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康的人格。通過掌握讀書方法、培養(yǎng)讀書興趣、鞏固練習、挖掘書源等方面加以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閱讀方法;興趣;鞏固練習;共享書源
在小學生中,由于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少,達不到預期效果。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實踐,我認為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閱讀,并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讀物的思想內(nèi)容,吸取知識體味情感、欣賞語言等。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及步驟。學生讀懂一篇文章常規(guī)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驟進行:
首先,初讀。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jié)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jié)構(gòu)、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
其次,精讀。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nèi)容,理清思路,通曉全文。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最后,熟讀。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yōu)美、文質(zhì)兼優(yōu)的課文或段落,應讓學生熟讀成誦,甚至把精彩部分背誦下來。
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課外閱讀具有濃厚的興趣,本身就是課外閱讀實踐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
首先,好書引讀。由于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老師可以精心選擇推薦圖文并茂的課外書給學生看,讓學生猜里面寫什么。學生易被吸引,這樣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也要注意讀書要循序漸進,先易后難,適合學生閱讀的口味。由此,學生才會對課外閱讀感興趣。
其次,榜樣激勵。語文老師要經(jīng)常給學生介紹歷史人物或科學家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最后,收獲激情。語文老師要經(jīng)常召開課外閱讀匯報會,交流好詞妙句、評選“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評等活動、讓學生談天說地、談古論今。及時給學生鼓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愛閱讀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努力提高閱讀效果
閱讀完一篇作品,如果不鞏固,學生很快就會遺忘掉,所以,在指導學生閱讀后,讓學生讀寫結(jié)合,以鞏固閱讀效果,提高閱讀水平。
第一,朗讀、背誦。對于一些好的內(nèi)容,讓學生朗讀,促進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好句、好段要熟讀乃至背誦,這樣有助于記憶、感知、思維、想象與審美等素質(zhì)的綜合培養(yǎng)。
第二,寫讀后筆記。寫讀后筆記是學生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之后讓學生就作品蘊涵的思想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讀后感,或摘錄好詞好句,或體會文章寫法。這樣讀寫結(jié)合,逐步養(yǎng)成寫讀后筆記的習慣,作文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第三,借鑒仿寫。仿照所閱讀的文章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來練習寫作,教師在課內(nèi)給予點撥,鼓勵學生進行仿寫。這樣會讓課外閱讀學以致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共享書源,讓學生有書可讀
魯迅對閱讀有這樣的論述:讀書如蜜蜂采蜜,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學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條件,保證學生有課外閱讀書籍可讀。學生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互相借閱。語文教師要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讀物。學校要多渠道集資完善讀書館或讀書室,讓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總之,課外閱讀貴在堅持,語文老師和家長要經(jīng)常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培養(yǎng)興趣,掌握方法,挖掘書源,長此以往,課外閱讀就變成了一種自覺行為,學生在閱讀中便能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孫玉娥,趙福玉.小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與管理,2004(06).
[2]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新城區(qū)油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