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陽
(山東省德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肺內科,山東 德州 253004)
利福平注射液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觀察
許世陽
(山東省德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肺內科,山東 德州 253004)
目的 探討利福平注射液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 34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17 例,觀察組給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療,對照組給予利福平膠囊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經(jīng)過 2個月的系統(tǒng)治療后,觀察組的痰涂片轉陰率、病灶吸收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為 100%、94.1%、35.3%,對照組分別為為 64.7%、58.82%、70.6%,觀察組痰涂片轉陰率與病灶吸收總有效率都優(yōu)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利福平注射液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少,能快速控制臨床癥狀、縮短排菌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肺結核;利福平注射液;利福平膠囊
近年來,全球結核病的發(fā)病率高居不下,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jīng)成為嚴重危害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而我國結核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據(jù)2000年第4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已有現(xiàn)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451萬例[1],肺結核發(fā)病早期結核桿菌生長、繁殖相對活躍,此時給予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能發(fā)揮殺菌的最大效能。而在臨床抗結核經(jīng)典治療方案中,利福平是抗結核病的首選治療藥物,在抗結核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臨床療效好。目前,臨床使用的多數(shù)是膠囊或片劑,但口服利福平膠囊因經(jīng)胃腸道入血,因此,對患有胃腸疾患的患者,導致該藥的血濃度減少,影響臨床療效。而國產利福平注射液的研制成功,為肺結核患者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利福平注射液經(jīng)靜脈直接入血,能有效保持血藥濃度,增強治療效果。對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7例肺結核患者給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3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1年全國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7例,其中觀察組男性8例,女性9例;年齡l5~63歲,平均年齡為39歲;病程15d~22個月,平均病程8個月;有空洞的患者9例,無空洞的患者5例,雙側肺結核3例;臨床表現(xiàn):低熱2例,咳嗽、咳痰3例,消瘦2例,乏力2例,氣喘2例,胸痛3例,盜汗3例;右上肺野的有7例,左上肺野有10例。對照組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齡l7~64歲,平均年齡為41歲;病程13d~20個月,平均病程7個月;有空洞的患者8例,無空洞的患者4例,雙側肺結核5例;臨床表現(xiàn):低熱4例,咳嗽、咳痰2例,消瘦1例,乏力1例,氣喘3例,胸痛4例,盜汗2例;右上肺野的有8例,左上肺野有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痰直接厚涂片檢抗酸桿菌陽性,同時給予菌種鑒定,確定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x線胸片證實肺內均為活動性病變,有或無空洞,其病灶均在雙側上肺野,所有入選患者均肝、腎功能正常,無精神病和癲癇史,無嗜酒和吸毒史,無粉塵作業(yè)史,排除免疫抑制劑及激素使用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以及心、肝、腎功能等臟器疾病者,無糖尿病、肺部真菌感染、高血壓、艾滋病等嚴重疾病史,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2HZE/4HR方案(H:異煙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進行抗結核治療,觀察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利福平注射液450~600 mg加入0.9%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利福平膠囊450~600mg每日一次,空腹口服;兩組均持續(xù)給藥2個月,觀察臨床療效。
1.4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1、2個月后,查痰涂片3次,與治療前的痰檢驗進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1、2月末痰菌陰轉情況。根據(jù)痰涂片陰轉率,在經(jīng)過2個月治療后可分為,顯效:痰涂片全部或90%由陽性轉為陰性;有效:痰涂片60%~90%由陽性轉為陰性;無效:痰涂片在經(jīng)過2個月治療后,其轉陰率低于6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經(jīng)過2個月的治療后,患者的病灶可分為,顯效:肺部病灶完全或基本吸收;有效:病灶吸收面積小于原病灶的1/3;無效:病灶無明顯吸收,甚至病灶擴大??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觀察項目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尿常規(guī)、胸片檢查,并與治療前的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看用藥后是否存在對肝、腎功能的損害。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及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以及是否伴有關節(jié)疼痛,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痰涂片轉陰率比較
經(jīng)過2個月的系統(tǒng)治療后,觀察組的痰涂片轉陰率為100%,對照組的痰涂片轉陰率為64.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痰涂片轉陰率比較
2.2 兩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為94.1%,對照組患者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為58.8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比較
表3 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
2.3 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下降情況及肝功能異常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反應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3%,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0.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肺結核又稱為肺癆,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fā)的一種慢性肺部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低熱、疲乏、盜汗、無力、咳嗽、咳痰、胃納減退、消瘦、咯血或者痰中帶血、胸痛以及呼吸困難等?,F(xiàn)今肺結核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慢性傳染病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臨床以活動性肺結核中初治菌陽肺結核較為多見[2]。利福平又名甲哌利福霉素,屬復合大環(huán)類廣譜抗生素,是臨床上首選的抗結核藥物,是從利福霉素β得到的一種半合成抗生素,靜脈滴注后半小時血藥濃度達最高峰,其作用抑制敏感菌DNA一依賴性的RNA聚合酶活性,尤其抑制細菌RNA聚合酶,從而有效地阻礙核糖核酸的合成,其組織滲透能力強,能迅速進入細胞和空洞中,對細胞內或細胞外、任何生長環(huán)境及生長狀態(tài)下的結核分枝桿菌均具有較強的殺菌效果,但單獨給藥時,容易發(fā)生耐藥性,因此,臨床治療肺結核上,一般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利福平注射液在我國已研制成功并投入市場,適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結核病,如:初治、復治及耐藥型的結核,療效顯著。因為,利福平注射液是一種靜脈注射制劑,靜脈注射劑生物利用度明顯高于口服制劑,因此,相比利福平膠囊的治療效果更加突出,但作用機制與口服利福平的作用機制相似,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其不良反應小??诜F竭M入胃腸道后其藥物的藥效發(fā)揮程度主要取決于被吸收的程度,當患者的腸道內積存食物過多時,利福平的吸收會很慢,從而導致人體血藥濃度減少,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造成藥物效價大大減少。并且,由于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導致患者對藥物耐受性相對較差,因而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影響利福平藥效的發(fā)揮,導致復治患者增加,增大治療難度,因此,新的治療方案值得探討。而利福霉素鈉注射液的臨床應用前景較好,作為一種廣譜抗生素,它不僅能有效治療肺結核,還對各種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療效,而且用藥前無需做皮試,使用方便。備受臨床醫(yī)生的青睞。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過2個月的系統(tǒng)治療后,觀察組的痰涂片轉陰率、病灶吸收總有效率都優(yōu)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利福平注射液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少,能快速控制臨床癥狀、縮短排菌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波.利福平注射液~膠囊序貫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強化期的療效觀察lJ1.中國藥房,2008,19(26):2051-2052.
[2]朱春梅.利福平注射液與利福平膠囊治療初治空洞型肺結核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2):219.
R521
:B
:1671-8194(2013)04-0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