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鑒遠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 河南·南陽)
圖書館流通服務窗口是服務讀者的一線窗口,流通部圖書館員在服務讀者的過程中,在運用語言溝通的同時,還要善于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用自己的表情、舉止和聲音等強化語言信息,增進館員與讀者的溝通,提高服務質量。
非語言溝通是相對于語言溝通而言的。非語言溝通是指人們運用表情、手勢、眼神、觸摸等方式,以與他人的空間距離為載體進行的信息傳遞,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非言語溝通的功能作用就是傳遞信息、溝通思想、交流感情。
(一)有助于圖書館員情感的表達,增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我們知道,如果有聲語言與非語言存在差異時,真正反映人們真實心態(tài)的是非語言符號。因為非語言符號大都是心理活動和內在氣質的真實表露。因此,作為流通部門的工作人員,更要重視自己的非語言行為對讀者的影響。首先,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服務技能;其次,應從行為舉止、服務態(tài)度、工作責任心上重視培養(yǎng)和樹立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和崇高的職業(yè)道德,以此獲得讀者的信任,以便建立起良好的館員和讀者關系。
與此同時,還必須善于觀察和理解讀者的非語言行為反應,從他們的語言語調、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等方面,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以獲得真實的信息,以便于及時與讀者溝通,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二)有助于促進圖書館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圖書館員的形象往往是通過非語言的一些符號展現(xiàn)給讀者的,當讀者到圖書館后,首先看到的是圖書館員的儀容、談吐、體態(tài)、服飾等外在表現(xiàn)。良好的行為可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它能使人明了事理,增強信心,獲取心理的滿足與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梢?,圖書館員的行為舉止,不僅反映其文明禮貌程度、人際關系的好壞,而且也直接影響著讀者的身心健康,從中也體現(xiàn)著館員自身素質的高低。所以,圖書館員要重視和運用良好的非語言溝通技巧與讀者溝通,用心對待讀者,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三)有助于個人形象和社會生活的美化。個人形象是指一個人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和教養(yǎng)的集合體現(xiàn)。掌握和運用好非語言溝通方法和技巧,無疑將有益于人們更好、更規(guī)范地設計和樹立好個人形象,更充分地展示個人的良好教養(yǎng)與優(yōu)雅風度。當人們都能重視美化自身,人人以禮待人時,人與人之間將會更加和睦,生活也將變得更加溫馨、美好。這時,非語言溝通的作用就不僅是美化自身了,還會發(fā)展為美化社會生活。
(一)身體語言。主要指身體姿勢顯示出的氣質。圖書館員的姿勢和體態(tài),反映出流通部館員的文化修養(yǎng)和品位。圖書館員的姿態(tài)應端莊穩(wěn)重,大方優(yōu)美而有節(jié)制,這樣可使讀者自然而然產生信賴感、安全感。
1、站姿。頷首微笑,目光平視,表情自然,肩外展,挺胸收腹,雙手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或交叉于小腹部,雙足靠攏夾角15至20度,重心在足弓。
2、坐姿。頭、肩、上身同站姿要求。右足稍向后,左手輕拉衣角,右手持平工作服后下部,輕坐于椅面1/3或1/2,雙手握拳式交叉于腹部,兩足自然踏平。
3、行姿。頭、肩、上身同站姿,且要雙肩平穩(wěn),以肩關節(jié)為軸前后擺動,擺動幅度約30厘米,雙腿靠攏,兩腳沿一直線小步前進。
4、推書車。在行姿基礎上,身體略前傾,兩手平行扶車,肘部自然放松,輕輕推動。
5、開關門。在站姿基礎上,身體略轉達,側面身門,距門約40cm,一手輕帶門扶手,另一手微扶門邊將門輕輕開關。
6、下蹲拾物。在站姿基礎上,右腿后蹲半步下蹲拾物,然后站立右腿邁步行走。
(二)面部表情。端莊的儀表和風度,加上和藹、誠懇的態(tài)度,以及微笑的面容會給人以親切、信賴、安全的感覺,因此圖書館員在工作中要熱情、熱心、微笑服務。
(三)衣著。著裝是一門系統(tǒng)工程,它不僅單指穿衣戴帽,更是指由此而折射出的人們的教養(yǎng)程度與品位高低。美國著名傳播學家W·施拉姆說:“衣服也能說話,不管我們穿的是工作服、便服、禮服,還是軍服,都可以無形中透露我們的性格和意向?!狈椬鳛橐环N溝通符號,可以向人們傳遞很多信息。所以,圖書館員個人的衣著打扮應符合自己所處的時間、地點和場合。整潔、個性、協(xié)調、文明是著裝的最基本要求。總之,著裝要講文明、講習慣、講美觀、講科學,穿出自己的品位、風度、個性和氣質來。
(四)類語言和輔助語言。圖書館員與讀者進行溝通時要巧妙運用類語言和輔助語言,要把握好音色、音調、節(jié)奏等。語音要清晰、準確、動聽,音量要適中,節(jié)奏不可過快,語氣要婉轉、柔和。在與讀者交談時可用類語言“啊”、“喔”、“噢”等,表示回應,以達到有效溝通。
(五)環(huán)境溝通。環(huán)境的布置在客觀上會給讀者傳遞出一定的信息。環(huán)境溝通是指圖書館流通部門對工作場所的合理安排布置。圖書館的環(huán)境對讀者的引導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圖書館要為讀者營造安靜、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來影響讀者,使讀者在整潔、優(yōu)雅和安靜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不僅讓讀者感到舒適、愉悅,還會讓其精神放松。
總之,非語言溝通是人際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應在圖書館流通服務窗口讀者服務中廣泛應用。圖書館員在工作中,既要巧妙運用目光接觸、面部表情、手勢、體態(tài)和肢體語言、身體接觸、空間距離等非語言方式與讀者溝通,也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判斷讀者的非語言信息反映的內容,獲得真實信息,為讀者提供有效的服務。
[1]王惠君.圖書館文化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海燕,趙建新.關于圖書館員與讀者間的非言語溝通問題[J].圖書館界,2000.2.
[3]李津慧.圖書館文化與流通服務中的非語言溝通[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