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敏
(鄭州市中牟縣中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1450)
中藥貼敷配合中藥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
馬麗敏
(鄭州市中牟縣中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1450)
目的 觀察中藥外敷配合中藥霧化在治療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方法 將96例住院的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在此基礎上實驗組患兒進行中藥外敷和中藥霧化吸入。結果 實驗組的住院天數和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χ2=4.4137,P<0.05);實驗組的體溫恢復天數、呼吸音恢復天數、胸片恢復及住院天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均<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肺炎患兒實施中藥外敷及中藥霧化吸入,能顯著提高療效,優(yōu)于單純常規(guī)護理。
中藥貼敷;霧化;小兒;肺炎;護理
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以發(fā)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啰音為主要臨床癥狀[1]。在我國兒科全年住院的人數中嬰幼兒肺炎占24.5~56.2%[2]。如果沒有合理有效的護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兒的康復,為進一步提高小兒肺炎治愈率,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們對住院肺炎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中藥外敷配合中藥霧化吸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肺炎患兒96例。均參照小兒肺炎診斷標準,結合胸片及臨床表現進行確診[3]。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齡6個月~7歲;病程在1周以內,有發(fā)熱、咳嗽、氣促表現,肺部可有喘鳴音或濕羅音,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隨機將96例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胸片及藥物治療方法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取常規(guī)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及口服藥物對癥治療和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給予中藥貼敷加中藥霧化,具體內容如下:
1.2.1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采用的護理方法
①一般護理: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潔,定時通風,要防止對流風,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溫度在18~22oC,濕度在50%~60%[4],并與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兒分開安置,防止交叉感染。②健康宣教:及時向患兒家長介紹本病的病因、病程及相關的治療護理措施,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適予以說明,對家長的疑慮進行心理疏導,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③營養(yǎng)及水分的補充:指導患兒家長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不宜過飽。同時要注意多飲水,以利于解熱和化痰。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喂哺姿勢,以免發(fā)生嗆咳窒息。④用藥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注意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靜脈給藥時控制輸液速度,必要時使用輸液泵控制滴速,告訴家長不要擅自調節(jié)滴速。嚴格掌握用藥時間及用藥量。⑤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協(xié)助患兒有效的咳嗽,經常翻身拍背,促進分泌物的排出。有氣促呼吸困難的患兒,給予氧氣吸入1.0L/min。
1.2.2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增加的護理方法
①中藥貼敷:取自擬敷胸散,成分:大黃、玄明粉按5:1混勻[5],加溫水適量調成糊狀,平攤在3M敷貼上(一般為6cm×7cm),厚薄適中(一般為0.3cm~0.5cm)?;純喝扰P位或俯臥位,暴漏敷藥部位,將攤好的膏藥敷在患兒雙側背部。敷藥時間依據年齡及耐受程度而定:1歲以內8min、1~3歲10min、4~7歲15min。每天一次,剛敷完皮膚微微發(fā)紅,屬正?,F象。②中藥霧化吸入:對于痰黏稠不易咳出的患兒應用中藥霧化吸入,配方有:灸麻黃、杏仁、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萊菔子、法半夏、茯苓、陳皮、車前子、干姜、甘草[6]。各藥劑量根據患兒體重而定。按中藥常規(guī)煎法將藥物煎好去渣裝瓶備用。霧化吸入器藥杯中放入藥液40ml,患兒取端坐位,較小患兒可有家長抱著,進行霧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5~20min,每次霧化吸入后均予胸背部叩擊,利于痰液咳出。及時擦凈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時予以吸痰。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體溫正常,肺部啰音消失,X線復查肺部病灶吸收,血象恢復正常。好轉:癥狀減輕,肺部啰音減少,X線復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癥狀和體征均無改善或惡化者 [7]。痊愈、好轉判為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413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組的體溫恢復天數、呼吸音恢復天數、胸片恢復及住院天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均<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指標恢復時間比較 (,d)
表2 兩組各項指標恢復時間比較 (,d)
組 別例數體溫恢復天數呼吸音恢復天數胸片恢復天數住院天數實驗組483.87±1.024.81±1.136.89±2.508.05±2.81對照組484.78±1.255.69±1.438.64±2.7510.12±2.90 t 3.90783.34513.26223.5515 P<0.01<0.01<0.01<0.01
小兒肺炎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仍然多采用靜脈點滴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反復的靜脈穿刺,增加了患兒痛苦;長時間應用抗生素,增加了細菌耐藥性的產生;長時間的住院增加了醫(yī)療費用,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一個患兒住院多是由幾個家屬陪同,影響了工作。本研究顯示,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采用中藥外敷配合中藥霧化吸入對治療小兒肺炎確實有效,其可能的機制如下:①敷胸散中大黃具有清熱瀉火,化痰逐瘀的功效,配以玄明粉軟堅散結,可宣降透泄郁閉之肺氣。貼敷療法從經絡角度來講,肺炎水泡主要密集在肩胛下角和脊柱兩旁,此處是督脈和膀胱經所循路線,是人體的氣管、支氣管及肺所在的部位。貼敷藥物可通過穴位、經絡傳導使藥物直達病所,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使毛細血管擴張,直接改善肺的微循環(huán),促進滲出的吸收及肺部啰音的消失。②超聲霧化吸入是應用超聲波聲能,使藥液變成霧滴直徑為2~5 μm的氣霧[8],由呼吸道吸入,能直接到達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并因重力而沉積下來,發(fā)揮各種藥物的局部作用。所配藥物中麻黃具有發(fā)汗、解熱和抗流感病毒作用,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杏仁、蘇子、葶藶子、萊菔子、白芥子、半夏、干姜、甘草具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的功效。藥物通過超聲霧化吸入可直達病所,經黏膜吸收,起效迅速,可稀釋痰液,消除局部炎癥,解除支氣管痙攣,保證藥物成分的有效吸收,又可以解決喂養(yǎng)小兒中藥的麻煩。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使用中藥外敷配合中藥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操作簡便,副作用小,無創(chuàng)無痛,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 譚蔚.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小兒肺炎的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87-88.
[2] 胡京梅.30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0):2713-2714.
[3] 沈曉明.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72-279.
[4] 郭翠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2,8(1):64-65.
[5] 張雅鳳.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小兒肺炎臨床療效評價[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0,6(4):13-16.
[6] 胡清偉.中藥辨證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9):59-60.
[7] 許曉莉.自擬肺炎寧貼穴位敷貼佐治小兒肺炎63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0,2(5),437-438.
[8] 李曉卷.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13),2896-2897.
R473.72
B
1671-8194(2013)19-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