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奇,臘永紅
(1.平?jīng)鰩煼秾W校,甘肅 平?jīng)?744000;2.隴東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之前,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道德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力爭在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基礎上,把他們的認識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1]。提高學生道德水平,一般有這樣幾種情形:(1)對學生已有的錯誤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改正錯誤,發(fā)展真理性認識;(2)對學生原有的片面認識,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學會全面地看問題;(3)對學生缺乏完整性的認識,教師要教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避免出出現(xiàn)“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4)對學生原有的膚淺認識,教師要教導學生善于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深化認識。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了解大學生的這些道德認知狀況以便有的放矢,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例如,講“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內容,使大學生了解到日常學習、生活中貪圖享樂的行為是錯誤的,也堅決反對不勞而獲。但是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片面認識,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學生早餐堅持吃肉、喝牛奶、吃雞蛋、喝豆?jié){,就是享樂主義的表現(xiàn),他們把維持身體健康的飲食當成享樂,把理性消費等同于享樂主義。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大學生對享樂主義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其本質是縱欲主義。享樂主義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fā),把追求物質享受作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樂趣,在行動上表現(xiàn)為以各種不正當?shù)耐緩胶褪侄潍@得、享受資源,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早餐堅持適當吃肉、喝牛奶、吃雞蛋、喝豆?jié){,是科學的理性的消費行為,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是全社會應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
思想政治課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道德行為存在的問題,只有清楚地了解了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嚴重性和主客觀原因等,才能對癥下藥,采用正確的教育策略,實施有效教育。例如,在講授“市場經(jīng)濟呼喚誠實信用”內容前,要了解班級中有多少人曾在商品交易和學校日常生活中有不誠實行為,原因是什么。學生在商品交易中的不誠實行為,一般是為了占小便宜。有的學生購買東西時發(fā)現(xiàn)商家多找了錢或多給了商品,卻沒有把錢或東西退還給人家。這是一種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大學生在學校日常生活中的不誠實行為,一般有3 種:一是撒謊,編造一個合理的理由向教師請假。二是做錯了事,為了避免批評和懲罰,以撒謊掩蓋錯誤行為。三是為了逞強、顯示自我而說謊。這主要是出于好勝心理或虛榮心理。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講解或討論,讓大學生知道誠實信用原則不僅是一項市場交易原則,更是我們做人的一項道德準則,使其認識到不誠實是極其錯誤的,不僅影響自己成長,還會因此失去他人的信任,長期下去會形成不良品質。
運用大學生身邊的感人事跡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筆者在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內容前,了解到一個大學生的父親下崗,家庭經(jīng)濟困難,母親為支持父親創(chuàng)業(yè),承擔了全部家務。該生非常體貼父母的難處,經(jīng)常在學習之余勤工儉學,也從不給自己買價格昂貴的衣服和商品。母親要為他買一部手機,也被他婉言謝絕。他認為家庭條件不好,就應該為父母分憂,不能和別人比消費和享受,消費要視家庭經(jīng)濟狀況量力而行,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消費和家庭收入相適應,就是理性消費和適度消費,對大學生來說就是正確的消費行為。上課時,筆者征得該生同意,把這一典型事例講給其他學生,教育效果很好。學生身邊的感人事跡,讓其感到親切、真實、可信,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教育作用。因此,必須重視了解大學生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
思想政治課教師,不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校內外生活中,只有注意觀察大學生,留意其道德行為,了解其內心世界,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例如,筆者看到有的大學生不小心將白面饅頭掉在地上卻不撿起來,別的學生也不撿。了解其原因,那位大學生說:“掉在地上,撿起來怕丟了面子?!睆闹锌梢钥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上盲目攀比、虛榮、鋪張浪費等風氣對大學生有一定影響,導致大學生的榮辱觀錯位,一些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品德沒有形成。為此,我們在講授“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了解大學生思想品德狀況,除了靠平時觀察,還可以開展專題調查。上課前,圍繞某一道德觀點和要求,采用訪談法、問卷法進行專題調查。例如,在講授“人性自私論從理論到實踐都是錯誤的”內容前,筆者通過個別談話和集體座談方式,了解大學生對自私的本體論認識。有的認為自私的觀念是先天的,無法改變;有的認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世界上不存在大公無私的人;有的將人們追求個人正當利益等同于自私;有的認為人的自我保護本能決定了人的自私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改變;有的認為自私是后天養(yǎng)成的習慣,是人品問題,有的人自私,有的人無私等。筆者還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大學生對“人性自私”觀點的認識,從而在上課時更有針對性,增強了育人效果。
深入準確地了解并分析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加強學習,要學習教育心理學,掌握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了解不同年級大學生生理、心理的差異[2]。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認識和分析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才能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能接觸到各種信息,思想非?;钴S;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受到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懷,難免只知被愛不知施愛,以自我為中心。思想政治課教師掌握這些時代共性,了解一些普遍傾向,對備課時研究學生思想品德狀況十分重要。
總之,研究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備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保證思想政治課教學育人實效的重要條件。
[1]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