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偉權,翟曉鷗,李文娟
(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觀賞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Malus)中具有觀賞價值的一些種的總稱。我國應用海棠的歷史很早,在漫長的3000年歷史中,對海棠的應用日漸興盛。從18世紀以來,歐美等國家的園藝工作者在從中國大量引種和雜交選育的基礎上,培育出一系列觀花、觀果等類型的觀賞海棠品種。近年來,國內(nèi)許多研究單位從美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引進了大量的觀賞海棠新品種近百個,并對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試驗從寒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氣候特點的實際出發(fā),從北京植物園引進觀賞海棠品種,定植于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科研試驗區(qū)內(nèi),并對2種引進的樹種開展物候觀測、抗性適應性、繁殖技術等研究,從中觀察這2種觀賞海棠是否適合黑龍江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從而有效地增加黑龍江省觀賞樹木的種類,不斷提高庭院和綠地景觀效果。
試驗地設在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地理位置45°43′N、126°38′E,海拔146 m,屬溫帶、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漫長。植物生長季節(jié)(5—9月)的平均氣溫為18.6℃,最低月平均氣溫-19.4℃(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2.9℃(7月);年平均相對濕度68%,干燥度1.0°~1.2°;年降水量560mm,降雨集中在7—8月;區(qū)域內(nèi)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西南和東南風,平均風速3.8m·s-1;最深凍土層為1.8m。
喬木,樹形窄,樹高4.5~6m;冠幅4m;新葉紅色;花堇粉色(62 D)單瓣,直徑4.5~5.0cm;果實紫紅色,直徑1.2cm。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果熟期9月初。觀果期長,抗寒。
喬木,樹形緊密,樹高4.5~6m,冠幅6m;新葉紅色,花深粉色(66 C),單瓣,直徑4~4.5cm;果亮紅色,直徑1.2cm。成枝力中等,1年生枝紫褐色,梢部茸毛中等;幼葉粉紅色,成熟葉片漸尖、鈍鋸齒,綠色,葉面抱合,葉背光滑;果實圓錐形,鮮紅色,無棱起,萼片宿存、反卷,果肉黃白色;花期5月初至5月下旬,果熟期9月。1958年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培育,北京植物園1990年引進?;ㄉ泵G麗,果實著色早,可夏季觀果,耐寒,抗病。
樹木物候是研究樹木的生活現(xiàn)象和季節(jié)周期性變化的關系,實質(zhì)上是研究樹木生長發(fā)育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樹木物候觀測是研究樹木年周期變化的一個好辦法,也是研究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學特性的一條途徑。我們于2008—2010年對引種試驗地栽植的觀賞海棠進行了系統(tǒng)的物候觀測。觀測時間為上午8:30~9:00,每周觀測一次。
露地越冬:2008年10月末,用草簾包裹、培土,澆足底水,防寒越冬。兩品種各留一株不做任何防寒處理,觀察其是否能夠安全越冬。
耐貧瘠性:2008年起3年內(nèi),在試驗小區(qū)土壤相對瘠薄的地方栽種;2種觀賞海棠共53株,移植成活后不進行澆水、施肥、除蟲、防寒等管理。
海棠通常用嫁接或分株繁殖為主,亦可用播種、壓條及扦插等方法繁殖。通過幾年的試驗,總結(jié)探索出一套完整、科學、實用的觀賞海棠繁殖技術和方法。
對粉芽海棠及絢麗海棠的萌動期、展葉期、開花期、果熟期、落葉期等進行觀測。見表1
表1 粉芽海棠及絢麗海棠的物候觀測
觀測結(jié)果顯示:粉芽海棠一般情況下4月初葉芽開始膨大,4月中下旬開始展葉,5月1日—5月20日左右為花期,花期持續(xù)約15d。9月初果實開始成熟。絢麗海棠4月中下旬葉芽開始膨大,4月末開始展葉,5月中下旬為花期,花期持續(xù)15d左右。8月末9月中旬果實成熟。根據(jù)3年對2個品種觀賞海棠的物候觀測結(jié)果,可見2個品種所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物候規(guī)律性。2個品種的生長量略有不同,絢麗海棠的高生長量略大于粉芽海棠。
翌年4月末萌動;5月初展葉并有少量現(xiàn)蕾,上旬開始高生長,中旬開花;6月初結(jié)實;8月下旬停止生長;9月下旬果實成熟;10月末未進行任何防寒保護,露地自然越冬。截至2011年秋季,從北京植物園引進的2種海棠全部存活,而且生長良好,逐年大量開花結(jié)實。
從越冬表現(xiàn)來看,粉芽海棠與絢麗海棠抗寒性均較強。從成活率來看,2種觀賞海棠耐瘠薄性也非常強(見表2)。
表2 粉芽海棠及絢麗海棠的成活對照
觀賞海棠的無性繁殖以嫁接繁殖為主,以2年生山丁子為砧木,采用劈接、芽接等方法進行。2種觀賞海棠愈傷組織生長十分旺盛,非常適合嫁接繁殖,而用山丁子作嫁接砧木效果良好,二者親和力很強。要想提高嫁接繁殖的成活率,還應選擇好嫁接時間段。4月中下旬,接穗濕度大、養(yǎng)分高、砧木生理活動旺盛,利于愈合,此時間段嫁接成活率可達90%以上;5月初,氣溫上升較快、蒸騰作用增強、保濕困難,嫁接成活率會降低。嫁接應選擇在無風的下午,最好是在多云天氣進行。當天氣干旱時,要在嫁接前1~2d灌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通過3年的調(diào)查與試驗,初步得出如下結(jié)論:粉芽海棠和絢麗海棠2種觀賞海棠均有較好的抗寒性和耐貧瘠性,均適合在哈爾濱這樣的寒冷地區(qū)正常生長。2種海棠均有較好的植物景觀觀賞價值,春季觀花、夏季觀果,美不勝收。尤其是絢麗海棠,花如其名,花開絢麗嬌艷,果實圓潤飽滿。2種觀賞海棠均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以豐富寒冷地區(qū)園林綠化樹種,達到較為理想的景觀效果。
[1]陳忠.哈爾濱地區(qū)觀賞海棠引種栽培及繁殖技術[J].北方園藝,2009(9):178-179
[2]李欣,沈向,張鮮鮮,等.觀賞海棠葉、果、花色彩的數(shù)字化描述[J]園藝學報,2010,37(11):1811-1817
[3]趙變茂,賀延梅,李化龍.北方落葉果樹嫁接適宜氣象條件調(diào)查與研究[J].陜西氣象,2007(4):30-31
[4]周永興,楊萬津,闞應坤.果樹嫁接研究進展淺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