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艷
(永州市中心醫(yī)院(南院),湖南 永州 425006)
探討關節(jié)鏡下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后重建術的圍術期護理方法
唐 艷
(永州市中心醫(yī)院(南院),湖南 永州 425006)
目的 觀察關節(jié) ACL(鏡下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后的情況,探討重建術圍術期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過的關切 ACL損傷的患者,35 例,在其關節(jié)鏡下進行 ACL 的重建術,對其進行圍術期護理。結果 對選取的 35 例患者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 9 至 18 個月,經護理后,所有患者術前病癥全部消失,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也有明顯的好轉,并且能夠正常地活動關節(jié)。結論 對關節(jié)ACL 損傷患者進行重建術,圍術期護理能夠使患者有效恢復關節(jié)功能。
關節(jié)鏡;重建術;交叉韌帶損傷;圍術期護理
一般而言,ACL損傷幾本都會與半月板以及側副韌帶損傷相合并,損傷后,關節(jié)情況不穩(wěn)定,且會產生疼痛感,膝關節(jié)的功能也因此大大受到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院對選取的35例患者進行了ACL重建術,并為其進行圍術期護理,最終得到較為滿意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過的關節(jié)ACL損傷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齡大致在16~47歲之間,平均年齡大致為33歲。35例患者中,為急性創(chuàng)傷的患者有27例,為陳舊損傷的患者為8例。所有患者全部在關節(jié)鏡下采取縫線鋼板以及自體半健肌重建術措施,對其他韌帶受傷的進行修補或者重建,如果半月板有所損傷的患者,則對其進行鏡下切除或者修整。
1.2 方法
醫(yī)護人員應與主治醫(yī)師一起,共同制定關于圍術期的護理計劃以及該期間所在進行的康復訓練計劃,無論是在術前還是術后,都應做好護理工作,將患者關節(jié)的活動情況,肌肉的靈活情況等方面規(guī)劃出具體的目標,并按照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整。另外,主管護理人員不能忽略對患者的授教,就要積極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并告訴患者相關訓練的內容以及它的重要性。圍術期護理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手術的了解程度比較低,因為身體上的痛苦,他們很盼望做手術,渴望能盡快脫離這種痛苦的狀態(tài),但是又擔心手術后情況會變得更糟,然而他們又對手術非常懼怕。患者的這種心理是非常正常的,針對這種心理,相關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給予更多關心以及安慰,同時,耐心為患者講解手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其病情情況,手術的治療方法,經過手術后的治療效果,以及對手術的預期目標等。使患者主動地參與到治療中,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家屬給予患者支持,讓患者得到更多安慰與關懷,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起患者與疾病斗爭的決心與信心。②術前訓練:手術后,患者的大小便等各種行為幾乎都在床上進行,為了盡量避免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而導致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應,手術手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訓練,指導患者在練習在床上大小便等行為。③功能鍛煉:想要將膝關節(jié)維持在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股四頭肌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結構,在手術前,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直腿抬高以及股四頭肌的訓練,這對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指導患者盡量進行伸膝鍛煉,但是關節(jié)不要進行任何活動,將股四頭肌進行收縮,使之呈繃緊的一種狀態(tài),大致維持5s,然后放松,停頓一會兒,再進行同樣的動作,反復進行,每天進行4~5次的鍛煉,每次練習時間保持在4~5min,囑咐患者進行鍛煉時需有節(jié)奏地進行,并且將動作做到最大的限度。另外,進行直腿抬高活動時,前幾次可由他們協(xié)助,患者平躺在床上,將腿伸直,然后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時,停住大致5s的時間,然后慢慢放下,每天需練習300~500次,分3~4次進行,腿抬高的解譯最好保持在45°以內。
1.2.2 術后護理
①一般情況觀察: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尤其是患者的體溫情況,在手術后7d內,看患者的體溫是否出現(xiàn)升高的情況,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感染情況。手術后常會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最覺的是關節(jié)腔內積液、出血,對于這種情況,手術后的包扎應加壓,對切口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看是否出現(xiàn)紅腫、熱、痛以及患肢皮膚的顏色、溫度、末稍循環(huán)等情況。另外,注意引流管,不要讓它受壓、扭曲等,對引流的顏色、引流量以及其性質也要進行觀察,手術后的24~48h內,引流量如果在50mL以內,便可將引流管拔除[2]。②冰敷護理:采用冰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減少關節(jié)腔內的積液以及切口的滲液及滲血[3]。一般而言,在手術后的3d,都應對患者進行冰敷,并對患者進行注意事項的指導,以防止發(fā)生凍傷情況。③康復鍛煉:將患者送回病房以后,應在其患肢下墊一個柔軟的墊子,抬高20°~30°,使患肢保持在稍微高于心臟的位置,這樣能夠改善血液回流現(xiàn)象,從而防止患肢發(fā)生腫脹的情況。當麻醉消失后,便可進行相關的關節(jié)活動,如果疼痛感不強,可試著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鍛煉,這樣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以及形成深靜脈血栓[4]。術后3~4周用雙拐進行負重,慢慢到完全負重,3~8周后棄拐行走。術后7~22周,患者可不勝逐漸進行負重,但是不可進行劇烈進去,術后23~30周,患者的體育運動便可以慢慢恢復。④一般護理:告知患者每餐少吃,可采用多餐制的方法,必須增加營養(yǎng)的攝入,保持充足的睡眠與良好的心態(tài),且應按時進行功能鍛煉[5]。遵守醫(yī)囑,運用相應藥物,并觀察用藥后的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下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組間的比較用t進行檢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平均值。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選取的35例患者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9~18個月,總平均隨訪時間為12個月,經護理后,所有患者術前病癥全部消失,沒有出現(xiàn)感染情況,也沒有出現(xiàn)關節(jié)腔粘連的情況以及關節(jié)僵硬等相關的并發(fā)癥,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也有明顯的好轉,并且在術手12周左右,所有患者都能夠正常地活動關節(jié)。所有患者中,自我評價非常滿意的患者有32例,較為滿意的患者有3例。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患者護理前后比較表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jié)中非常重要的穩(wěn)定結構,損傷后膝關節(jié)的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對關節(jié)ACL損傷患者進行重建術,圍術期護理能夠使患者有效恢復關節(jié)功能。
[1]馬燕紅,程安龍,江瀾,等.半腱肌半膜肌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后早期康復[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2,24(6):331-333.
[2]Melegati G., Tornese D, Bandi M,et al.The role of the rehabilitation brace in restoring knee extens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3,11(5):97.
[3]謝磊,陳百成,王曉峰,等.自體及同種異體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后本體感覺恢復的比較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1,25(8):176-177.
[4]謝磊,陳百成,王曉峰,等.自體及同種異體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后本體感覺恢復的比較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1, 25(8):98-100.
[5]陳紅云,葉紅,劉美芬,等.膝關節(jié)鏡下自體半腱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的康復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12):774-775 .
R473.6
:B
:1671-8194(2013)04-0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