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春 劉春平 蒲國明
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四川 達州 635000
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在41例高血壓腦出血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張皓春 劉春平 蒲國明
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四川 達州 635000
目的:探討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療效。方法:選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調整血壓、脫水劑控制顱內壓、防治相關并發(fā)癥等內科保守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治療。評定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5.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1.4%;觀察組死亡率為9.7%;對照組死亡率為19.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療效顯著,值得借鑒。
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硬通道
高血壓腦出血是常見的臨床危急重癥之一,患者病情復雜,進展快,預后差,需要及時有效的救治,在臨床治療措施中,單純的藥物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有限。而開顱的血腫清除術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不容易耐受,容易留下后遺癥。本文選擇我院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觀察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上述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患者入院后均經頭顱CT檢查后確診。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2.4± 5.7歲;血腫量最小25ml,最大量68ml,平均血腫量43.5 ±5.1ml;清醒患者23例,嗜睡患者10例,淺昏迷患者4例,深昏迷患者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63.0±5.2歲;血腫量最小25m l,最大量67ml,平均血腫量43.1±6.4ml;清醒患者21例,嗜睡患者11例,淺昏迷患者5例,深昏迷患者共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調整血壓、脫水劑控制顱內壓、防治相關并發(fā)癥等內科保守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根據CT所示血腫部位等臨床資料,定位后,確定進針點和進針方向,常規(guī)消毒麻醉成功后,選擇一次性微創(chuàng)穿刺針 (北京萬特福公司提供),在充電電鉆驅動下,直接穿顱進入血腫中心,接引流管后退出針芯,擰緊蓋帽后實施抽吸和沖洗,先抽吸血腫周圍未凝固血液,而后沖洗半凝固血液,及時注入適量生理鹽水后再抽吸,固態(tài)血腫采用血腫粉碎器進行粉碎,而后注入尿激酶,然后閉管3天后行開放引流,每天2次,術后定期復查CT,無血腫時可拔針。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改善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在發(fā)病后的當天、發(fā)病后2周和發(fā)病后4周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定。療效評定分為4個級:顯效、有效、效差、死亡。根據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病情程度為0級或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發(fā)病時減少21分以上,臨床效果評定為顯效;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發(fā)病時減少8~20分,臨床效果評定為有效;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發(fā)病時減少不到3分,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發(fā)病時增9分,評定為效差??傆行剩斤@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有效、效差、死亡分別為10例、21例、6例、4例;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顯效、有效、效差、死亡分別為4例、13例、16例、8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5.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1.4%;觀察組死亡率為9.7%;對照組死亡率為19.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措施有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其中開顱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并發(fā)癥較多,術后留有后遺癥,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減少,隨著手術技術和手段的發(fā)展,逐漸出現了小骨瓣開顱術、鉆孔引流、立體定向穿刺等,使手術創(chuàng)傷大大降低,但是上述方法中的碎吸范圍、深淺等不易掌握,影響治療效果[1]。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能夠徹底清除血腫,治療效果好,是治療顱內血腫的新方法和新途徑。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是在CT定位下進行的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不需要開顱,創(chuàng)傷小?;颊呤中g痛苦小,術后蘇醒快,患者容易接受。微創(chuàng)清除術中采用硬通道下清除,其穩(wěn)定性和密閉性均較好,是把穿刺、抽吸、沖洗及粉碎、引流等操作融為一體,手術過程中不留下盲區(qū),治療效果好[2,3]。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說明硬通道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粉碎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療效顯著,值得借鑒。
[1]鄧華斌.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 [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12(19):31-32.
[2]施彥,劉傳淵,邱萬斌,等.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右江醫(yī)學,2009,37(1):20-22.
[3]廖頌明,江煥新,沈偉俊.硬通道引流和軟通道引流治療老年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3):294-295.
R743.2
A
1007-8517(2013)17-0064-01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