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立遠
(安徽財經(jīng)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 蚌埠 23304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女性群體勢必不斷壯大。相對于其他女性群體,城市女性收入水平比較高,在經(jīng)濟上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家庭消費中的影響及消費潛力巨大。而隨著E時代興起而出現(xiàn)的80后、90后的新新人群,具有與上一輩人截然不同的消費特征。那么作為女性消費者中最具代表性群體的城市女性,她們的消費行為的代際差異如何?筆者將對城市女性消費行為代際差異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
筆者選擇“80后”和她們的上一輩“60后”兩個時代的城市女性消費者作為研究對象?!?0”后一代正處中年階段,在家庭消費中起決定性作用。而“80”后也漸漸成為整個社會消費的重要力量。對上述兩個時代城市女性消費差異的研究,對企業(yè)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有重要的意義。
“60后”與“80后”在消費觀念上有很大差異,“60后”是幸運的一代,他們趕上了恢復高考和改革開放,很多人在事業(yè)上獲得了成功,現(xiàn)在“60后”正處于中年,她們擁有穩(wěn)定的家庭,豐厚的財富,在家庭購物的決策權占有很大比重,但她們仍堅持傳統(tǒng)的消費觀念,勤儉持家。大多數(shù)“60后”城市女性都掌握家庭的財權,她們會合理分配家庭開支,在購物時多數(shù)選擇經(jīng)濟實惠的產(chǎn)品,最后將剩余的收入存入銀行,一般不使用信用卡進行透支消費。“80后”的女性他們從出生開始漸漸過上富裕的生活,在生活上注重享受,追求時尚。大多不愿意儲蓄,即便有多余的錢她們也會選擇投資而不是儲蓄。
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對消費品需要是不一樣的?!?0后”青年女性重自我形象,喜歡自我表現(xiàn),追逐時尚潮流。據(jù)調查該群體消費項目在前三位分別是服飾、護膚品、旅游娛樂[1]。而“60后”的女性現(xiàn)正處中年,是家庭主婦的形象,往往會忽視自我的形象,不太注重外表,對品質和價格比較敏感。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是家庭購買的主要力量,據(jù)調查該群體消費項目在前三位分別是食品、服飾、社會交往費用[1]。
從上面對“60后”和“80后”的消費結構的闡述不難看出,服裝都是這兩個時代城市女性消費的主要部分,雖然“60后”的服裝消費只占第二位,但食品和交往方面的花費主要是家庭消費,扣去家庭消費的成分,“60后”真為自己消費的部分中,服裝消費仍然是占第一位的。因此在這里以服裝類的外套為例,來說明這兩年齡段的城市女性對產(chǎn)品要素的看重情況的差異?!?0后”在購買外衣時考慮產(chǎn)品要素的順序一般是:質量、價格、外觀、品牌[2];而“80后”購買外衣時考慮產(chǎn)品要素的順序一般是:外觀、品牌、質量、價格[2]。
以購買服裝(外衣)為例,不同時代的女性在商店選擇和支付方式上也存在顯著差異,“60后”城市女性在考慮產(chǎn)品要素時首先注重的是產(chǎn)品的質量,所以她們一般會選擇相對知名的商場或專賣店,“80后”城市女性追求時尚、個性張揚,一般不太喜歡去一些常規(guī)商場,而是去一些比較流行的專賣店或者是私營小商店。尤其伴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上購物成為“80后”城市女性購買服裝的重要途徑。據(jù)調查,“80后”的城市女性中有95%以上的人都有網(wǎng)上購物的經(jīng)歷。而“60后”卻基本上不太愿意在網(wǎng)上購買服裝。她們中大部分人認為網(wǎng)上購物和網(wǎng)上支付是不安全的。
女性消費與其家庭角色有很大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的年齡階段,女性在家庭中扮演女兒、妻子、母親等不同的家庭角色,不同的家庭角色使女性在消費的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3]?!?0后”的女性身為人妻人母,在消費總量中大部分是家庭消費,其中包括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生活用品、為子女和丈夫購買各種物品以及家庭人際交往等費用。80后女性在家庭中一直扮演女兒的角色。從小生活優(yōu)越的她們在消費的時候更多的是考慮自己。她們其中也有部分已經(jīng)步入婚姻的殿堂,有的已成為人母,她們在消費時漸漸考慮丈夫、父母、子女。消費總量會逐漸增大,其中家庭消費部分也會逐漸增加。因此女性的家庭角色的變化是女性消費結構差異的主要因素。
經(jīng)濟因素是城市女性消費差異的直接原因,家庭收入和女性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女性消費提供的物質基礎。在現(xiàn)代城市社會中,城市女性在經(jīng)濟上相對獨立,越來越多的城市女性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她們有機會和男性一樣獲取相當高的收入。而女性自身收入水平的增加,又使得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消費能力變得更大。在“80后”和“60后”的兩代城市女性中,“60后”正當中年,是當前社會的中流砥柱,擁有相當豐厚的財富和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而“80后”的青年剛剛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不久,她們的收入相對“60后”微薄得多。所以經(jīng)濟的因素是城市女性代際消費層次的差異的重要因素。
“60后”和“80后”的城市女性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就是她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顯然80后的城市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60后”的城市女性。女性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到她們的消費行為和對商品的接受能力。首先,“80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更多地接觸到西方的消費文化和消費觀念,消費觀念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而“60后”在受教育的程度整體上相對“80后”低,該群體成長所處年代的經(jīng)濟文化水平相對落后,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相對80后群體要多。所以這個群體基本上沒有超前消費的習慣,消費需求基于生活必需,多余的收入一般會儲蓄起來。其次,受教育程度不同,其消費需要和興趣也會不同。有關研究表明:教育素質越高,她們對去哪里消費、怎么消費的目的性越強,主動性越強;學歷越低的人產(chǎn)生消費愿望更多的受大眾媒介的影響,即教育層次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女性消費的品味[1]。
楊曉燕(2003)關于女性自我概念由五個維度構成——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靈自我、表現(xiàn)自我和發(fā)展自我[4]。這五個維度在不同年齡段女性自我認同的結構中是不均衡的,往往在某一階段其中有一個維度處于中心地位,對其他的維度起著決定性作用?!?0后”的青年女性在情感自我和表現(xiàn)自我方面占主要。她們重自我形象,喜歡自我表現(xiàn),所以在服飾和化妝品方面的花費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女性。而“60后”的中年女性群體在家庭自我的維度上表現(xiàn)突出,往往會忽視自我的需求,不太注重外表,對品質和價格比較敏感。所以心理因素也是城市女性在消費行為代際差異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1]段文星.城市女性消費行為的差異性研究——以湖南省醴陵市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7.
[2]吉福林.中年女性消費行為特點[J].市場與人口分析,1997(1).
[3]張慧玲.從主體看女性消費地位的變遷[J].經(jīng)濟導刊,2009(3).
[4]楊曉燕.中國女性消費行為理論解密[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