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清鎖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中職音樂課比較乏味,缺乏藝術性和陶冶性。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讓音樂課更加豐富多彩,彰顯音樂課的獨特魅力。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們注意到藝術教育在青少年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音樂教育是中職學校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中職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走上社會。而通過音樂傳達的德育與智育信息,是其他專業(yè)課程或通識課堂都無法比擬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情況也越來越多。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以其更加生動、多彩、立體等特點,而廣受師生歡迎。因此,在中職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將其融洽運用于日常教學當中,不但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增加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而且能夠喚醒學生對美的感受力,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將多媒體設備運用到日常教學當中,已經(jīng)在各大小學校普及開來,中職學校也不例外。通過多媒體設備制作音樂課件,不僅是教學體制改革的體現(xiàn)之一,也是新時期音樂教學模式新思路的標志,更是當下音樂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教學素質。所以,多媒體設備運用于音樂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的中職音樂課堂教學相比更具有時代意義。通過對中職學校每個班級配備相應的多媒體設備,包括電視機、電腦、投影儀等設備,教師的教案可以完全實現(xiàn)數(shù)碼化,運用網(wǎng)絡的強大資源力量,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選擇、加工、編輯、合成后,一個個與時俱進的教學課件應運而生,給音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吸收知識,使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變成井然有序、歡聲笑語、激情澎湃的新型音樂課堂,把中職學生的思想帶入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感受美,享受美。中職學生沒有考入名牌大學的失敗心理在多媒體渲染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慰藉,心靈得到舒展。
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以聲頻和視頻的感受,充分理解音樂帶來的無窮魅力,不但可以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更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他們熱愛音樂,崇尚高雅,從中熏陶出更加優(yōu)良的思想品格。所以將多媒體教學推廣到中職學校的音樂課堂上,已經(jīng)刻不容緩,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功不可沒。
在唱歌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一首歌,更要教會學生怎樣演唱好一首歌,唱歌并不是單純地將歌曲唱出,而是要通過對曲調、歌詞的理解,將自己的感情投入當中,從而更好地演繹歌曲?,F(xiàn)代多媒體教學對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處理歌曲的情感呢?這就需要教師生動活潑地講解。如果教師講課冗長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沒有辦法集中學習注意力,那么整節(jié)課下來教師的勞動就是徒勞的了。而在課堂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手段,運用錄像并集聽、唱于一體,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更好地在歌曲表現(xiàn)力上有所突破。學生通過邊聽、邊看、邊模仿,慢慢熟練掌握處理歌曲情感的技巧。
如在教學《綠葉》這首歌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營造光景與聲音的統(tǒng)一,給學生創(chuàng)設豐滿的想象情境:蔥郁的樹林里,一縷陽光從樹葉中灑下,不遠處炊煙裊裊,小溪從房前流過,到處飄動著春天的花香……結合多媒體的音樂播放功能,舒緩的音樂緩緩流淌,學生的各項感官與思維意識瞬間被調動起來,恰如其分。這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畫面編上自己想象的歌詞,相互之間討論一下,再通過原歌詞的展示,制成簡單的MTV讓學生欣賞感悟??粗环鶅?yōu)美的景象,傾聽動聽的歌曲,不自覺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之中,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演繹歌曲,充分展示歌曲的情懷。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要配合教學課堂節(jié)奏 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課件在內容上要極其明確,與課堂內容緊密吻合,應是課堂內容的延伸、拓展和多角度呈現(xiàn)。教師要充分開展邏輯教學,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配合。特別是在欣賞教學中,聽賞是主線,應以聆聽為主,多媒體、表演為輔,邏輯性的延伸和拓展都需要適度。音樂欣賞教學中,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教師多以課本編輯思路為主,跟著課本走,不夠發(fā)散,偶爾會借助圖畫等工具,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并不理想,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并不感興趣,不能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
例如在欣賞《萬馬奔騰》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握好各方面節(jié)奏,留有空余時間進行師生互動,大家共同探討,最終消化吸收,增長知識。也有相反的例子,如教師在講解“交響入門”的內容時,利用課上3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欣賞動畫片《小巫師》。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陷入動畫片當中,而本堂課想要教授的西洋樂器知識只能因為時間關系而草草介紹幾句,最后學生仍然一知半解。多媒體教學手段顯然在此教學中已喧賓奪主,教學效果不好,課堂教學內容的落實也成為空談。
多媒體的應用與課本教材相呼,應起到輔助作用 多媒體課件制作講究實用,過度地為了適應潮流而使用大可不必。多媒體設備的作用只是單純地輔助教師,運用于課堂教學,為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服務。例如在教授《金色年華》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大屏幕播放《金色年華》一課的曲譜,配上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圖片,以便于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歌曲意境。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歌曲的內容有簡單的了解,這樣便于學生下面所進行的發(fā)聲練習、視唱曲譜等。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合理恰當?shù)匾肱c教學相關的內容,做到為知識服務。平時多跟學生交流溝通,了解現(xiàn)在學生的喜好、興趣,以此為切入點,將知識巧妙穿插當中,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知識來進行多媒體教學。
總之,在中職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懷揣著以學生為本的心,充分掌握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學習和感受的主動性,鉆研教材,設計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有效。當然,多媒體技術僅僅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常規(guī)過程中不能盲目使用,也不能讓多媒體技術手段占據(jù)音樂課本身的特點,形成教學誤區(qū)。假如多媒體技術使用得過多過繁,便會喧賓奪主,學生只沉浸在多媒體營造的畫面中,而忽視了教學課堂上應該學習掌握的知識。久而久之,并不能對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思維能力、審美感受力起到培養(yǎng)的作用,反而耽誤了課堂教學時間,造成學生只聽不思考,課下不做任何功課復習,中職音樂課原本的教育意義就喪失殆盡了。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如何恰當運用,應成為每位教師所關注和探究的問題。
[1]繆亮,郭剛,李捷.多媒體CAI課件制作基礎與實例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2]陸洋.基于多媒體技術的高校音樂教學的優(yōu)化[J].電化教育研究,2011(5).
[3]穆軍.多媒體教學在中職機械加工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