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然 梁桂春 黃大平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長春130012)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
蘇秀然 梁桂春 黃大平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長春130012)
目的 探討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的臨床作用。方法選擇乳腺癌女性化療患者124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及對照組各62例,治療組應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而對照組則采用常規(guī)護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比較兩組之間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顯著下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開展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服務,能夠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中西醫(yī)結合;乳腺癌;化療;護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由于乳房的正常組織被惡性腫瘤所破壞并可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的一種疾?。?]。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輔助化學藥物、內分泌、放射治療和生物治療。其中,化療在整個治療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將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一同殺滅,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治療方法,會產生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肝區(qū)不適等常見副作用。中醫(yī)能夠有效調理患者的臟腑、氣血平衡和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化療的副作用[2]。我院為評估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乳腺癌化療中的作用,在124例患者中進行了對照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女性化療患者124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62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46歲;對照組62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7歲。兩組在年齡、病程及病情輕重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化療方案和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采取CMF方案(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劑量為環(huán)磷酰胺(C)400mg/m2,甲氨蝶呤(M)20mg/m2,氟尿嘧啶(F)400mg/m2,均為靜脈注射,在第1和第8天各用1次,為1療程,每四周重復,6個療程結束。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給予中西醫(yī)結合護理。
1.3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
1.3.1 情志護理乳腺癌患者多為女性,思想較為敏感,情感相對脆弱,面對病痛的折磨,身心已備受煎熬。尤其對于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身體上留下了創(chuàng)傷,心理上也產生了自卑、恐懼、焦慮、煩躁、悲觀等情緒變化。中醫(yī)認為,情志不暢,肝郁氣滯,肝郁日久,橫忤脾土,既會干擾脾胃功能使患者食欲減退,又能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根據“乳房屬肝、乳頭屬胃”的中醫(yī)觀點,乳腺癌的發(fā)病與肝、胃均有關,因而,對化療患者實施辨證的情志護理對于乳腺癌的預防和化療都是極有益處的。情志護理需要護理人員以一顆仁愛之心去關心、幫助、支持患者。用真誠的態(tài)度、恰當的言語向患者講解乳腺癌化療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使患者在認識疾病的基礎之上,盡可能理性地看待疾病,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勇敢地去接受化療。
1.3.2 飲食護理按照中醫(yī)“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補益精氣”的說法,乳腺癌化療患者多氣血陰陽虧虛,需多從膳食中攝取營養(yǎng),進食高蛋白、高營養(yǎng)、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從而納運協(xié)調,脾胃氣機升降相因,十分契合“藥食同源”的觀點。
1.4 骨髓抑制的護理大多數化療藥物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周圍血細胞數量減少,尤其是白細胞的大量減少會造成機體抵抗力大幅下降,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侵犯。因而,化療期間,要定期監(jiān)測血象以免白細胞過低。如果出現(xiàn)白細胞過低的現(xiàn)象,可以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升白細胞藥物。與此同時,可選擇棗皮、黃芪、枸杞、人參、阿膠、黨參、太子參、白術等中藥煎服,溫灸肺俞、腎俞、足三里穴以補腎益肺。
1.5 惡心、嘔吐的護理為了預防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可在化療前給患者肌內注射甲氧氯普胺,也可服用生姜汁?;熯^程中,按摩涌泉穴,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平衡陰陽;針灸內關、外關、足三里可以起到明顯的止吐功效。
1.6 肝功能損傷的護理化療藥物有肝毒性,會導致膽紅素和血清轉氨酶升高,可以靜點多烯磷脂酰膽堿進行保肝治療。并口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煎服法半夏、牡丹皮、茯苓、白芍,黃連等中藥,針刺中脘、曲池、足三里等穴以疏肝瀉熱。
2.1 治療組骨髓抑制4例,惡心、嘔吐2例,肝功能損傷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29%。
2.2 對照組骨髓抑制10例,惡心、嘔吐5例,肝功能損傷7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48%。
兩組數據比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卡方檢驗,P<0.05,說明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乳腺癌已成為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約120萬婦女發(fā)生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于乳腺癌,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熥鳛橹饕闹委煼绞?,不良反應不容忽視。經過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能夠充分發(fā)揮中醫(yī)和西醫(yī)的優(yōu)勢,起到了良好的互補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醫(yī)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指導下,該種護理手段在避免化療不良反應的同時,也促進了患者身心健康的盡早恢復,顯著提高了化療的臨床療效。
[1]鄢亞琴.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乳腺癌化療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5):139-140.
[2]吳霞.乳腺癌術后中西醫(yī)結合社區(qū)護理干預初探[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12):2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092
1672-2779(2013)-20-0132-01
楊 杰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