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梅
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中的應用
元春梅
目的觀察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疝氣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采用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麻醉,對照組采用靜注氯胺酮麻醉。結果兩組間對比發(fā)現,觀察組的HR、MAP在術前、術中、術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蘇醒時間為(8.34±3.50)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60±6.50)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中的應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七氟醚;氯胺酮;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臨床效果
小兒腹股溝疝是外科常見的多發(fā)疾病,該病引起的嵌頓會造成小兒腸管穿孔或壞死,甚至會導致急性腹膜炎,嚴重時會出現中毒性休克,危及患兒生命[1]。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也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由于小兒與腹腔鏡手術的特殊性,對麻醉的要求也進一步增高,這就要求麻醉鎮(zhèn)痛效果好、誘導及蘇醒快、肌松完全。我院通過對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欲行疝氣修補術的患兒采用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麻醉,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疝氣修補術患兒100例,其中腹股溝疝氣78例,腹壁疝16例,其它疝6例,均為男性,年齡5個月~6歲,平均(3.6±2.4)歲,體重6.8~22.0kg,平均(20.3±7.2)kg。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 50例,年齡5個月~6歲,平均(3.5±1.6)歲,體重6.5~21.0kg,平均(18.6±7.4)kg;對照組50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3.8±1.1)歲,體重6.1~22.0kg,平均(18.1±3.2)kg。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觀察組采用氯胺酮聯(lián)合七氟醚麻醉,術前靜注氯胺酮1.5~2.0mg/kg,氧流量5L/min,同時吸入濃度2.0%~3.0%七氟醚;術中七氟醚吸入濃度及氧流量根據小兒有無體動調節(jié),手術完畢立即停止七氟醚吸入;對照組采用氯胺酮靜注麻醉,入室前肌注 6mg/kg氯胺酮,患兒入睡后入室,面罩吸氧,持續(xù)靜滴0.1%氯胺酮葡萄糖液維持麻醉;術中靜滴速度依據患兒麻醉深淺調節(jié),于手術結束前10min停藥。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患兒術前、術中、術畢心率(HR)、血壓(MAP)的變化,有無胸腹肌肉僵硬、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患兒在蘇醒期如術后惡心、嘔吐及其它不良反應情況;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的蘇醒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經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R、MAP比較如表 1所示,觀察組患兒HR、MAP在術前、術中、術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各項指標在術前、術中、術畢有較明顯的波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對比發(fā)現,觀察組各指標在術前、術中、術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兒各時間點HR、MAP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各時間點HR、MAP比較(±s)
注:*表示P<0.05;與對照組比較,#表示P<0.05
指標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中 術畢HR(次/min)對照組 5085.8±13.3*107.3±14.6*102.7±15.8*觀察組 5077.3±12.4#74.2±11.6#70.5±12.8#MAP(mmHg)對照組 5076.8±13.1*66.2±14.3*52.4±17.5*觀察組 5086.2±15.6#88.6±16.7#86.4±14.5#
2.2 不良反應及蘇醒時間比較如表2所示,觀察組出現躁動3例,嘔吐4例,對照組躁動6例,嘔吐7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蘇醒時間為(8.34± 3.50)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60±6.50)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腹腔鏡下行小兒疝氣修補術由于時間短,患兒本身生理特點是各種臟器發(fā)育尚未成熟、受氣腹壓力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干擾比成人嚴重,由麻醉引起的呼吸道并發(fā)癥較多,所以由此帶來的麻醉用藥及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麻醉安全、無不良反應,且蘇醒快[2]。所以小兒麻醉時應慎重正確選擇及配伍麻醉藥物。氯胺酮被臨床廣泛應用,其具有作用時間短、起效快、蘇醒快,且鎮(zhèn)痛效果好的優(yōu)點,但易引起血壓增高、心率增快,對呼吸有抑制作用;而作為新一代的全身麻醉藥物——七氟醚,有良好的氣道耐受性,可控性強,對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小[3]。兩者合用鎮(zhèn)痛、鎮(zhèn)靜具有優(yōu)勢互補,不但增加了麻醉效果,還可以減少藥物的用量,同時有效減輕對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的不良反應,大大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筆者通過對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疝氣修補術患兒,采用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麻醉發(fā)現,HR、MAP在術前、術中、術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中不良反應少,蘇醒快,值得臨床推廣。陳磊[4]在 66例小兒手術麻醉中采用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麻醉,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綜上所述,七氟醚聯(lián)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中的應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1] 周琳,周畢軍.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與傳統(tǒng)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4(33):1682-1683.
[2] 錢勁松.丙泊酚復合氯胺酮在小兒腹腔鏡疝修補術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09,14(2):55-56.
[3] 張文禮,霍保善,何仁亮,等.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5(6):33-34.
[4] 陳磊.七氟醚與氯胺酮在小兒手術麻醉中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8(9):50.
R656.2
A
1673-5846(2013)09-0078-02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天津 3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