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成
(保山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保山 678000)
下擂臺技術是散打比賽中,運動員根據場地客觀條件的限制,利用散打比賽的競賽規(guī)則,采用一定的技戰(zhàn)術方法使對方下擂臺。下擂臺技術是雙方運動員在擂臺上高度緊張和激烈的對抗中技術、戰(zhàn)術、體力、心理等綜合素質的較量。由于場地的限制一些技法不能很好的應用。散打錦標賽中,一方在一局比賽中下擂臺1次,對一方的2分,一局比賽中下擂臺2次,對方為該局的勝方,一場比賽中一方下擂臺3次,該場比賽為對方勝。科學的采用各種下擂臺技戰(zhàn)術,不僅有利于得分,而且可以給對手以威懾,增加自信心從而控制整個局勢,達到制勝的目的。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下擂臺技術排在第三,在整個技術得分體系中占13.20%,這說明了進入半決賽的運動員技戰(zhàn)術實力相差不大,對于下擂臺技術的有很好的防范意識,使下擂臺技術不能很好的實施。即使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下擂臺技術已經成為散打比賽的主要得分手段。有資料顯示,在1995~2009年期間,散打下擂臺技術制勝的比率逐年上升,至今下擂臺技術得分在散打比賽中仍是主要得分手段,因為一局比賽中下擂臺2次,對方為該局的勝方,為我們運動員節(jié)省很大的體力和精力。這就要求我們對下擂臺技術加以深入的研究。
其他下擂臺是指比賽中對方運動員沒有使用任何技術,完全是自己失誤造成的下擂臺和對手的實力水平無關(在分析時不考慮)。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抱摔下擂臺和逼打下擂臺使用次數最多,這是因為抱摔和逼打是一個運動員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散打比賽中集中主要的下擂臺方法。從表2中可以看出牽引下擂臺31.17%,僅次于抱摔下擂臺37.80%牽引下擂臺屬于以巧取勝的技術,在比例中占如此之高,這說明了成功的使用牽引下擂臺的雙方運動員的實力懸殊較大或一方運動員輕敵疏忽大意,因為牽引下擂臺主要是利用空擋,兩個實力相當的運動員比賽中牽引下擂臺是很難奏效的。總的來說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散打運動員在比賽中應該具備良好的擂臺意識,使對方下擂臺或防范對方的下擂臺技術。
表1 隨機抽取1996~2004年散打錦標賽的60運動員142比賽技法得分分析
表2 下擂臺方法使用次數及成功率
(1)利用空檔:在激烈對抗中的散打比賽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空擋是不可避免的。雙方運動員腳步的不斷移動,距離的不斷的改變,空擋也隨著不斷的出現。這就要求運動員正確的預見性和較好的視覺判斷能力,能夠及時的把握住時機,否則不但造成機會流失,處于被動局面,而且有可能被逼打下擂臺。
(2)主動倒地:由于敵我雙方實力的差距或敵我雙方的技術風格不同,在對方凜冽的攻擊下我方運動員退至警戒線附近,避免對方的重擊或假裝體力不支,抱住對方,運用主動倒地利用對方向前的慣性將其摔下擂臺。例如在對方的激烈進攻下,我方退至警戒線時,我方沒有退路,雙手緊抱其勁肩部,順勢后仰倒地,倒地瞬間雙腳蹬其腹部,將其摔下擂臺。主動倒地主要用于對方強勁的進攻,且我方進退兩難只能放手一搏。
(1)接腿摔:腿法在散打比賽中是重要的得分技術,同時與其對應的接腿摔技術也相應的成制勝法寶。接腿摔是對方用腿法進攻瞬間將其接住,應用相應的摔法將其摔倒。如果雙方運動員在靠近警戒線附近應用這種摔法,極有可能直接將對手摔下擂臺。能夠起到威懾對手的作用,給對手極大的心理打擊,給自己增加自信心。接腿摔的時機短暫,對運動員的接退技術和快摔有較高的要求,稍有遲疑就會造成機會流失。正確接腿意識將對方的進攻腿接住以后,這時對方的穩(wěn)定性較差,運用相應的快摔技術將對方摔下擂臺。
(2)下潛抱腿摔:在比賽中,雙方運動員在警戒線外時,對方使用拳法進攻時,我方使用下潛抱腿摔下擂臺比較合理或是“對方向前沖時,前腳重心還未穩(wěn)下來時,我方迅速抓住時機下潛將對方摔下擂臺。”我方運動員將拳腳摔有機的結合起來,先用拳腳擊打,分散對方的注意力,打亂對方的防守,然后迅速的下潛抱腿摔,將對方摔下擂臺。下潛抱腿摔對運動員的要求下潛抓住時機,摔時要快,力要巧。
(3)別絆摔:別絆摔下擂臺是運用力學中的杠桿原理,在對方身上找兩個力點,以腿或手為杠桿,然后對這兩個力點施加相反的作用力,使對方身體重心失去平衡而倒下擂臺。從技術角度上來講,別絆摔下擂臺是一種難度比較大,不容易掌握的技術??焖僬业搅c,迅速將對方摔下擂臺。如恰當的運用,能較小的力量,很輕易的將對方摔下擂臺。國內一些水平比較高的運動員都擅長這種技術。
(1)邊線誘敵下擂臺:“兵者,詭道也?!薄ⅰ疤搫t實之,實則虛之?!边吘€誘敵下擂臺,雙方運動員實力相當,一方假裝體力不支、技不如人等方法將對方引誘至警戒線附近,然后使用各種技法動作,封堵對方兩側,不讓其轉移到擂臺中央,逼打使對方下擂臺。使用邊線誘敵下擂臺必須頭腦清醒,有很好擂臺意識。邊線誘敵下擂臺主要對方經驗不足,缺乏擂臺意識或對方急于得分,求勝心切。
(2)直接逼打:主要針對對自己實力弱的選手,靈活運用拳、腿、摔技術動作,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直接將對手逼或打下擂臺。若直接逼打受挫,如在直接逼打中遇到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對方意識到已到警戒線,必然奮力一搏,這時要看對方的心理是否發(fā)生了變化,防守是否松懈,對方的重心高低,重心較高且急于進攻,這時可以運用技法一鼓作氣將對方逼打下擂臺。對實力相當的對手變化可遇不可求,不可急于進攻。使用直接逼打下擂臺主用針對對方比賽經驗不足,體力不支,對方心理素質較差或自己分數落后,比賽即將結束,只能奮力一搏,來挽回敗局。
(3)防守反擊:防守反擊是典型的后發(fā)制人戰(zhàn)術,遇到新的選手,摸不清對方底細,寓攻預防中熟悉對方套路后,抓住對方空擋進行反擊,直接將其逼打下擂臺。防守反擊主要針對,盲目進攻,頭腦不清醒,缺乏比賽經驗,一上場就猛拼猛打,橫沖直撞,遇到這樣的對手是我們可以采取防守反擊。在防守時,我們應該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刺激對方使其性情更加急躁,為我們防守反擊使其下擂臺做準備。
(4)環(huán)繞逼打:在警戒線附近面對強勁對手,正面進攻受阻,可采用環(huán)繞逼打迫使對方下擂臺,即可避開對方的鋒芒,有能制造戰(zhàn)機給對方重創(chuàng)。環(huán)繞逼打中也隨著自己的環(huán)繞路線的不斷轉變,對方也將隨著不斷轉動,從而對方有效的防守也將被破壞,出現漏洞,這時實施進攻,方法得當,效果明顯。在對方身體受傷部位進行環(huán)繞逼打使其下擂臺效果更好,環(huán)繞逼打下擂臺對我方運動員的要求是頭腦清醒,技術較好,速度快。
下擂臺技術對比賽結果的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熟嫻的運用下擂臺技術不僅有利于的給對手心理創(chuàng)傷,而且還是散打比賽制勝的法寶。缺點是如果沒有較好的隱蔽下擂臺技術,動作意圖被對手識破,自己將處于不利局勢。
(1)規(guī)范技術動作。錯誤的技術動作,不但不能很好的是對方下擂臺,而且費時費力,影響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水平。(2)根據差異,區(qū)別對待形成個人特色。平時的散打訓練中,我們教練員應該注意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特點和性格特點制定相應的下擂臺技術。在熟悉各種下擂臺方法的基礎之上,教練員根據不同運動員的風格著重培養(yǎng)相應的下擂技術,突出個人特色,形成自己的技術特點。(3)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對于一個專業(yè)的散打運動員力量、速度、耐力、協(xié)調性等素質是不可或缺的。散打比賽每局2min,這就要求要有耐力,力量和速度的結合就產生了爆發(fā)力,爆發(fā)力就對對方的擊打產生效果,它能產生極大的震撼效果。對專業(yè)散打運動員擁有各種素質散打比賽制勝的法寶。(4)加強運動的心理素質。散打比賽中過度緊張,身體麻木,各種下擂臺技術動作遲緩,不果斷,力度不夠,動作變形,正確的技術動作無法實施。不僅不能使對方下擂臺,而且給對方反擊的機會。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應在各種比賽中提高對情緒的控制和比賽的適應能力。有針對性的克服運動員的各種消極心理。(5)提高擂臺意識。散打的特點是“遠踢、近打、貼身摔”三者相互結合、相互制約,在加上下擂臺技術的運用,充分顯示我國的民族特色。下擂臺技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與其他技戰(zhàn)術配合,根據敵我雙方的技戰(zhàn)術水平、位置、主動、被動情況,靈活的處理。平時訓練中一定注意擂臺意識的培養(yǎng)。
[1] 楊祥全,關鍵民.武術散打教程[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 劉映海.散打實戰(zhàn)中的基本摔法[J].搏擊,2007.
[3] 曲潤杰,楊玉峰.從散打比賽技法得分特點探討其技術訓練內容的選擇[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
[4] 任向景.散打運動中摔法運用特點及訓練手段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