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友權
作為詩歌新生代的代表,謝小青在詩壇嶄露頭角十分搶眼,其作品多次發(fā)表于《詩刊》 《星星》 《詩歌月刊》 《詩選刊》等頗具影響力的刊物,并獲得《星星》2011年度校園詩人,《西北軍事文學》2011年度詩人,2010年度張堅詩歌獎,復旦大學2012年光華詩歌獎,《中國詩歌》 2011年十大網(wǎng)絡詩人等榮譽,成為青年詩群中耀眼的一顆明星。謝小青是某高校在讀的一名法律研究生,她不是文學科班出生,這樣反而多了一份理性思維。作為一名新銳詩人,謝小青的詩歌頗具特色,一方面她將日常敘事與理性沉思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又用言與意之間飽含的智性和鄉(xiāng)情打動讀者,在紛繁呈雜的詩壇中極具辨識度。
謝小青的詩歌有很強的敘事性和主體意識的客觀性,體內流淌著第三代詩歌中的某些共同血液,體現(xiàn)出80后詩人松弛、簡單、即興、個性的創(chuàng)作風格。然而與先鋒詩歌相比,她的詩歌又有著自己鮮明的標記。她不追求解構崇高,而是致力于回歸本真,在聚焦日常寫作的同時又兼具敏銳的洞察和理性的哲思,為詩歌提供了獨特的審美經(jīng)驗。如《傍晚,父親趕著一頭肥豬回家》 《鴨子在嘎嘎地叫春》《扯豬草》 《一群光屁股的孩子》 《人流卡》 《溜達》 《第一次進入女澡堂》 《寢室的女生》等詩作,詩人打破了一貫以意象美學為主的審美風格,擴大了詩歌的表現(xiàn)領域,用簡單的三言兩語將日常生活中的情節(jié)、場景隨手拈來,以一個敏銳的觀察者的角度剖析生活的側面,這里面既含有女性天生的敏感與細膩,又夾雜著客觀冷靜的理性沉思。在日常、具體、細微的體驗中,詩人仔細地思考揣摩,把握每一個意象背后富含的深意,最終使得所有冷靜的敘事都指向一種社會或人生中的現(xiàn)實本質。她在《父親去鐸山鎮(zhèn)》中寫到:
他偶爾離開山村
到二十里外的鐸山鎮(zhèn)
看過往的城市班車
他也想中途上車
看那些打扮妖艷的女子
想把她們種在地里
看打臺球
看一個個老故事掉到陷阱里
悄悄傾斜的陽光打在他泥土色的臉上
他在兩百米長的小鎮(zhèn)上轉來轉去
從香香理發(fā)店到加油站
五分鐘路程,卻用了他大半輩子
最后他買了一條低檔的香煙回家
把陰影藏在肺里
這首詩描述了父親去鐸山鎮(zhèn)的經(jīng)過:對于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親來說,二十里外的鐸山鎮(zhèn)散發(fā)著不可抵擋的魔力,父親偶爾會忍不住誘惑和沖動跳上班車奔去,在城市的聲色犬馬中流連忘返。然而新奇過后,父親發(fā)現(xiàn)城市中不止有繁華美麗,還有欺騙陷阱。他一次次地在這條兩百米長的路上轉來轉去,最后選擇買了一條廉價的香煙回家。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詩人深刻地詮釋了一個普通農村人的悲哀、無奈、隱忍、堅強,對于城市光鮮亮麗的生活他羨艷而又無法獲得,在一條五分鐘能走完的路上他毫不厭倦地溜達了大半輩子,最后命運和職責讓他只能選擇回歸本位,承擔苦難,作者借這一形象間接地頌揚了父親的偉大和堅韌。面對父親這一角色,詩人沒有選擇抒情方式來歌頌,而是選擇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娓娓道來,內斂的抒情貼切地溶解于客觀物象當中,帶來了別樣的審美趣味。
對于主流詩壇來說,宏大的抒情、抽象的表達早已司空見慣,然而這些表達方式對于不常接觸詩歌的普通大眾來說未免有些許煽情做作或者晦澀難懂。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曾經(jīng)的陽春白雪早已不適合讀慣了快餐文化的讀者。謝小青敏銳地意識到了主流詩歌的這一弊端,她拾起日常生活中鮮活的點滴,安靜地講述著自己的見聞感悟,因此她寫出來的詩歌有血有肉,富有生活質感。從謝小青的眾多詩作來看,大部分詩題是詩歌內容敘述的簡潔概括,比如《安靜如母雞在孵小雞》 《當母親再次梳起我的長發(fā)》 《上墳》 《鴨子在嘎嘎地叫春》 《謝英雄走了》 《親眼所見,鬼魂從我們中間飄過》 《站在過街天橋上》 《第一次進入女澡堂》等一系列詩作,單看詩題就能明白詩人敘述的是某一個事件或片段。詩人在日常性、細節(jié)性、在場性中尋覓到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出路,正是這種質樸、瑣碎、鮮活才贏得了普通大眾的喜愛。
謝小青既是生活上的有心人,又是人生中的思考者。她試圖在人們遺漏和忽略的瑣碎中嗅出味道,寫出智慧。在《一千朵油菜花只是一朵》中詩人運用奇妙的聯(lián)想將原始的沖動和生命的本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一千朵油菜花開了
貧瘠的愛情也讓人震撼
春天,我有什么理由要將真理隱藏
有時候我一個人跑到鋪天蓋地的油菜花里
我可以笑得金光燦爛
我可以露出狐貍的尾巴
一千朵油菜花只是一朵
一千種人生只是一種本色
詩人將平日不敢言說的愛情和壓抑已久的心境在鋪天蓋地的油菜花里盡情地釋放,殊不知這釋放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快樂、青春、個性、生命……“一千朵油菜花只是一朵”,多么富有新意的表達,正當人們?yōu)檫@一新奇的表達陷入思索時,詩人緊隨一句社會人生的智性揭示“一千種人生只有一種本色”,將之前鋪墊的磅礴情感在瞬間壓縮后爆發(fā)出了生命最原始的色彩。虛實之間的頓悟,恰到好處的點化,巧妙的隱顯無疑體現(xiàn)出詩人出色的語言天賦和靈感捕捉力。
在謝小青的眾多詩作中不乏睿智詩句,閃爍著哲理與反思的光芒?!吧酱宓呐?,花了兩千年光陰/仍未變成蝴蝶,被男人的影子淹沒”(《亂墳崗的女人》)道出了封建意識濃厚的小山村里女性地位的卑微;“豬脫離了牢籠,東張西望/自由,莫非就是走在投胎的路上”(《傍晚,父親趕著一頭肥豬回家》) 由豬的命運聯(lián)想到人的命運,諷刺了當代社會中自由的缺失;“是我們在不停地趕路,還是道路把我們背在身上”(《站在過街天橋上》)在直覺與頓悟中反映出人們充滿壓力又無法抉擇的生活狀態(tài)。謝小青智性表達的背后,呈現(xiàn)給讀者們的是一種尚真、尚理、尚善的健康積極的寫作準則。對于社會人生百態(tài),她有著自己思考和判斷。與眾多80后詩人不同,謝小青明白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者肩上所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她沒有選擇以游戲態(tài)度和快樂原則來對待詩歌,她的理性反思絕不是虛無的反叛和虛偽的先鋒。追溯謝小青詩品之獨特,或許與她的生活背景、學習環(huán)境息息相關。從小生長在農村的謝小青對苦難、貧窮、封建有著深刻的理解,繁華的城市氣息和小資情調與她的風格不相融洽,求學途中法學專業(yè)的學習培養(yǎng)了她客觀、冷靜、理智的思辨意識和公正、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立場。因此,她在審視、見證、批判中顯露出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智性哲思。謝小青面對生活中的陰暗面仗義執(zhí)言的品質和機智巧妙的表達為80后詩人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聲譽。
此外,謝小青的詩歌語言富含靈氣,具有創(chuàng)意,對詩歌界中普遍僵化的修辭現(xiàn)象進行了有力地反撥。她創(chuàng)造性地將比喻、比擬、象征、借代等修辭手法靈活運用,賦予詩語以靈魂,在日常介入與智性滲透中別有一番新意。例如:
我家院子里的桃樹/最先紅臉/多看幾眼就心跳(《大坪村的春天》)
您笑的時候,陽光就有了皺紋(《父親》)
讀起來非常有意趣,詩人將語言的生動性、蘊藉性與形象性融為一體,透明的語境、新鮮的表達給簡明的詩語插上了一雙靈動的翅膀,帶領我們在詩歌的國度里自由飛翔。詩人在追求煉字、煉句的同時,還注重煉意。如《又一次獨白,火》最后寫道:
夢囈的詩人
敢不敢把自己的詩集
也統(tǒng)統(tǒng)喂火
如果你的詩歌也能四蹄騰空
如果你也能被童年的一根火柴喚醒
“夢囈的詩人”表明了詩人對詩歌的癡迷程度,把詩集“統(tǒng)統(tǒng)喂火”的舉動意味著一種無畏的犧牲或者是夢想的燃燒,這個舉動需要詩人具備十足的勇氣和自信,因為在詩歌的道路上有可能一夜成名也有可能散作塵埃。詩歌“四蹄騰空”代表著詩歌具有的空靈、躍動和創(chuàng)意。詩人“能被童年的一根火柴喚醒”暗示詩人兼具純真、勇敢、快樂、溫暖的特質。詩人簡單的幾個修辭就達到了點鐵成金的效果,短短幾行詩將一個詩人所需要具備的品質和其詩歌所具備的特質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簡潔的語言,靈動的表達同樣展現(xiàn)了詩歌語言處理上的智慧。
對于出門在外的游子,鄉(xiāng)情是一根剪不斷、理不亂的臍帶,故鄉(xiāng)始終是心頭魂牽夢繞的地方。謝小青在飽含泥土的鄉(xiāng)情中堅定地走出了詩歌未來的方向。她出生于婁底農村,骨子里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情懷。在寫故鄉(xiāng)的人中,詩人筆墨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親人,因為他們不僅與詩人的關系最親密,而且代表了廣大農民百姓中最普通的一員。對于故鄉(xiāng)的親人,詩人有著深厚的苦難意識和悲憫情懷。例如《傍晚,父親趕著一頭肥豬回家》中,詩人同情的不僅是被父親抽趕的肥豬,更痛心的是被無情的現(xiàn)實社會鞭打的父親。對于母親這一形象,詩人始終流露出脈脈溫情?!洞鸢高€在風中飄》中詩人說:“母親忙里忙外,像鬧鐘一樣沒有停過,一停,家就要癱瘓?!边@個生動貼切的比喻將默默付出、勤勞樸實的母親形象深深印刻在讀者腦海中,化為萬千農村母親中的一個縮影。在《上墳》一詩中,詩人寫到了自己的奶奶,“這個兒時幫我剔魚骨的老人,在人群中我常常與她相遇”,一方面表現(xiàn)出詩人對奶奶的思念之深,另一方面暗示了在天底下有許許多多像奶奶一樣的人。詩人在墳前靜靜地燒紙錢,她為奶奶下跪的同時也是為天下卑微善良的人下跪,體現(xiàn)出詩人心系蒼生的悲憫情懷。此外,詩人對于農村人民的苦難命運也有揭示。在謝小青鄉(xiāng)村題材的詩作中涌現(xiàn)出張鐵匠、謝春花、謝英雄、謝大貴等一系列典型的底層人物,詩人用冷靜而稍帶反諷意味的口吻訴說他們的凄苦結局,表達了對底層人物深切的人文關懷。
謝小青是一位立足鄉(xiāng)土的原生態(tài)詩人,她選取農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象,回歸原始和本真。泥土、油菜花、豬食、紅薯藤、干柴、農具等早已扎根于小青的詩作中,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美感經(jīng)驗。《大坪村的春天》這首詩風格清新,意趣盎然。詩人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于一體,紅臉的桃、明黃的油菜花、飛舞的白蝴蝶、翠綠的紅薯藤、紅衣花襖的女孩、玩耍的孩子、干瘦的父親、彎腰的母親、溫暖的南風、松軟的田埂、老舊的犁鏵、搖頭擺尾的蝌蚪、清脆的布谷聲、吆喝水牛聲、熱騰騰的大鍋豬食……詩人通過蒙太奇的手法營造出大坪村溫暖、幸福、祥和的氛圍,動態(tài)地、跳躍性地展現(xiàn)了一幅美麗醉人的鄉(xiāng)村風景圖。在兼顧農村日常事物的詩意駐留的同時,謝小青的詩歌所綻放出來的成熟與理性也遠超其他80后的詩歌。她深刻地意識到農村中某些陰暗和丑陋的一面,并勇敢地進行了批判和諷刺,使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尖銳向上的氣勢。在《好好愛你,故鄉(xiāng)》中,詩人采取了一種潛在的交流形式,“給你棒棒糖”“給你乳罩”“給你西裝”“給你骨灰盒”“給你鳥兒的路”一連五個“給你”體現(xiàn)出封建的鄉(xiāng)村迫切需要敞開大門接受新時代的理念,“該毀掉的就毀掉,該搬遷的就搬遷”,這一聲有力地吶喊道出了詩人毀掉舊制度的決心與建設新農村的信心。詩人將親和的表達與智性的沉思完美的掌控,自然與靈魂完美結合,為鄉(xiāng)土詩歌增添了別樣風采。
短短幾年,謝小青在省以上刊物發(fā)表了兩百余首優(yōu)秀詩作。從《美味》到《寫給母親》再到《起風了》等詩作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鋒芒畢露、青春張揚的孩子正在逐漸沉淀。短短三年多的時間,我們見證了謝小青成長的迅速。她的詩歌不為情造文,形成了穩(wěn)定的詩風。她不止步于鄉(xiāng)土詩歌的領域,力求多元復雜的轉型,在生態(tài)詩歌和女性詩歌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在兩性、女權等敏感題材上處理巧妙出色。日?;臄⑹聦懽?、客觀理性的智慧表達、細膩真摯的鄉(xiāng)土情懷是謝小青詩作的三大特色。誠然,謝小青在敘事化寫作中偶有個別詩作陷入日?,嵭贾胁荒茏园?,在智性表達中某些意義追尋稍有拔高之嫌。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需要通過時間和汗水去不斷磨礪和積淀。我們期待,謝小青在詩壇的風雨沉浮中勤勉不怠、堅守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