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澤勇
缺血性心肌病是臨床冠心病的一種,缺血性心肌?。?]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肌長時間缺血導致的心肌纖維化,該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心律失常、心衰竭和心臟擴大等,嚴重時則會危及生命,引起了臨床的廣泛重視。傳統(tǒng)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藥物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移酶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移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但這些藥物尚未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2]。此次研究在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傳統(tǒng)方法上聯(lián)合使用藥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57~85歲,平均年齡為(67.5±7.8)歲。按照患者的心功能等級:心功能Ⅲ級患者占56例、Ⅳ級患者24級例;臨床資料調(diào)查顯示所選患者無瓣膜心臟病、急性左心室功能不全和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情等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1.2 入選標準 ①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協(xié)會提出的缺血性心肌病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新功能等級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提出的心肌功能分級為Ⅲ~Ⅳ級。③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值不超過40%。④認真配合觀察和治療的患者,遵醫(yī)行為良好。
1.3 試驗方法 本次試驗采取對照性試驗研究方法,對照組患者給與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用藥,使用鹽酸曲美他嗪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收縮功能、心功能分級及6 min步行距離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硝酸酯類、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移酶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曲美他嗪20 mg(廣州環(huán)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888),3次/d,瑞舒伐他汀10 mg(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65),1次/天。療程均為半年,患者在治療前后給與常規(guī)的臨床檢查。
1.5 療效評定標準 本次研究的療效標準判定如下:無效,用藥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無改善或者發(fā)生惡化;有效,用藥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改善Ⅰ級;顯效:用藥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可改善Ⅱ級或Ⅱ級以上??傆行?(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4.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半年后,觀察組用藥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比較情況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心臟結構與心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左心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和6 min步行試驗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治療后,兩組左心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和6 min步行試驗與較治療前比較得到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情況(,n=40)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情況(,n=4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LVEDV LVESV LVEF 8MWT對照組 治療前 57.96±5.15 70.98±6.34 29.71±5.72 227.61±23組別.95治療后 52.48±6.04* 63.35±7.22* 33.51±4.83* 316.38±41.82*觀察組 治療前 57.78±5.29 70.85±6.57 29.74±5.48 227.14±24.53治療后 47.28±7.49** 58.59±7.92** 39.93±5.64** 361.53±48.04**
2.3 不良反應 本研究所有觀察病例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了谷丙轉(zhuǎn)氨酶輕度增高(<45 u),但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的病例,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均未出現(xiàn)肝腎損害。
曲美他嗪[3]是一個抗心絞痛心血管的藥物,可以影響心肌代謝,通過抑制線粒體3-酮?;o酶A硫解酶,達到抑制長鏈脂肪酸氧化的目的,后者會伴隨丙酮酸脫氫酶活性的不斷增加,可明顯提高心肌葡萄糖的氧化率,從而增加心肌缺氧時利用氧的效率;增加再灌注時肌酸的再磷酸化;保護細胞在缺氧或者缺血狀況下的能量代謝,阻止細胞內(nèi)的ATP水平下降,保證了離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透膜鈉-鉀流正常的運轉(zhuǎn),維持胞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從細胞水平和代謝水平達到抗缺血的效果。
他汀類[4]的藥物通過改善內(nèi)皮功能、抑制各種炎癥反應、從而加強了斑塊的穩(wěn)定性,減少斑塊的破裂、繼發(fā)血栓的形成阻塞冠脈管腔的發(fā)生率,降低臨床冠脈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瑞舒伐他汀是于20世紀80年代合成并篩選得到的一個氨基嘧啶的衍生物,是單一對應異構體化合物,于2002年首先在荷蘭上市,2003年8月獲得FDA批準,成為進入市場的第七種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通過競爭性地抑制HMGCoA還原酶,產(chǎn)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低血清總T C,干擾脂蛋白生成,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升高,同時也對TG有降低作用[5]。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缺血性心肌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個重要誘因,其基本機制是心室的重構[6]。有相關實驗已經(jīng)證明,炎性機制在缺血性心肌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心肌損傷后能表達腫瘤壞死因子、IL-6家族類的細胞因子和白細胞介素-1(IL-1),但其長期地表達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心肌促炎細胞因子會抑制心肌收縮力,從而導致心肌纖維化及細胞凋亡,而有些抗細胞炎性因子像IL-10能利于心室的重構。瑞舒伐他汀能夠恢復細胞因子平衡,從而部分地恢復鈣調(diào)節(jié)蛋白,達到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延緩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此外,瑞舒伐他汀還通過改善內(nèi)皮細胞功能、抑制心肌肥大、刺激血管生成、降低氧化應激、減少心肌細胞凋亡、改善神經(jīng)激素的失調(diào)及動員骨髓干細胞等綜合性效應,從而延緩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構與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患者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曲美他嗪是一種不依靠影響耗氧量與心率血壓乘積的血流動力學決定因素而達到改善代謝功能的藥物,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在治療心肌缺血的治療上,該藥物通過選擇性地抑制3-酮酰輔酶A(CoA)硫解酶(3-KAT)而減少脂肪酸的氧化作用,進而優(yōu)化心肌的能量代謝。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曲美他嗪可減輕脂肪酸相關的氧化應激等不良反應,降低了氧耗量,提高了線粒體代謝,改善心功能。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能夠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減少心血管病情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1]許曉晗,張維君.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臟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0,16(5):418-421.
[2]黃震華.他汀類藥物在心肌病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中國新藥與臨床雜,2010,29(2):85-87.
[3]尹海平.曲美他嗪治療老年缺血性心肌病46例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459-3160.
[4]郝冬琴,宋付凱,韓文杰,等.曲美他嗪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152-3153.
[5]胡岱麗,王洪建,展宏剛.曲美他嗪與常用心血管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中國藥業(yè),2008,17(22):63-64.
[6]巫穎,李紹發(fā).阿托伐他汀鈣聯(lián)合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響.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7):621-623.