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霞 黃彥英 趙景云
蔡曉霞: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腰椎間盤突出癥(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腰腿疼痛的常見病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目前主要是采用手術或保守方法治療,但單純治療而不保健護理,患者難以恢復。本研究對甲鈷胺肌內注射聯(lián)合中藥內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采用合理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措施,提高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235 例,男129 例,女106 例。年齡27~75 歲,平均年齡(52.1 ±21.4)歲。病程3 個月~12年,平均(6.32 ±5.83)年。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A 組118例,B 組117 例。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程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病例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1,2]:(1)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2)經嚴格體格檢查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的表現(xiàn)。(3)影像學CT 或MRI 檢查提示有椎間盤突出。
1.3 治療方法
1.3.1 甲鈷胺 甲鈷胺500 μg 肌內注射,隔日1 次,30 d 為1 個療程。
1.3.2 獨活寄生湯加減內服治療基本方 組方包括川獨活15 g,桑寄生15 g,秦艽10 g,杜仲15 g,川牛膝12 g,防風10 g,當歸10 g,炒白芍10 g,晚蠶砂15 g(包煎),車前子15 g(包煎),生地黃15 g,藁本10 g,枳殼10 g,威靈仙10 g,黨參10 g,制川烏10 g,蔓荊子10 g,生甘草9 g。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可酌加茵陳、滑石等,舌苔薄白、脈沉細者可酌加黃芪,畏寒伴見舌淡苔薄、尺脈沉者可酌加附子、肉桂等。上藥1 劑水煎服,每日2 次,連用1 個月。
1.3.3 護理方法 A 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B 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護理。(1)常規(guī)護理方法。①臥床休息,觀察腰背疼痛、雙下肢運動、感覺變化及大小便情況并記錄,下床應佩戴腰圍。②指導患者避免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如久坐、彎腰、閃挫、受涼,注意腰部保暖,睡硬板床。③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鍛煉。④飲食以補腎、補鈣、壯筋骨為原則,如水果、蔬菜、豆類、奶制品、瘦肉、魚蝦。(2)中醫(yī)護理。①辨證施膳。按中醫(yī)腰椎間盤突出癥分為氣滯血瘀、風寒濕痹、肝腎虧虛三種證型,氣滯血瘀證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木耳、鱔魚、韭菜、田七、金針菇蒸瘦肉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多食蔬菜及水果,保持二便通暢,忌食肥甘厚味。風寒濕痹證多食清淡食品,注意保暖,天氣變化則及時增減衣被,避免受涼,寒冷陰雨天慎外出,保持居室溫暖干爽。宜進溫經通絡食物,如當歸、狗肉湯、羊肉燉生姜等溫經散寒,祛濕通絡。肝腎虧虛證宜溫暖,宜食羊肉、狗肉,雞煲紅棗、白芍、桂圓、牛膝、川芎等補腎活血;偏陽虛者予當歸、生姜、杜仲燉狗肉或羊肉,偏陰虛者予龜、鱉燉核桃肉、枸杞、龍眼肉等,平素多食動物腎臟,忌食辛燥肥膩之品,臥床休息期間防止腹脹和便秘,以免加重疼痛。②推拿按摩。揉背,使背部肌肉放松。滾搖,患者仰臥,兩膝盡量彎曲,使膝盡量靠近腹部。一手扶兩膝部,一手扶兩踝部,將腰部旋轉滾動,再將下肢用力牽拉,使之伸直。
1.4 療效評判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評判標準[1]:痊愈,癥狀消失,腰部活動自如,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正常工作及生活;顯效,癥狀基本消失,過重活動后有輕度疼痛和不適,休息后消失,基本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癥狀部分消失,活動輕度障礙,部分恢復工作及生活;無效,癥狀體癥無明顯減輕,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不能工作及生活。JOA 評分(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治療分數(shù))參照文獻評分標準[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軟件完成統(tǒng)計處理,重復測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JOA 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JOA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JOA 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治療前后JOA 評分比較組間、組內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118 9.24 ±3.17 13.35 ±3.85 B 組117 8.98 ±2.89 11.13 ±3.78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機制主要為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外力或長期勞損后,纖維環(huán)破裂伴髓核突出壓迫血管、神經,引起相應疼痛癥狀的一種疾病。近來一些研究表明[4,5],腰椎間盤突出癥所引起的下肢放射性疼痛,是由于機械性因素、化學性因素以及免疫因素刺激神經根和脊神經節(jié)使神經根受到直接損傷所致。異常放電也可引起下肢定位性的感覺、運動障礙。由于腰神經根沒有神經外膜和束膜,缺乏屏障,對缺血耐受性差,容易發(fā)生炎癥和水腫,引起不可逆的神經功能障礙。人體血清和腦脊液中大部分維生素B 與神經系統(tǒng)有關[6],甲基維生素B 可高濃度地轉運入神經細胞器,加強神經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軸漿轉運,促進髓鞘形成,刺激軸突再生及加速突觸傳遞恢復[7]。甲鉆胺是維生素B的衍生物[8],參與體內核酸、蛋白質和脂質的代謝,對神經損害具有特異性,可改善神經病變的癥狀,并促進軸索再生,從而促進神經的修復,短時間疼痛癥狀的控制率達90%[9]。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yī)學“痹癥”、“腰腿痛”等范疇。《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吨T病源候論》曰:“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由此可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肝腎不足或外傷是本病的發(fā)病之根,正虛邪侵、風寒、濕熱邪痹阻或外傷瘀血內阻是本病的發(fā)病之因。本病本虛標實,治療上應在調補肝腎的同時予以祛風、散寒、通絡,并針對寒、濕、暑、熱的基礎上加減化裁。獨活寄生湯以其兼具上述特點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首選的方劑。研究表明[10,11],LIDP 髓核中的抗原與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的自身免疫反應是椎管內炎癥反應及疼痛產生的主要原因。炎癥反應產生的白介素-1、腫瘤壞死因子及IgG,IgM 可刺激中樞及周圍神經而引起疼痛癥狀及神經根損傷。同時,神經損傷使脫髓鞘變性物質和相關抗原進入腦脊液,并進一步產生免疫球蛋白介導自身免疫反應。獨活寄生湯可能通過降低關節(jié)液內炎癥因子,如白介素-1 及腫瘤壞死因子而減輕或抑制滑膜組織炎癥反應,并進一步達到緩解或消除腫痛的作用[11]。
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后需要很長時間的康復,所以護理措施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與生活質量的改善至關重要。本研究A 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B 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護理,A 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B 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 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護理的基礎上,通過辯證施膳,對瘀血癥、寒濕證、腎虛證患者采用不同的食物調養(yǎng),比西醫(yī)不分證型,采用統(tǒng)一的飲食調理方法,更具個體適應性的優(yōu)點。同時采用了中醫(yī)的按摩推拿,可以改善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相對關系,調節(jié)小關節(jié),解除腰肌痙攣,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使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緩解或消失[12]。
科學有效的評判方法是臨床療效評價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次研究采用JOA 評分系統(tǒng),是現(xiàn)在臨床上用于評判患者腰椎疾病下腰痛的常用方法,評分量表中包括患者主觀感受及臨床客觀檢查,較單一的主觀評價更全面。于洪德[3]研究表明,JOA 評分系統(tǒng)對于評判患者腰椎疾病下腰痛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反應靈敏性,是穩(wěn)定可靠的。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護理后比較,JOA 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提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表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能明顯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后的JOA 評分,說明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不但能提高甲鈷胺肌內注射聯(lián)合中藥內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而且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有比較好的效果。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主編.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2]胡有谷主編.腰椎間盤突出癥[M].第2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221.
[3]于洪德.椎間充分加壓融合術治療退變性腰椎滑脫癥的JOA 評定及可信性[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
[4]楊維琦,李世和,曾才銘.腰椎間盤突出致腰腿疼的病因探討[J].頸腰痛雜志,2000,21(3):247-248.
[5]王 濤,馬信龍,張曉林.腰椎損傷疝出型和退變突出型椎間盤組織白細胞介素17 表達與Modic 改變的關系[J].中華骨科雜志,2012,22(4):356-361.
[6]Reynolds E.Vitamin B12,folic acid,and the nervous system[J].Lancet Neurol,2006,5(11):949-960.
[7]周增學.甲鈷胺的臨床應用[J].河北醫(yī)藥,2006,28(5):418-419.
[8]尹志文,劉 澍.甲鈷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6 例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5,6(2):86.
[9]陳建偉,臧危平,馬 濤,等.腰椎間盤突出癥兩種藥物保守治療的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3):161-164.
[10]鄭玉文.獨活寄生湯配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2,19(3):266.
[11]李春根,康曉樂,宋廣明,等.獨活寄生湯結合骨髓基質干細胞復合體修復兔膝關節(jié)軟骨缺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32):5957-5961.
[12]李 蓉.中醫(yī)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54(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