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質(zhì)初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家附近變得很是忙碌,有不少工人在這一片小區(qū)里走來走去,一車車黃沙水泥運了進來。我好奇地打量這一切,“是要造新房子了嗎?”那時有點無知的我問一個面善的工人叔叔,他朝我笑笑,沒有說話。
我們這個小鎮(zhèn)似乎要有大變化了呢。我喃喃自語道。
好長一段時間,放學(xué)后我都是在噪音中度過的。“轟隆轟隆……”攪拌機煩躁的聲音不絕于耳,到處都是工人們嘰嘰喳喳的干活聲。白天也就算了,可晚上還是這樣。應(yīng)該還要開夜工吧,所以就在高處掛了個“小太陽”,那稱號可真不是隨便給的,明晃晃地掛在那兒,像是要把人眼刺瞎似的。原本平整的小路鋪上了一層石子沙灘,路邊鋼筋林立,走路保不準要摔幾跤。
記得那時我快要小學(xué)畢業(yè)了,小升初的壓力在這些改變下膨脹開來,我煩透了這些。我曾向父母抱怨:“不如我們就跟別人一起,搬家算了,那樣還能拿到一大筆錢呢?!?/p>
老爸拍拍我爆滿青春痘的臉,說:“小丫頭,你不懂?!蔽艺娴牟欢?,明明有這么大一塊肥肉放在我們面前,為什么我們就一定要咬著硬骨頭不放呢?
漸漸地,我習(xí)慣了在這吵鬧聲中做作業(yè),在這吵鬧聲中吃飯睡覺。一切都似乎恢復(fù)到了原來的起點。而我們家附近的變化,我也一點一滴地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從一個淺坑,到后來的深坑,這是他們在打地基。
他們又花了半個年頭,用水泥一層一層澆灌,加固,慢慢地就有了雛形。上了初中,我一天天長大,工人們用心血鑄出的“水泥柱子”也在一天天長大。我漸漸知道了那是什么,老爸告訴我說,那叫“高鐵”。
我心里開始被喜悅和興奮浸滿,那些國際大都市才配擁有的高鐵居然也進軍我們這些小城鎮(zhèn)了,做作業(yè)時抬頭一看,便能見著它的身影,心里不由得感到一種自豪。
薦 評
文章以“高鐵進小鎮(zhèn)”為題,開口小,切入點很特別。從“我”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歡欣,感情充沛且符合一個孩子的心理特征。另外,作者以小見大的寫作方式,也值得我們借鑒。
一天,我正在做數(shù)學(xué)題,擦完錯題痕跡的橡皮屑都堆得像座小山了。忽然頭頂傳來一種陌生的響亮渾厚的鳴笛聲。我被震住了,血管里的血液像是聽到某種呼喚而興奮地跳躍著。
慢慢抬起頭,目光只捕捉到被它帶動的急馳而去的風(fēng)的身影,“嗚嗚—”的聲音還在我耳邊縈繞。低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手邊的橡皮屑早已被我拂得滿地都是。雖然我知道那只是試通車,但我已經(jīng)能夠想象真正的高鐵在那上面馳騁了。映著藍天白云,像一匹駿馬似的,在藍天中跑過。
我知道現(xiàn)在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十個人九個有車不足為奇。我們的祖國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沒少費功夫,而高鐵的出現(xiàn)無疑大大緩解了這一難題。我在長大,我們的祖國也在變強。就像高鐵將在藍天中駛過,我將在我的人生路上奔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