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昱旻
(海城市中心醫(yī)院 內二科,遼寧 海城 11420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的診治分析
吳昱旻
(海城市中心醫(yī)院 內二科,遼寧 海城 114200)
糖尿??;冠心??;心肌梗死;危險因素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伴發(fā)急性心肌 梗死(AMI)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明顯大于非糖尿病患者。同時也有大量的臨床實際化驗顯示,許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既往沒有糖尿病病史早期也常出現(xiàn)血糖水平升高,并且和治療效果、并發(fā)癥及預后、死亡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相關,急性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AMI)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
1.1 對象
通過對我院2007年~2010年收治23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了高血糖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良影響。根據(jù)入院前已有明確糖尿病史或無糖尿病史但入院時隨機血糖水平升高(血糖≥7.8mmol/L),將患者分為3組,其中A組:既往已經確診糖尿病的患者82例;B組:非糖尿病但入院隨機血糖水平升高(血糖≥7.8mmol/L)的患者57例;C組:非糖尿病且入院隨機血糖水平正常的患者99例。
1.2 診斷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符合200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對心肌梗死的重新定義。糖尿病診斷標準采用WHO標準,并排除1型糖尿病。
1.3 治療
患者入院后,發(fā)?。?h內的符合溶栓適應癥無溶栓禁忌癥的患者,給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療;常規(guī)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阿司匹林、波立維聯(lián)合抗血小板治療,根據(jù)具體病情選擇應用硝酸酯類,ACEI/ARB,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他汀類等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給予胰島素治療。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給予相應藥物治療。發(fā)病1周后肌鈣蛋白正常的部分病例行冠狀動脈造影及PCI治療。
2.1 分析方法
對患者的年齡,性別,心率,血壓,血常規(guī),血糖,血脂,心電圖ST段抬高導聯(lián)涉及病變壁范圍,溶栓是否再通,心臟彩超判定心功能及室壁瘤形成,行冠狀動脈造影及PCI涉及病變血管部位,是否再發(fā)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絞痛,并發(fā)惡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顫動、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頻發(fā)室性早搏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比較。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2.2 分析結果
①對三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表1)結果:A、B組與C組比較女性所占比例較高,A組高血壓病史患者的比例高于C組。A、B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C組。與C組比較,A、B組患者心率較快,入院時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較高,平均住院時間較長。②對三組患者病變范圍、治療效果、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比較(表2)結果:與C組比較,A、B組患者心電圖示ST段抬高的相關導聯(lián)多,常涉及多個壁病變。A、B組與C組比較溶栓再通率低。A組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為多支病變的比例高于C組。A、B組患者心功能Killip≥Ⅱ級所占比例高于C組。A、B組患者住院期間再發(fā)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絞痛,并發(fā)室壁瘤形成,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顫動、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頻發(fā)室性早搏等)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比例均高于C組。A、B組住院期間病死率高于C組。
表2 三組患者病變范圍、治療效果、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比較[例數(shù)(%)]
眾所周知糖尿病累及大血管、小血管、微血管病變,心肌病變及植物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其梗死范圍較大,常有多支冠狀動脈受累,冠狀動脈小分支及微血管的病變也較重,易出現(xiàn)泵衰竭及各種并發(fā)癥,預后差。但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的非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梗死范圍也較大,也常見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出現(xiàn)并發(fā)癥比例較多,預后不好,死亡危險程度相當于糖尿病患者[1]。高血糖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預后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疾病較嚴重而引起兒茶酚氨、皮質醇等應激激素的激活有關。尤其對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只有在嚴重的應激狀態(tài)下才會達到糖尿病狀態(tài)血糖水平。因此高血糖可能反映了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廣泛的冠狀動脈病變和心肌損傷,而與預后不良相關。合并高血糖患者預后不良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高血糖時,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升高,脂肪酸使損傷的心肌耗氧量增加,收縮力減弱,β受體興奮性增加使心肌細胞膜受損,膜內外鈣平衡失調,易發(fā)生心律失常。②高血糖產生滲透性利尿,代償性的左心室舒張末壓增高可加重心臟負荷。③高血糖可使血紅細胞中糖基化血紅蛋白增高。促進細胞間黏附分子表達,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增強,增加血黏度,加重微循環(huán)障礙。④血糖升高使心肌對缺血缺氧的敏感性增加。⑤高血糖加重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增加炎性反應,加重游離基誘導的再灌注損傷,增加梗死面積,降低心臟功能。由此可見血糖升高可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左室舒張末期容量、加劇左室重塑,使心功能下降,增加病死率。
總之,近年來很多研究均表明,無論是否有糖尿病史,早期急性高血糖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預后不良、近期病死率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應引起我們臨床工作的高度重視。
[1]閆明珠,胡大一,余金明,等.無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新診斷糖代謝異常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92(18): 1256-1259.
R542.2+2;R587.1
:B
:1671-8194(2013)04-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