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 鞏政 張勝波
【摘 要】本文介紹了“驅油劑+耐溫抗鹽凝膠” 調驅技術,驅油劑的性能特征,耐溫抗鹽凝膠顆粒的化學組成和調驅機理。在文留油田應用該技術調驅及取得的降水増油效果。分析了文14斷塊油藏特征,闡述了文14-側19井應用該技術調驅后的變化,以及對應油井新13-143井見效情況。筆者認為,驅油劑與耐溫抗鹽凝膠結合調驅,可以使二者優(yōu)勢互補,見效快,效果好。
【關鍵詞】驅油劑;凝膠顆粒;調驅;文留油田;降水;増油
1.調驅技術概述
“驅油劑+耐溫抗鹽凝膠”調驅技術,是將驅油劑配制成1~5%水溶液再加耐溫抗鹽凝膠顆粒混配成液體,從措施井注到目的層,利用驅油劑的置換作用和降低賈敏效應對吸附在巖體上的剩余油進行置換,利用凝膠顆粒的塑變性和堵塞性對主力水道實施封堵,在中低滲油藏條件下,該技術能顯著地增加對應油井產(chǎn)量,提高采收率。
驅油劑由非離子及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助劑和溶劑等多種原料調配而成,外觀是黃色至紅棕色粘稠液體。性能指標如下,PH值為9.0~11.0(1%的水溶液),抗溫性達150℃,抗鹽達104ppm(NaCl),比重為0.95~1.10g/cm3,表面張力≤40mN/m(1%水溶液),界面張力≤3mN/m(500ppm),溶解性較好(能在水中完全溶解)。驅油劑進入油層后,可以破乳降粘,提高油流度,改變潤濕性,提高微觀洗油效率和波及系數(shù)。
耐溫抗鹽凝膠顆粒,是一種具有多種吸水性官能團的耐溫、抗鹽型超強吸水樹脂,主要由陰離子單體、非離子單體、陽離子單體、無機溶膠、表面活性劑等在引發(fā)劑、交聯(lián)劑存在下采用聚合、交聯(lián)、共混同步合成,經(jīng)進入凝膠網(wǎng)絡結構內(nèi)與親水基因作用產(chǎn)生氫鍵,形成較強的親和力,同時,具有空間網(wǎng)絡結構的凝膠體各交聯(lián)點之間的分子鏈因吸入水分子而由無規(guī)蜷曲狀態(tài)變?yōu)樯煺範顟B(tài),并產(chǎn)生內(nèi)聚力,當這種作用力達到相對平衡時,吸水膨脹達到飽和狀態(tài)。其調驅機理是將凝膠顆粒注入地層,由于滲透率差異和微裂縫存在,調剖優(yōu)先進入高滲透層和裂縫地帶,在地層溫條件下,生成凝膠,形成低滲透屏障,增大滲流阻力,控制主要吸水層的吸水能力,使注入水進入中、低吸水層,實現(xiàn)油藏平面矛盾和縱向層間矛盾的調整(即調整注水剖面),增大注水波及系數(shù),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控制油井含水上升,改善驅油效果,提高采收率。
2.在文留油田的應用
在文留油田應用驅油劑與凝膠調驅技術5井次,累計注入液量14325m3,水井平均施工壓力由12.5MPa上升到21.4MPa,上升了8.9Mpa;對應油井累計增油1167.9噸,累計降水3788方,見表1。
文14斷塊位于東濮凹陷中央隆起帶文留構造中部,南連文33斷塊,北接文25東斷塊,東隔徐樓斷層與文92斷塊區(qū)相望,西隔文東斷層與文15斷塊相鄰。是東濮凹陷構造最為復雜的斷塊之一,該塊由于內(nèi)部斷層發(fā)育,構造極其復雜。
典型井例:文14-側19井組位于文14斷塊,對應油井新13-143井,氣舉生產(chǎn),日產(chǎn)液49.5方,日產(chǎn)油3.5噸,含水93%以上。根據(jù)調剖井組目前連通狀況及吸水剖面資料,文14-側19井與對應油井新13-143井之間井距200米,通過深部調驅封堵該井一類主力吸水層大孔道,提高注水壓力,增大水驅掃油面積和厚度,提高一類層注水驅替效果,降低井組自然遞減,達到改善油藏開發(fā)效果的目的。
調驅前后變化情況:文14-側19井2012年3月3日開始調驅,累計注入調驅劑液量4500方,注水壓力由措施前的10Mpa升至措施后的22Mpa。對應油井新13-143井3月9日開始見效,日產(chǎn)液與措施前相比基本不變,含水卻逐漸降低,最多下降了10.1個百分點;日產(chǎn)油由措施前的3.5噸最高上升到5.9噸,到6、7月份穩(wěn)定在5.0 噸,日增油1.5噸。
3.結論與認識
(1)驅油劑與耐溫抗鹽凝膠結合調驅,可以使二者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發(fā)揮最佳調驅功效。
(2)“驅油劑+耐溫抗鹽凝膠” 調驅對砂巖油藏有較好的適應性。
(3)該調驅技術,較單一采用耐溫抗鹽凝膠調驅,見效快,效果好。
參考文獻:
[1]羅平亞,油田化學,2002年04期.
[2]王建,油田化學,1999年02期.
作者簡介:
王瑞杰,男,工程師,從事工藝方案編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