學習,即“獨學”的過程,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知識鋪墊,生成問題。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反饋答疑。針對“獨學”中學生各自生成的問題,學生交換方法、思路與意見,在組內展開“對學”或“群學”,解決問題。第三環(huán)節(jié):展示點評,拓展提升。通過學生發(fā)言、板演、表演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團隊認真聆聽觀察,對比反思,各抒己見。第四環(huán)節(jié):當堂檢測,小結反思??偨Y當堂學習收獲與體會,不僅歸納所學知識點,還要歸納解題通法,在此基礎上布置分層課后作業(yè)。
4)導學案四模塊依次為自主學習、合作解疑、拓展提升、檢測反思,與課堂四環(huán)節(jié)相互吻合,便于教師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這樣的一個教學模式,是否能達到預計的目標,讓學生高效學習呢?筆者試圖從作為受教育主體的重慶市茄子溪中學高一年級297名學生的視角,對該模式的效果進行量化評價。以課堂時間分配1、2,導學案的使用3、4、16,小組建設與組內分工合作5、6、7、8、9、14、18,激勵制度10、11,教具12、物理實驗設置13、教師對課堂的關注度等7個方面為切入點,編制問卷,設置18個選擇題和一個問答題,以此了解學生對該模式的適應情況。
“第1題:是否覺得上物理課時,老師講授的時間太長?”63%的學生選擇否,認為新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時間不長,突破了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暗?題:是否希望物理課堂上更多時間留給小組探討學習的?”57%的學生選擇是。數據表明,采用“1244教學模式”,課堂時間的分配是比較合理的,只需要小幅度提高課堂上留給小組學習的時間。
表1
“第3題:是否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部分?”61%的學生選擇了否。“第4題:是否覺得物理導學案難度較大?”57%的學生認為導學案難度過大?!暗?6題:是否希望導學案四個部分由易到難編排?”83%的學生認同導學案編排應該具有難度梯度。
以上數據反映了3個問題。
1)督導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還需加強。40%的學生都沒有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部分,這將嚴重影響后續(xù)的學習效果。該模式提出的一個核心口號是:“優(yōu)學優(yōu)導,教練結合;學生不學,教師不導;學在前,導在后?!?/p>
表2
表3
2)導學案難度過大,影響學生基礎知識結構的生成,成為深化學習的障礙。
3)先易后難地編排導學案的內容,更受學生青睞。
“第5題:你是否從未參與過物理小組合作學習?”14%的學生選擇是?!暗?題:你所在的小組是否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49%的學生選擇否?!暗?題: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比自己單獨學習要效果更好?”68%的學生選擇是?!暗?題:你所在小組,小組長是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53%的學生選擇是?!暗?題:你是否會積極代表小組發(fā)言?”58%的學生選擇否?!暗?4題:對同學的展示和老師的講解,你是否偶爾提出質疑?”56%的學生選擇否?!暗?8題:你是否希望老師根據成績固定小組成員?”63%的學生選擇否。
由以上數據可知,小組學習的方式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認為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比自己獨學幫助要大。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學生卻沒能掌握如何進行小組學習的方法,需要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另外,有接近14%的學生從未參與過小組學習,一方面說明教師忽略了對這部分學生的督導,另一方面說明小組長沒有起到監(jiān)督與帶領小組成員學習的作用。同時,小組長在學生成員中的榜樣作用沒有樹立,47%的小組長都是不稱職的。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學生缺乏提出問題和質疑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對待知識只接受,并未對其消化和吸收。最后一點,絕大部分學生反感根據成績安排小組成員的做法。
“第10題:‘加減分制度’是否能激發(fā)你的學習熱情?”54%的學生選擇是。加減分制度體現(xiàn)了獎勵和懲罰的原則,理論上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一定的激發(fā)作用的。而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46%的受訪學生并沒有覺得受到激勵,是什么原因呢?“第19題:你對課堂的加減分制度的建議是?”受調查學生普遍反映:在日常教學中,懲罰性的扣分過多,鼓勵性的加分太少,感受不到被鼓勵、被表揚的滋味。該調查結果與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的觀察結果一致,的確存在加分難、扣分易的情況。由此,很多學生已經把加分當成學習的主要目的,并非掌握知識或培養(yǎng)能力。對最能反映學生整體意愿的“第11題:物理課的加扣分制度是否合理”,72%的學生選擇是。綜上所述,物理課堂上的加減分得到多數學生的認可,但是其中存在很多有待改進的問題,須進一步完善。
表4
“第12題:你是否希望上物理課能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和投影儀?”72%的受調查學生同意在物理課上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和投影儀。
“第13題:你是否希望上物理課能更多地做物理實驗?”91%的受調查學生選擇是。數據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喜愛物理實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前階段物理實驗開展量還未能滿足學生需求。
“第17題:課堂上,老師是否兼顧到大部分同學?”73%的學生認為教師課堂上兼顧到了大部分學生。
“第15題:和現(xiàn)在的上課方式相比,你是否更喜歡以前上物理課的方式?”46%的學生選擇否,從數據可以看出,新教學模式贏得半數以上學生的認可。
綜上所述,“1244教學模式”的實施受到學生的認同。轉變了以往死記硬背的機械式的學習方式。新模式下的學習方式更為靈活,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特點生成,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與同伴一起解決問題的幾率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該教學模式下,學生還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多予以指導。另外,小組建設不夠完善,小組長的榜樣作用未大范圍地樹立;沒有形成組內凝聚力、組間競爭力,組員缺乏合作學習意識與方法等。
[1]畢景剛,韓穎.關于“杜郎口教學模式”的新思考∶走出一條“辯證、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課程改革新路[J].教育探索,2011(2)∶54-55.
[2]張志敏.新課程背景下借鑒學習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7)∶150.
[3]吳秀蓮.杜郎口教學模式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7)∶20.
Investigation 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1244 Teaching Mode in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iu Yueqiao, Wang Lin, Sun Saisai, Wang Xiao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the 1244 Teaching Mode quantitatively. Only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 can we refine it further and make it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subsequent teaching.
teaching mode; team building; guidance case
G633.7
B
1671-489X(2013)12-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