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方
(湖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組織人事處,湖南 長沙 410151)
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fā)展、國內國際環(huán)境的風云變化、現代傳媒的豐富普及,人們的思想、社會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的態(tài)勢,高校教職工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念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以抓政治理論學習來理清思路、促使思想統(tǒng)一,從而達到行動上的一致,是我黨一貫堅持的做法,也是我黨在各個發(fā)展階段屢次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高校教職工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不斷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是保障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根本保證。如何通過抓好政治理論學習來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已經成為一項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大學生是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關鍵力量,而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政治堅定、德才兼?zhèn)涞拇髮W生。高校不僅要教給學生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引導和教育學生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為國、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會責任感。[1]19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是教職工,他們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主體和關鍵。他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其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正如俄國著名教育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的那樣:“教師要把學生造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從某種角度講,高校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狀況和道德水平,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標尺。[2]19正因如此,每所高校應主動采取措施來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實效性,每名教職工都應自覺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以良好形象幫助和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高校既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又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論的基地,更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形成最集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高校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新觀點、新聲音會憑借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和條件形成輿論,對社會政治以及國家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未來社會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說:“欲知明日之社會,先看今日之校園。”所以,高校應是黨和國家捍衛(wèi)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前哨陣地,是培養(yǎng)堅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忠誠衛(wèi)士的可靠基地,更是研究、宣傳、灌輸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場所。因此各高校領導干部和教職工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充分利用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
自二戰(zhàn)以來,西方敵對勢力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戰(zhàn)略,企圖“西化”、“分化”中國等社會主義類型的國家。高校是各種思想理論、不同學術觀點交匯、碰撞、融合的地方,是思想文化開放的窗口,國外各種思潮往往最容易在大學傳播,各種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一般也是利用大學陣地來向他國政府施加影響,歷來是西方敵對勢力重點滲透的對象,是“西化”、“分化”的著眼點和突破口。[3]20對此,各高校領導干部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警惕性,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教職工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政治立場、政治文化的鑒別力。
一些教職工對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理論學習缺乏應有的認識,政治意識淡漠,反感政治,認為政治理論學習是“假、大、空”的東西,是領導干部和搞政治的人的事情,組織政治理論學習是“沒事找事”;還有一些教職工認為政治理論學習與教學工作無關,而自身教學、科研等工作任務繁重,時間寶貴,再安排專門時間來學習政治理論沒有必要;或者認為自己作為高校教職工,天天都在與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現代媒體接觸,天天都在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沒有必要再專門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從而消極應付,隨意請假、早退,出現“人到心不到”的“假學”現象。
當前各高校的政治理論學習,基本上是按照“學校黨委部署、宣傳部門安排、各黨(總)支部每周定期組織”的形式進行的。學習的組織多為“領導宣讀或宣講為主”即“一人念、大家聽”,偶爾開展一下討論或者交流一下心得。學得不深、不透徹,使部分教職工對相關文件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真正理解的少。[4]學習模式機械、呆板、沉悶。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模式,極易挫傷教職工的學習熱情,讓教職工產生厭倦、反感的心理,甚至出現了一些“假學”、“裝學”、“棄學”、“不學”的現象。[5]比如,組織者上面大聲講,學習者下面小聲講、備課、睡覺等現象時有發(fā)生,使政治理論學習流于形式。
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的知識必須不斷更新,及時了解和掌握黨和政府的新精神、新政策,把新的內容充實到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去。[6]而政治理論學習的內容枯燥、脫離實際,沒有與學校的工作實際相結合,是制約各高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的熱情和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多數高校的政治理論學習,在學習內容上不加選擇、不考慮教職工的工作情況,不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將一些零散、不系統(tǒng)的學習內容一味地灌輸給教職工,導致政治理論學習無法達到提高教職工思想政治素質、推進工作的效果,久而久之使教職工產生了反感政治理論學習的心理。
針對目前政治理論學習的現狀,各高校應有意識地加強宣傳和引導,采取多種措施,幫助教職工重新樹立重視政治理論學習的意識和觀念,讓政治理論學習變成教職工的一種內在需求。讓教職工認識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可以提高自身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理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素質,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實現社會主義人才培養(yǎng)目標,還可以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進一步讓教職工做到敬業(yè)奉獻,為人師表,推動學校發(fā)展。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意義,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實現“主動學”。
高校政治理論學習,應注重學習效果,校領導應給予高度重視,改變只做“表面文章”的現象。比如,部分組織者在潛意識中認為政治理論學習是虛的,業(yè)務學習是實的,前者應該給后者讓路等想法,對政治理論學習抓而不緊。只要學校領導和政治理論學習組織者高度重視,組織認真,政治理論學習的效果就會相對較好。反之,政治理論學習就會被取消,被代替,或流于形式。[7]同時,目前各高校的工作重心都向教學科研轉移,在職稱評定、評先評優(yōu)、年終考核等有關教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無一不以教學科研成就為硬指標,在政治思想方面卻缺乏考核的硬性規(guī)定,不直接與教職工的實際利益掛鉤,因而在教職工思想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教學科研是硬任務,必須完成完好,政治理論學習是軟任務,能應付就應付。要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學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加強研究,不僅要制定科學、系統(tǒng)、詳細的學習規(guī)劃和計劃,而且要制定一套嚴肅的、操作性強、有約束力的學習獎懲制度,確保政治理論學習落實到位。同時,要求學校黨員領導干部帶頭開展政治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為廣大教職工加強政治理論知識學習做出表率,使廣大教職工帶領他們“跟著學”。
各高校要積極探索和改進政治理論學習的模式,增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吸引力,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質量。政治理論學習模式絕對不能停留在單純的“開會議、讀報紙、念文件、寫心得”等老套模式上??梢詫⒄卫碚搶W習模式改內容單一化為內容多樣化,既可以學政治、學理論、學政策,又可以學管理、學科學、學方法;改傳統(tǒng)灌輸式為互動交流式,擯棄“一人念、大家聽”的形式,多開展交流、研討、輔導報告等互動活動;改呆板式為活潑式,通過營造氛圍、文化熏陶的方式,適當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活潑的主題活動;改注重過程式為提交成果式,如通過開展“推薦一本好書”、專項專題調研等活動,統(tǒng)一布置、分散完成、限時提交,提高學習成效;改傳統(tǒng)封閉式為靈活開放式,聘請有關專家、學者舉行專題講座,或者觀看影視錄像、開展實踐活動,等等。通過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或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實現教職工“真想學”。
在政治理論學習中,要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把學習與國家、民族的千秋偉業(yè)聯(lián)系起來,與學校的發(fā)展和個人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8]在高校的各項工作中,教學與科研是中心工作,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合格建設者是目標。因此,政治理論學習必須有利于教職工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利于把握工作發(fā)展方向和思路,有利于明確在社會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從學校的辦學思路、發(fā)展方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到專業(yè)設置、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等,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指導,需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所以,在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時,我們要把政治理論學習與教學內容、業(yè)務學習統(tǒng)一起來,用政治理論學習的內容和精神來指導教學改革、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實現“有效學”。
抓好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是各高校的一項長期任務,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豐富實踐內容,才能有效促進教職工政治思想、理論素質的不斷提高,促進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不斷改革,使政治理論學習在推進學校各項事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上作出積極的、更大的貢獻。
[1][2][3]藍?;埽秩A,陳凡,何光優(yōu).加強高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若干問題的思考[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3).
[4]李玉泉.高校教職工政治學習模式創(chuàng)新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6):76-77.
[5]劉玉方.如何加強高校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J].文教資料,2007(36):210-211.
[6]余德華,朱敏,肖建昌.增強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6(3):76-77.
[7][8]閻占定,涂淑珍.新時期要加強和改進高校的政治理論學習[J].當代教育論壇,2004(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