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杰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鄉(xiāng)和平衛(wèi)生院,德惠130316)
金黃散外敷治療血栓性靜脈炎護理31例
鄧超杰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鄉(xiāng)和平衛(wèi)生院,德惠130316)
硫酸鎂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具有成本低,配制、使用方法簡便等優(yōu)點,但起效時間慢,治愈率低,且治療后容易遺留靜脈條索變硬、結(jié)節(jié)改變,尤其是Ⅲ度靜脈炎效果不理想。金黃散外敷治療血栓性靜脈炎,起效快,滲透性強,藥性溫和,方法簡單,使用方便,基本無毒副作用。方中黃柏、大黃清熱解毒;天南星、天花粉、白芷、姜黃消腫止痛,活血散結(jié);厚樸、陳皮、蒼術(shù)理氣活血;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理氣活血之功效。
金黃散;血栓性靜脈炎;護理措施
血流緩慢和渦流形成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如長期臥床,心力衰竭,腫瘤壓迫,靜脈曲張和靜脈瘤,妊娠時腹腔及盆腔內(nèi)壓力升高,下肢肌肉收縮無力等,都可以引起血流緩慢,促進血栓形成,其原因是緩慢的血流,使軸流變寬,有利于血小板的靠邊和凝集,增加了與內(nèi)膜接觸和黏集機會;同時黏集的血小板以及在局部已經(jīng)存在的少量凝血活性物質(zhì),因血流緩慢而不能被稀釋和清除,聚集于局部,達到凝血的必要濃度;再加血流緩慢時,血管內(nèi)皮細胞易受損傷,發(fā)生膠原暴露,也易形成血栓,另外,靜脈曲張和靜脈瘤形成后,局部血流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產(chǎn)生漩渦,使血小板自血流中析出,沉淀和黏集,也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多,纖溶活性降低,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各種原因引起的失水和失血,以致血液濃縮;血小板數(shù)量和黏性增加;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晚期癌腫如胰腺癌和肺部惡性腫瘤,由于腫瘤壞死釋放出凝血致活酶樣物質(zhì),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某些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疾病,可能引起血小板和紅細胞破壞,釋放血小板第3因子和紅細胞毒素,使凝血酶原激活等,均有利于血栓形成。
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間我院對31例住院靜脈炎患者采用中藥金黃散外敷,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以同等數(shù)量患者使用硫酸鎂制劑外敷為參照。金黃散藥物組成:大黃75g,黃柏75g,姜黃75g,白芷75g,天南星30g,陳皮30g,蒼術(shù)30g,厚樸30g,甘草30g,天花粉150g。諸藥研成細粉過篩,凡士林500g加熱成液體狀,徐徐加入藥粉100g調(diào)成20%的膏狀,冷卻后即成金黃膏。把金黃膏均勻涂在雙層無菌紗布上厚約2 mm,外敷于患處,面積略大于病損處,覆蓋2~3層無菌紗布寬松包扎,每日換藥1次;若局部有水皰,碘伏消毒劑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出水皰內(nèi)液體,保留痂皮,再予金黃膏外敷。3日為1個療程。81%的患者治療1個療程,癥狀消失,局部靜脈紅腫消失,彈性恢復(fù),血管通暢,膚色正常,臨床治愈。其他19%患者,治療2~3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皮膚紅腫熱痛消失,硬結(jié)或條索狀改變未完全消退,臨床治療有效。對照組治愈率為65%,無效率為18%。
對于腫瘤患者,化療前應(yīng)為患者長期治療考慮,使用血管一般由遠端向近端,由背側(cè)向內(nèi)側(cè),左右臂交替使用,因下肢靜脈易形成血栓,除上肢靜脈綜合征外,不宜采用下肢靜脈給藥;避免反復(fù)穿刺同一部位,推藥過程反復(fù)抽回血,以確保針在血管內(nèi);根據(jù)血管直徑選擇針頭,針頭越細對血管損傷面越小,一般采用6號半-7號頭皮針;藥物稀釋宜淡,靜脈注射宜緩,注射前后均用2.0ml生理鹽水沖入;拔針前回吸少量血液在針頭內(nèi),以保持血管內(nèi)負壓,然后迅速拔針,用無菌棉球壓迫穿刺部位3~5min,同時抬高穿刺的肢體,以避免血液返流,防止針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以后再穿刺;藥液外漏及靜脈炎的處理: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燒灼或水腫,則提示藥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藥并更換注射部位;漏藥部位根據(jù)不同的化療藥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劑做皮下封閉,如氮芥、絲裂霉素、更生霉素溢出可采用等滲硫酸鈉,如長春新堿外漏時可采用透明質(zhì)酸酶。其他藥物均可采用等滲鹽水封閉方法:可用20ml注射器抽取解毒劑在漏液部位周圍采取菱形注射,為防止疼痛還需局部注射普魯卡因2ml,必要時4h后可重復(fù)注射;漏液部位冷敷,也可配合硫酸鎂濕敷直到癥狀消失;靜脈炎發(fā)生后可行局部熱敷,按血管走行的松軟膏外涂或理療。
血栓性淺靜脈炎與中醫(yī)文獻中所說的“惡脈”“青蛇毒”“脈痹”“胸痹”等相似。主要由于濕熱蘊結(jié)或肝氣郁結(jié),氣滯血瘀,絡(luò)脈阻塞不通所致。總的治療原則為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理氣散結(jié)。在臨床具體運用時,還應(yīng)根據(jù)發(fā)病部位的不同,病人個體的差異,結(jié)合脈癥等進行辨證論治。硫酸鎂治療化療外滲所致靜脈炎,具有成本低,配制、使用方法簡便等優(yōu)點,但起效時間慢,治愈率低,且治療后容易遺留靜脈條索變硬、結(jié)節(jié)改變,尤其是Ⅲ度靜脈炎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金黃散外敷治療化療性靜脈炎,方中黃柏、大黃清熱解毒;天南星、天花粉、白芷、姜黃消腫止痛,活血散結(jié);厚樸、陳皮、蒼術(shù)理氣活血;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理氣活血之功效。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091
1672-2779(2013)-20-0131-01
楊 杰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